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4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2014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3:51:31

1.生活环境:潮湿的陆地上

2.形态、结构: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 七、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要求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植物,并且了解这几种植物的作用,与我们人类的关系,使同学们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更深刻的认识。最后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很多地方现在看不到苔藓?看不到大片的蕨类植物森林?引起学生对我们生物圈环境反思。

第二节 种子植物

一、学习目标:

1.能认识并会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会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会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能认识种子的传播方式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

4.通过观察和研究种子的结构,形成热爱种子,热爱植物体的真情实感。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单双子叶种子的区别、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 2.学习难点:

认识到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三、教学方法:实验总结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多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并对种子加以浸泡;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种子

结构的多媒体课件;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及其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藻类、苔藓和蕨类都是不结种子的植物,而我们常见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粮食绝大多数是结种子的,这些植物被称为种子植物。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大小、形状各异。那么,不同植物的种子其结构是否也迥异呢? 任务一 观察种子 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相互交流课前采集到的果实和种子)

1.阅读课本P79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并分组进行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观察菜豆的种子

①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会观察到它的什么结构? ②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是什么?

③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 、胚芽、和胚轴,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①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呈什么形状?

②按照图Ⅲ—10中的虚线,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怎样剖开?

③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染成蓝色的是什么结构?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都有哪些结构?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2.实验结束后,完成以下问题: (1)豆类植物的子叶有什么作用?

(2)种子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3)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什么? 三、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请你根据观察列表比较: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相同点 有种皮和__________ 有种皮和__________ 不同点 2.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果皮和种皮、胚、胚乳。

3.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结茎和根的部位。 四、拓展延伸,感悟提升

1.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相比,种子植物为什么更能适应陆地环境? 2.我们吃的绿豆芽,其白嫩部分主要是种子的什么结构发育成的?

3.我们吃的花生油来自花生种子的什么部分?我们吃的玉米面是玉米种子的什么部位加工而成? 任务二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五、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切开苹果、桃梨等果实,观察种子着生的位置。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 阅读课本P82—85思考以下问题:

1.哪些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哪些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果皮对种子有什么意义? 2.什么是裸子植物?什么是被子植物?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举例说明被子植物的果实有哪些适于传播的特点? 六、合作交流,释疑解惑 1.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

2.被子植物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 七、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银杏的种子外层有肉质包被,为什么还是裸子植物? (三)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1、2、3。 (四)板书设计

第二节 种子植物

一、种子的结构

种皮 果皮和种皮

子叶(2片) 胚乳 菜豆种子结构: 胚芽 玉米种子结构 子叶(1片) 胚轴 胚 胚芽

胚根 胚轴 胚

胚根

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概念

1.裸子植物:种子裸露,外面无果皮包被。 2.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三、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七、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讲起来学生不易理解,特别是种子植物的分类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他们并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最好是让他们通过实物来作对比,从而概括出两种植物的不同。但是现在又不是植物结果的时间,很难找到。我又想能否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清楚呢,比如用橙子来作例子,让他们说出它是被子植物还是裸子植物,但这里又牵涉到果肉,这么多的内容怕学生一时消化不来,所以讲得比较吃力,学生也比较难理解。所以,最后把这些内容作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很重要,让学生理顺这节课的思路,也可以通过练习题来作为巩固。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一、学习目标:

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运用抽样检测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4.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3)种子萌发的过程 2.学习难点:

(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2)生物萌发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前准备:

1.宣布课题,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制作大豆种子萌发过程观察瓶。

2.制作课件,设计“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方案的提示、实验方案的分析、扩展题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并分析白居易的《古原草》。

学生思考《古原草》所揭示的生物学规律?学生展示查阅的资料:农民播种前后需要做哪些工作?(选种、翻土、浇水等) (二)讲授新课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①问题的提出

学生观看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4人小组合作,自主性学习,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②作出假设

学生观察教师的实验演示,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合作学习,大胆作出假设。

教师指导看书,鼓励学生作出假设,设疑: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对多种假设进行分析、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 ③制定计划

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围绕教师的指导提纲,4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计划。明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做好实验分工,确定组长,讨论内容记录员,实验主操作人,观察记录员。推测实验结果。 ④实验探究

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课下实验探究,定时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提出注意事项,督促、检查,随时抽查,适时给予评价, ⑤得出结论:环境条件:逅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学生观察录像,相互交流说出实验探究的结果。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并进行描述。 ⑥表达和交流:

各小组交流探究的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反思,撰写探究的报告。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①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根据课本的要求,自主性学习抽样检测的方法,课上实验操作,课下观察记录。 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②探究的结果:

交流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步骤、现象及计算出种子的发芽率。强调发芽率的计算方法。 ③种子萌发自身

条件的分析:完整的、活的胚,渡过休眠期

演示并观察煮熟的花生、大米粒、豆瓣等在外界条件适宜时的萌发状况,并分析原因。

教师提示、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观察、分析对比不同情况下种子萌发的情况,互相交流,得出结论。 3.种子的萌发过程: 胚根→根

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那段 胚芽→茎和叶

搜索更多关于: 2014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生活环境:潮湿的陆地上 2.形态、结构: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 七、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要求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植物,并且了解这几种植物的作用,与我们人类的关系,使同学们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更深刻的认识。最后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很多地方现在看不到苔藓?看不到大片的蕨类植物森林?引起学生对我们生物圈环境反思。 第二节 种子植物 一、学习目标: 1.能认识并会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会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会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能认识种子的传播方式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 4.通过观察和研究种子的结构,形成热爱种子,热爱植物体的真情实感。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单双子叶种子的区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