当前位置:首页 > 学前游戏论自考
学前游戏论2011年10月全国统一考试命题
一、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 ( ) A夸美纽斯 B福禄贝尔 C皮亚杰 D蒙台梭利
2、 儿童游戏研究始于 ( ) A19世纪下半叶 B20实际下半叶 C21实际 D1920年
3、 在我国,许多研究者开始尝试把游戏活动的本质概括为 ( ) A社会性 B主体性活动 C个体适应环境 D愉悦和满足
4、 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是 ( ) A 感觉运动游戏 B 象征性游戏 C 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5、按照儿童认知发展对游戏进行分类的首创者是 ( ) A杜威 B 班图拉 C 皮亚杰 D蒙台梭利 6、幼儿象征性游戏的多发期是在 ( ) A2-3岁左右 B2-4岁左右 C2-4岁左右 D4-5岁左右
7、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是 ( ) A 平性游戏 B 联合游戏 C 本体性游戏 D合作游戏
8、角色扮演最早出现的成分是 ( ) A 角色行为 B 扮演意识 C角色认识 D角色感情 9、规则游戏的大量出现是发生在 ( ) A 学前儿童早期以后 B 学前儿童中期以后 C 学前儿童末期以后 D婴儿1岁以后 10、游戏成为儿童基本活动的原因是 ( ) A 游戏在幼儿的活动总量中绝对优势 B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C 游戏满足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 D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需呀 11、“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说这句话的是 ( ) A 陈鹤琴 B陶行知 C 鲁迅 D福禄贝尔
12、儿童利用各种建筑、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土、金属部件等,进行建筑、构造的游戏称为 ( ) A 体育游戏 B 角色游戏 C 表演游戏 D结构游戏
13、儿童对某类玩具喜好的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儿童 ( )
A个体差异 B 儿童游戏发展以及个体差异的程度 C 儿童的性别差异 D游戏中的社会性品质
14、科学、全面地开展各种游戏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 创设安全有效的游戏场地 B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及条件 C 选择和提供适宜的玩具和游戏材料 D为学前儿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5、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 ( ) A感觉运动游戏 B 象征性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16、游戏的最基本属性是指游戏的 ( ) A 生物性 B 社会性 C 自主性 D工具性
17、关于玩具,正确的说法是 ( )
A 玩具造型越逼真对儿童的教育作用越大 B 玩具越多越有利于儿童游戏的开展 C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玩具相互搭配放在一起,构成一定的知觉场,这种知觉场影响着儿童游戏的性质和主题
2011年10月
1
D提供给儿童游戏的玩具是指商店里出售的精美玩具,如洋娃娃玩具、汽车玩具等 18、“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 ) A 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 夸美纽斯 D席勒
19、游戏中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有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此时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属于 ( ) A 机能性角色 B互补性角色 C想象的角色 D虚幻性角色 20、“你能给老师讲讲你画的是什么吗?”,这属于游戏现场指导中间接的言语方式中的( ) A 评论 B建议 C 描述 D询问
21、评价游戏教育作用的大小或游戏是否成功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 充足的游戏时间 B和谐的气氛
C儿童是游戏的主人 D儿童在游戏中玩得很高兴
22、角色游戏的支柱是 ( ) A 角色意识 B独立自主 C 内部规则 D想象活动
23、早早期亲子游戏中,母亲往往倾向于与婴儿期孩子玩 ( ) A 练习性游戏 B规则性游戏 C 嬉戏性游戏 D教学性游戏 24、“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霍尔 B皮亚杰 C 夸美纽斯 D康德 25、在儿童游戏研究的飞跃发展阶段,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 ) A 斯宾塞 B格鲁斯 C 维果斯基 D霍尔 26、首先把儿童游戏作为一项单独行为类别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实际意义的是 ( ) A 柏拉图 B 亚里斯多德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27、20世纪20年代,我国主要是在介绍和引进西方游戏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儿童游戏研究的,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是 ( ) A 陈鹤琴 B 陶行知 C 张雪门 D蔡元培
28、在弗洛伊德看来,游戏的对立面是 ( ) A 严肃的工作 B现实 C 受到压抑的愿望 D道德原则
29、20世纪50年代,游戏价值观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 ( ) A 身心全面发展价值 B 认知发展价值 C行动发展价值 D情感发展价值 30、游戏觉醒理论又称为 ( ) A 内驱力理论 B外驱力理论 C 活动理论 D情绪理论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一般来说,教师可以两种身份介入儿童的游戏,即____________和旁观者。
32、纽曼提出,用控制、____________和动机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33、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称为____________。
34、____________是有规则游戏的核心,是游戏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其是否有效的依据。 35、幼儿角色游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高度的__________________和特殊的想象活动。
36、____________与教学是现代学前教育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37、“恩物”世纪上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在幼儿园里做游戏和____________时用的玩具和材料。
38、实施学前游戏的基本原则有教育性原则和____________。
39、在一至六七岁之间,象征性游戏有一个起伏的过程,它的发展变化轨迹是一条倒置的
2011年10月
2
______曲线状态。
40、弗洛伊德认为驱使儿童区游戏的,不是别的,正是心理生活的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41、幼儿游戏
42、人的基本活动
43、游戏性体验
44、表演游戏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具有哪些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45、学前游戏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011年10月
3
47、制定游戏教育实施计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8、试述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49、简述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要点。
五、论述题(共18分)
50、实施学前游戏时,教师应如何贯彻主体性原则?2011年10月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