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监测复习题(名词解释and简答题)
12.简述测定水中SS的过程。
悬浮固体的测量指剩留在滤纸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测定的方法是将水样通过滤料后,烘干固体残留物及滤料,将所称量的重量减去滤料的重量,即为悬浮物的重量。
14、固体废物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固体废物是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它可以污染我们的环境,危害任何其他生物的健康,有些是危险废物,根据鉴别标准(1)引起或导致人类和动物死亡率增加;(2)引起各种疾病的增加;(3)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4)在处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管理不当,对人或环境造成现实或潜在危害的。
15.简述何为吸入性试验中的静态染毒法?
在静态染毒柜中通入毒气,把养好的小白鼠放入柜中染毒。注意小白鼠应在实验室饲养一星期还是比较活泼才能做实验,做实验前8小时禁止喂食。观察小白鼠中毒状况,绘制投毒量与死亡率的曲线,查出半致死浓度。
16、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六价铬和总铬? ? 六价铬的测定
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生成 紫红色络合物,在540nm处测定吸光度 ? 总铬的测定
水样用KMnO4氧化,铬以六价铬形式存在,过 量的氧化剂用NaNO2分解,过量的NaNO2用尿素消 除,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显色,在540nm处测定吸光 度。
? 三价铬的测定
三价铬的含量为总铬与六价铬之差。
17.制定监测方案一般应包括那几步?
(1)确定监测目的(2)收集相关资料(3)布点(4)采样(5)样品运输与保存(6)测定(7)数据处理与利用
18.既然有了国家排放标准,为什么还允许制定和执行地方排放标准? 标准制定有一个操作可行性问题,国家标准必须考虑整个国家范围,相对的要求可能会制定的比较低一点,但对于发达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将要求制定的比国家标准高,这种情况就需要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一般比国家标准高,反过来不可以。
19.简述用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原理。 答:TSP采用滤膜捕集-重量法的原理为用采用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 用重量法测定PM10的原理是使用安装有大粒子切割器的大流量采样器采样?将PM10收集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气体积,即可计算出PM10的质量浓度。
20.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多采用哪些措施?
?基本要求是使水样的某些物理参数及化学组分不随采集到分析过程中的环境条件的改变,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和化学作用的影响而改变。
措施:冷藏或冷冻法: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度。 加入化学药剂保存法:如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pH值、加入氧化 剂或还原剂
21.大气中总悬浮颗粒是指哪种粒子状污染物?简述其采样及总悬浮颗粒浓度的测定方法?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漂浮于空气中的粒径小于 100 微米的微小固体颗粒和液粒。 P192 用抽气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的浓度
22.、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在加热回流过程中如溶液颜色变绿,说明什么问题?应如何处理?
答:回流过程中若溶液颜色变绿,说明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太高。需要将水样适当稀释后重新测定。稀释时,所需水样两不得少于5mL。
24.设计一套监测方案,监测公路边植物中重金属含量? 1)、充分调查监测环境的资料;
2)、根据风向、地势布设采样点,下风向多设,上风向少设点; 3)、采集植物样品,注意不用金属器械,采集整株植物样品; 4)、洗净植物, 5)、风干样品 6)、用剪刀剪碎(或先剪碎再烘干),再用磨碎机磨碎。 7)、将粉碎好的样品过筛。 8)、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样品。
25.简述COD、BOD、TOD、TOC的含义。对一种水来说,它们之间在数量上是否有一定关系,并解释之?
COD即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为单位?表示。 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常用单位mg/L。 TOD总需氧量,它几乎能反映全部有机物燃烧所需要的氧量。 TOC总有机碳?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采用燃烧法测定,能将有机物全部氧化。 对于同一种水来说TOD值最大TOC比BOD、 COD更能反映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在数值上TOD 〉TOC,COD 〉BOD ,TOD比BOD、COD更接近于理论需氧量值。但它们之间也没有固定的相关关系。有的研究者指出:BOD5/TOD=0.1-0.6,COD/TOD=0.5-0.9。具体比值取决于废水的性质。 TOD和TOC从理论上说,TOD=2.67TOC。若某水样的TOD/TOC为2.67左右,可认为主要是含碳有机物。若TOD/TOC>4.0,则应考虑水中有较大量含S、P的有机物存在?若TOD/TOC<2.6,就应考虑水样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能含量较大。
(BOD
26、如何根据水样的甲基橙碱度和酚酞碱度确定水样是何种物质的碱度? 当水样的酚酞碱度为P,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消耗酸量为M,总碱度为T:M=0时,P=T,水样中只含有NaOH;P>M时,P>T/2,水样中NaOH和CO32-;P=M时,水样中只含有CO32-;P 27、请设计出一套监测某污灌区蔬菜中有机质监测方案? 第一步:收集资料,调查污染区域的环境; 第二步:布点,根据不同地形、地地貌特性进行布点,根据种植面积,灌溉条件选择合适的 布点方法; 第三步:采样,采样过程中注意不伤害植株和根系; 第四步:制样:将样品在阴暗处风干,风干后利用四分法进行缩分,过筛,而后利用有机溶 剂进行抽提; 第五步:用气相色谱分析法进行分析测试。 28.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P56 答:因为被污染的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测定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样品体系。 预处理包括水样的消解、富集与分离。其中水样的消解包括:湿式消解法、干灰化法和微波消解法。富集与分离包括气提、顶空和蒸馏法、萃取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共沉淀法。 29、1.根据校园功能分区情况及大气污染源状况确定大气样品采集的方法和监测点位; 2.根据污染源确定监测项目; 3.进行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4.选择国标分析方法 5.进行结果分析,出具监测报告 发现问题记得知会一声!!!熊在此跪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