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第4课宋明理学含答案

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第4课宋明理学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9:51:27

第4课宋明理学

一、儒学的危机 1、背景

(1)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统治阶级的 需要。

(2)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危机,出现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

2、理学的兴起

(1)三教之间在相互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三教调和之风尤其盛行,“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2)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把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与佛教、道教思想结合,发展了儒学体系。

二、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南宋的朱熹。

2、理学本质: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3、思想观点

(1)理的本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2)理的表现: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穷理方法:“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4、统治地位的确立

(1)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2)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3)明朝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

(1)理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提出“心即理也”,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2)求理的方法: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2、王守仁

(1)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2)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3)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四、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轻巧识记] 宋明理学

[概念阐释] “三纲五常”

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种等级规范和仁、义、礼、智、信的五种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朱熹认为,道的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将儒家价值化为自己真实的精神支柱,才算得“道”。

1、唐宋时期,佛教、道教、儒学“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为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不断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到宋代,形成“理学”。

2、程朱理学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等级秩序。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内心的修养,主张“发明本心”以求理,“致良知”等。3.理学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它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系专制统治,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程朱理学的特点

[材料一]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

(1)概括材料一中的观点。 [教你读史]

句号前后表达两层意思,抓住关键词“万物”、“各于其所”去分析。 [提示] 万物都有规则秩序,人人应当遵守伦理规范。

[材料二] 未有天地之先, 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子语类》

(2)据材料二,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 [教你读史]

分层归纳,从“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得出结论;从“天理流行,触处皆是”得出观点,从“总名”、“件数”得出观点。

[提示] “理”是万物的本原,“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

程朱理学的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这是程朱理学的突出特点。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等,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程朱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程朱理学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和禁欲主义思想,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材料一]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

——《河南程氏遗书》

(1)“二程”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教你读史]

注意“天理”与“万物”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得出其思想实质。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4课宋明理学 一、儒学的危机 1、背景 (1)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统治阶级的 需要。 (2)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危机,出现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 2、理学的兴起 (1)三教之间在相互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三教调和之风尤其盛行,“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2)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把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与佛教、道教思想结合,发展了儒学体系。 二、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南宋的朱熹。 2、理学本质: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