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第二章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北京)报告会: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

第二章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北京)报告会: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0:50:58

第二章 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北京)报告会: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

1 . 京瓷公司的 “哲学”

我在27岁时,在几位朋友的援助下创立了京瓷公司。公司创业时的产品是电视机现象管理用的绝缘零件,这是用我在此前工作过的松风工业,一家制造店里绝缘瓷瓶的企业开发的精密陶瓷材料制作的产品。

当时我还很年轻,刚从大学毕业不久,在松风工业我负责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到销售的一系列工作。就是说,不仅仅是研究新材料,而且从使用这种材料开发产品到制定生产工艺,设计生产设备,从日常的生产活动到与客户打交道的营业活动,有关这个产品的几乎全部工作都由我来承担。

但是,就公司经营而言,我没有任何经验和知识。因此,在京瓷公司成立之初,筹措(cuo)300万日元的资本金,为购置设备等从银行借贷1000万日元等等事情,即创建公司的准备工作应该如何进行,我都不懂。同时,从创业后第一个月开始,虽然只有28名员工,但为支付他们的工资奖金,资金周转应该如何运作,我也摸不着头脑。

当时,产品唯一的客户是松下电子工业,我忙于去交货,忙于收取货款,努力工作,但作为经营者,到底应该怎样经营企业,从一开始,我就烦恼不安。“经营企业到底该怎么办才好?”从理念到方法,我每天都认真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我的经营哲学的原型。

其实,时时从根本上思考事物应有的理想状态,我这种思考的习惯,从松风工业时期就开始了。松风工业连续亏本,到发工资时付不出工资,常常要拖延一星期甚至两星期,奖金就更谈不上了。企业与工会总是纷争不断,公司内红旗招展,一年到头罢工不停。情况非常糟糕。

我想离开这个公司却不能如意,公司分配给我的工作是开发精密陶瓷材料,我不得不投入这项研究。工资待遇低,缺乏像样的研究设备,条件恶劣。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做出出色的研究成果,该抱一种什么心态来投入工作?这个问题,我每天都在思考,实在烦恼不已。

从那时起,“为了做好工作,必须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必须抱这种的心态”。每当我有所感悟时,我就把自己的想法记在研究实验用的笔记本上。

当我开始经营京瓷公司的时候,我常常把记录了我工资要诀的笔记本拿出来,再添加上在经营中新的体悟,将这些工作和经营中的要点重新整理,这就是所谓“哲学”。

就是说,自己投身于工作,埋头于经营,在实践中,“究竟该怎样做,工作和经营才能顺利进展?”我烦恼,我思索,在这一过程中,终于领悟到了有关工作和经营的理念、思维方式以及具体的方法模式,归纳起来就是 “哲学”。

这种“哲学”我不仅亲身实践,而且认真地给员工们讲解。但是,将这种经营的哲学灌输给员工,让整个团队共同拥有的时候,往往受到抵制,有的人说,拥有什么思维方式,哲学,难道不是个人的自由吗?

但是,企业这样的集团,为了其中的员工们的幸福,需要树立高目标,需要不断发展成长,这就要求有正确的哲学,正确的思维方式作为共同的基准,在此基础上吧全体员工的力量凝聚起来。

特别是领导众多员工的公司干部,必须是充分理解公司的思维方式,从内心与公司的哲学产生共鸣的人“那样的哲学同我的想法不合,我无法接受”。如果有这样的干部,公司的力量就无法聚集起来。

当然,不光是干部,一般员工也要与公司一条心,一起朝相同方向努力奋斗。为此,他们必须加深理解公司的哲学、思维方式,大家共同拥有这种哲学。

但是,前面提到,这样强调,一定会有人表示抵触。尽管如此,但首先大家必须理解一个道理:企业是一个集团,为了实现高目标,大家在工作中必须配合协调,不管个人好恶,

全体人员都需要拥有共同的思维方式,需要理解并赞同这样的思维方式,这个做好工作、实现企业目标的前提。

“将企业哲学强加于人,我很讨厌。”对于持这种观点的人,应该很明确地告诉他:“你抱这种观点,在这个公司我们就无法共事。你既然讨厌我们用这种哲学来经营企业,那么你应该辞职,去找一家适合你想法的公司。”

