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第 2 页 共 18 页
2 会计信息披露基本理论
2.1会计信息披露的含义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股票发行公司按照国家和证券交易所规定,公开企业重要信息,以有益于投资者进行判断的一种行为。凡影响股东、债权人或潜在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的目前和将来做出理性判断的,进而影响其决策行为的信息,都应按着规范的标准公布于众。按照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财务报表、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所谓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通过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上市公告书等形式运用一定的媒介,将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会计信息及相关资料公之于众。同时,企业为了使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和企业经营的全貌,更好地通过企业披露的信息把握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未来发展潜力,企业不仅披露会计系统输出的信息,也要披露有关的非财务会计信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投资信息的渠道和双方沟通的桥梁。当前,投资者主要依赖对通过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阅读各类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和上市公告书等信息来了解公司,从而进行相关的投资决策,这将对那些持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提供帮助,因此真实、全面、及时、充分地进行信息披露至关重要。 2.2现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局限性 2.2.1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性
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困难,披露不足。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造就的竞争优势、企业形象、商誉等无形资产由于不直接与企业的交易活动相关,且在确认和计量中存在不确定性,担心由此引发财务报告项目计量的不确定性而在财务报表中得不到反映。虽然这些资产的价值难以用可靠的历史成本计量和报告,但其价值体现在公司创造的超额利润上,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信息使用者都是很有价值的信息,对企业日后经营业绩的意义更是深远。
2.2.2会计信息披露侧重历史信息而缺乏前瞻性信息
传统的财务报表以报告受托责任为目标,它建立在权责发生之基础上以提供历史成本信息为主,以财务状况和财务资源为核心。这种反应方式虽然可以较好地满足受托责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第 3 页 共 18 页
任的报告与评价要求,却忽视了企业未来成长能力、企业价值和企业财富变动等信息的披露。现在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是资本市场上处于流动状态的投资者,其信息需求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对未来信息的关注。信息使用者要求提供有关企业未来活动和有助于预测、评估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指标和相关信息。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风险和报酬的对比。但现行财务报告表现出财务报表目标转化后的不适应性,缺乏有助于投资者可靠地评价投资的风险性、不确定性、预期盈利等有关未来的信息。而预测信息是指上市公司基于生产计划和经营环境对外公开披露的反应公司未来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的前瞻性财务信息。它的公开披露能够使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上市公司未来生产经营状况,并据此作出合理有效的投资决策,从而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这就克服了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更符合财务报表的目标。
2.2.3会计信息披露只重整体忽视局部
许多企业为了分散风险,开拓市场,抢占资源,在跨行业、跨地区乃迈出很大的步伐。特别是在兼并浪潮的推动下,企业集团化拥有了更大的发展,今后还将有一个长期的发展。对于大型的集团公司甚至跨国公司,通过编制合并报表能够公允地表达整个集团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部分需求。但现代集团公司往往横跨几个性质、风险、获利能力迥异的产业和市场,有时还面临着部分所在国的政策风险和政治风险,合并财务报表隐匿了这种跨行业,跨地区的经营的信息,从而降低以公司整体为表达基础的财务信息的有用性。信息使用者不能了解公司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盈利水平,增长趋势和风险情况,混淆了企业分布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利于投资者据此将资金投入到“盈利大,风险小”的分部中去。所以,分部信息对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是必须的。但如果不厌其烦地公布所有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可能有违“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同时可能造成信息过量,使用者无所适从的问题。 2.3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和责任,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发展情况与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质量息息相关。为了维护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以及保障证券市场的秩序,上市公司应当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标准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会计信息披露行为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2007年发布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信息披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第 4 页 共 18 页
露质量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信息披露质量要求应包括: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公平性等几个方面。 2.3.1真实性
真实性要求披露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与客观事实相符的,不得有任何虚假成份,这是证券市场的核心问题。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使用者最为关心的,也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最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最低的标准。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真实的事实,披露虚构的会计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进而影响证券的市场价格。真实性是信息披露要求的首位,可以说如果披露的信息不真实,那么其他的信息披露要求都将失去其基础。 2.3.2准确性
准确性要求披露的信息应尽可能的具体,详细,且不存在遗漏,另外,准确性还要求公开披露的信息必须准确表达,文字和数字必须正确,披露的信息不能存在歧义和误导性陈述,信息披露必须简明、清晰,能够被一般使用者充分理解。因此,信息披露必须按照法定的规范进行,只有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刁一能更好的判断出信息披露是否准确。同时,信息披露在文字表述上,不得使用晦涩难、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由于在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投资者之间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等都各不相同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必须应被具有一般文化知识和理解能力的投资者所理解。但有时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时为了满足准确性的要求,而必须使用专业术语和行业术语时,上市公司有责任对所使用的术语进行必要的解释,以便被一般投资者所理解。 2.3.3完整性
信息披露的完整性要求:必须对所有信息进行完整、全面的披露,即对所有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信息都应予以披露。但现实中,上市公司往往出于自身利益或特殊目的的考虑,只披露对公司有利的信息,隐瞒对公司不利的信息。完整的信息披露在数量上必须能够满足投资者的需要,能为其进行投资判断提供足够的依据,只有上市公司做到充分完整的披露信息,投资者才能作出相对科学、理性的判断。因此,完整性是信息披露的重要判断标准。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第 5 页 共 18 页
2.3.4公平性
公平性要求信息使用者在获得和利用信息的权利上是同等而无障碍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信息披露的内容,原则和方式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信息披露义务人所披露的信息必须是合规合法。信息公开披露之前信息应严格保密,信息披露必须面向所有投资者,而不能有选择性的进行披露。由此可见,信息披露的公平性提供了一个公正的平台,保障了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提供了一个监督信息披露义务人行为的有效机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