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位数减三位数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内容:三位数减三位数.教科书第52-5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 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计数器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你喜欢看哪一类书?
咱们学校的图书室里有许许多多同学喜欢看的书,大家看(出示图书馆场景)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根据回答板书:335-123=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探索335-123的算法。 提问:你想怎么算?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竖式计算,并让采用不同算法的学生板演。
(2)组织交流,重点讨论:列竖式时为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3)小结:在对各种算法积极评价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说说怎样列竖式计算减法。
2.探讨的335-123的验算方法。
(1)谈话:做完减法题后也应该验算,验算加法题时,我们把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再相加,减法显然不能这样验算。那么怎样验算减
法呢?
联系我们解决的问题,想一想在算式335-210=125中,三个数各表示什么意思?根据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你想怎样对这道题进行验算?
(2)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验算。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验算方法,
(5)讨论:减法的验算与我们学过的加法的验算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强调:减法验算式的得数不是原式中的得数,而应该是原式中的被减数。
三、织练习,巩固深化。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提醒:右边一题提醒:当差的最高位上是0时,这个“0”不要写出来。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
根据画面给的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准备怎样解答? 4. 做“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大家逛过商场吗?在商场买过衣服吗?(出示题中插图)你们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自己提问题,再解答出来,几个小组进行小竞赛,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多,解答得最正确!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回想一下,你们学到了什么本领?
你能用最简短的话告诉大家吗?同桌互相说。 布置作业: 补充练习上的习题
板书设计:
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 335 – 123 = 212 3 3 5 2 1 2
- 1 2 3 验算:+ 1 2 3 2 1 2 3 3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