不理解、不赞同公司的哲学,而表面上又装出理解赞同的样子,彼此都不愉快,既然如此,你就应该去与你的思想哲学一致的企业。我认为这一点必须明确,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2 . 经营需要哲学的原因

那么,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理由,可以说明在经营企业时,经营哲学不可或缺

第一个理由,所谓哲学,首先是经营公司的规范、规则,或者说必须遵守的事项。经营公司无论如何都必须有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规范规则或事项,这些作为“哲学”,必须在企业内部明晰地确定下来。

但是,在事实上,公司的这种规范、规则,或者说必须遵守的事项并不明确的企业比比皆是。就是这个原因,无论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企业丑闻不断发生,历史上一些有名的大企业甚至因为这类丑闻而遭到无情的淘汰。

稍稍回顾一下过去,在日本,因食品作假的雪印乳业公司,因做假账粉饰财务数据的种纺公司,这类历史上的名门大企业都消失了。在美国,大型能源企业公然公司,美国第二的世界通信公司,都因财务作假而崩溃了。

在中国,大型乳制品企业三鹿集团,因为对三聚氰胺事件负有责任,导致资不抵债而破产,这件事在日本也有报道。

以上的例子,起因都是企业忽视了经营企业必须遵守的规范规则。企业舞弊丑闻之所以发生,都是因为企业没有明确确立自己的“哲学”,或者说这种“哲学”没有在企业里面渗透。

在多数企业里,首先就没有经营者会向员工们提出“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个问题。而我思考的所谓“哲学”却正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同时,这也是孩童时代父母老师所教导的做人的最朴实的原则,列如“要正直,不要骗人,不能撒谎”等等。

“这么起码的东西还需要在企业里讲吗?”或许有人感到惊奇。但是正因为不遵守上述理所当然的做人的原则,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企业丑闻。

例如,为了获利,“这种程度的违规没有关系吧”,将公司内的规范规则稍稍扭曲,结果行通了。于是“稍稍进一步的违规也没问题吧”,规范规则更抛在一边。这样企业或者产品就会发生问题,如果将问题公开,企业可能蒙受巨大损失。于是采取“不如实公布,沉默以对”的态度。而由于内部告发、问题暴露时,企业又出面掩饰,做假报告等等。结果舆论谴责企业说谎骗人、掩盖真相,事态越加复杂,最终导致企业崩溃。

这就是出身于一流大学、跻身于一流企业领导人岗位的经营干部做出的事情。与这些企业精英们讲什么“要正直,不要骗人,不能撒谎”,似乎太幼稚太愚蠢了,他们会一笑了之。然而,这些简单幼稚的道理他们却不能实行,这就是导致企业崩溃的根本原因。

这么单纯的哲学,企业的干部们却没有将它变成日常生活中的规范、规则和必须遵守的事项。换句话说,没有将依据哲学的规范、规则和必须遵守的事项当作自己日常生活的指针,当作经营判断的基准。

我认为,正因为缺乏这种朴实哲学的人成了大企业的领导者,才招致今天世界上许多大企业丑闻频发。而其结果是造成了整个社会陷入极度的混乱。

所幸的是,因为我缺乏经营的经验和知识,有关企业经营的规范、规则的必须遵守的事项,仅仅从“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句中引申出来,并用它来说服员工。

“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始终”,虽然是极为简朴的判断基准,但正是因为遵循由此得出的结论去做,京瓷从创立以来长达半个世纪,经营之舵从未偏离正确的方向。后来京瓷进军海外,这样的判断基准更成为全世界普遍适用的哲学。

第二个理由,所谓“哲学”,它用来表明企业的目的、企业的目标,即要将这个企业办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同时这种“哲学”还要表明,为了实现自己希望、理想的企业目的,需要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因为,这种哲学在企业经营中必不可少。

