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高考仿真卷一
高考仿真卷(一)
(时间:40分钟 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小题,共36分) 1.下列关于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 B.ATP、RNA和DNA的组成成分都含有腺苷 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D.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受基因控制
解析 脂肪由甘油、脂肪酸组成,DNA中不含腺苷,酶未必是蛋白质。 答案 D
2.下列与某些疾病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致癌病毒能够引起细胞癌变,是因为它们具有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 B.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不会破坏自身器官、组织和细胞 C.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带走了大量的糖,所以其血糖浓度很低 D.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能听懂别人的谈话,不能看懂文字也不能讲话
解析 致癌病毒能够引起细胞发生癌变,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之有关的核酸序列,A项正确;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自身器官、组织和细胞,而自身免疫病往往是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会破坏自身器官、组织或细胞,B项错误;糖尿病患者虽然尿液中含大量的糖,但是血糖浓度仍高于正常人水平,C项错误;运动性失语症是大脑皮层语言区的S区受损,表现为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说话,D项错误。 答案 A
3.如图表示O2浓度对细胞呼吸影响的曲线,下列有关该曲线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析曲线图可知,O2浓度较低时,无氧呼吸占优势
1
B.随O2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有氧呼吸不断加强 C.当O2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随O2浓度增大,有氧呼吸不再加强 D.该图可表示O2浓度对人体细胞呼吸影响的曲线
解析 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能产生CO2,D错误。 答案 D
4.分析下列各图,最不准确的叙述是( )
A.甲图若是细胞核中某真核细胞基因进行转录过程的部分示意图,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B.乙图出现的这种变异类型不只出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C.丙图为某高等植物卵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的模式图,则胚细胞、叶肉细胞的染色体组数目和染色体数目分别是6、6和24、24
31515
D.丁图DNA放在含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N的DNA占 4
解析 丁图中的DNA其中一条链为N,另一链为N,将其放在含N培养基中复制2代共获得2=4个DNA分子,全部含有N。 答案 D
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应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 C.可以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材料观察线粒体 D.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因变量
解析 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无色素,可用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A正确。低温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能分裂的细胞中,而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B正确。可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材料观察线粒体,C正确。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D错误。
2
2
1514
15
15
答案 D
6.拟南芥可发生避阴反应,即拟南芥植株被其他植株遮蔽而处于阴影中时,可通过光敏色素感受富含远红光的光,进而伸长节间和叶柄,捕获更多的光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避阴反应有利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更多的远红光 B.发生避阴反应时,拟南芥的性状和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C.发生避阴反应的拟南芥种群在垂直结构上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 D.避阴反应说明拟南芥可感受来源于无机环境的物理信息
解析 类胡萝卜素仅吸收蓝紫光,A错误;根据题意,发生避阴反应,拟南芥的性状发生了变化,这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因此基因频率不变,B错误;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而不是种群的空间特征,C错误;由题可知,拟南芥发生避阴反应是受到远红光的刺激,光是来自环境的物理信息,D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29.(8分)研究发现,蓝藻中的螺旋藻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具有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等功效。请依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螺旋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________,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螺旋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成分)。
(2)螺旋藻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其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所体现的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3)如图为某水域螺旋藻种群密度Nt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关系图,为保证对螺旋藻的最大持续获取量,种群密度应保持在________(填字母);种群密度为d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最可能为________。
答案 (1)叶绿素 生产者 (2)直接 间接 (3)c 增长型
30.(12分)富硒紫番薯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尤其是硒的含量较高。为了探究影
3
响富硒紫番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某科研所的研究小组对富硒紫番薯进行了相关的实验,获得的实验结果如图表所示,甲组:富硒紫番薯的叶片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O2释放量(mL),乙组:温度(℃)结合时间因素对富硒紫番薯幼苗呼吸速率的影响。请根据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灯泡的功率(单位:W) CO2浓度 20 0.1% 0.03% 7.4 3.3 50 26.0 10.2 75 38.2 22.8 100 50.5 37.6 200 70.5 37.5 300 70.5 37.6 甲组
(1)甲组的实验方案中自变量是________,实验中需要控制的主要无关变量是________。 (2)分析甲组表中数据可知,当植物在灯泡功率为100 W、CO2浓度为0.03%时,可以采取________的措施来显著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3)分析乙组的实验结果:富硒紫番薯幼苗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范围为________;温度在0~20 ℃之间,随时间延长,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温度在35~45 ℃之间,3小时内呼吸速率较最适温度高,3小时后呼吸速率________。由此可见,要能较长时间维持最快呼吸速率的温度,才算是最适温度。 (4)温度之所以影响呼吸速率主要是影响了________。
解析 (1)通过分析甲组实验记录可看出,自变量有两个,一是灯泡的功率不同,即光照强度不同,二是CO2浓度不同;而无关变量指的是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对实验结果会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如温度等。(2)当灯泡功率为100 W、CO2浓度为0.03%时,再增大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也不再增加,但CO2浓度为0.1%时,光合速率却明显升高,说明此时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是CO2浓度。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