京瓷公司刚诞生时,在日本的古都京都西侧的中京区西京原町借了一间木结构的房屋,当时员工尚未满百,面对他们我就反复强调:“要把京瓷这个公司办成西京原町第一的企业,西京原町第一以后,就要瞄准中京区第一,中京区第一以后,接着就是京都第一,实现了京都第一,再就是日本第一,日本第一后,当然就是世界第一。”这在当时看来好似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但这既是给员工们的梦想,也为了鼓励作为经营者的我自己。说实话,在说出这种梦想的一瞬间,我自己心中也有疑虑。

当时西京原町已经有了非常有名的企业京都机械工具公司。当时汽车产业蓬勃兴起,这个企业从早到晚满负荷工作。要超过它成为西京原町第一,实在太难了。

说到中京区第一,瞬间就会想到岛津制作所,当时它就已经是制造理化设备日本第一的公司,近年来还出过诺贝尔奖的获奖者。要想超过岛津制作所,我自己也认为那简直是白日做梦。

更何况是日本第一。仅看同行,当时就有“日本电瓷瓶公司”和“日本特殊陶业公司”两家名门企业矗立在精密的行业里,还是弱不禁风的京瓷公司却要瞄准日本第一,未免太过荒唐无稽了。

然而,即便如此,我却依然不断向员工们诉说“日本第一,不,要瞄准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为了成为世界第一的公司,干部员工应该如何思考,如何行动,从思维方式到工作方法,都要指明,就是说,必须在企业内确立这样的哲学。

实际上,从京瓷还是中小零细企业开始,我就希望把京瓷做成精密陶瓷世界第一的企业。我不断向员工们诉说为了实现这样的高目标所必需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朝着这一方向,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因此,在我的“哲学”中,“树立高目标”,“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把自己副入绝境”,“极度认真地生活”这类表达克已的严肃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的句子随处可见。

我自己从年轻时开始,就强烈地意识到,必须树立高目标,为了实现这种高目标,必须具备在“哲学”中提倡的那种严格的生活态度,并努力实践至今。曾经有如下一段逸话。

日本有一家大型内衣企业华歌尔公司,总部设在京都。它的创业者塚(zhǒng)本幸一先生活着的时候,常召集京都的企业家朋友喝酒聚会。塚本先生年龄比我大一轮,属相与我相同,他很爱护我,像亲兄弟一样。

当时京都还有一家叫罗希安的公司,也做纺织品。这家公司的第二代社长也常来聚会。他毕业于精英辈出的东京大学,后来在有财阀背景的大银行住友银行工作,子承父业当了第二代社长,大概比我小两三岁。

他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同他一起喝酒议论时,因为我持有“哲学”里的那些思维方式,即使在喝酒时也不免谈及一些认真严肃的话题。

这时候,这位第二社长就说:“不,稻盛君,我才不那么想呢。”他主张人生应该过得轻松快乐。因为他头脑聪明,又是名门之后,从没吃过苦头,才有那样的想法吧。

我们争论时,正好经济不景气,华歌尔的塚本社长正在担心今后的经济形势。在辩论时

我说:“正因为经济环境严酷,在企业经营中更需要认真的慎重的态度。”这时这位第二代社长就说:“不,我不这么认为。”争论开始了。

这时候,塚本社长突然厉声喝道:“喂!请闭嘴!”因为事情太突然了,我大吃一惊。性格开朗、喜欢与大家一起干杯的塚本先生板起面孔,大声呵斥,周围的人,尤其是被斥责的那位当事人不免大吃一惊。

接着塚本先生又说道:“你说什么呢,你以为你与稻盛君可以相提并论吗?你与稻盛君无法类比,你还要比什么呢?”

“稻盛君赤手空拳创办企业,把京瓷做成了如此优秀的企业,我创办华歌尔,也算搞到了现在的规模,即便是我也要对稻盛君刮目相看。而你呢,不过是子承父业,企业经营得那么差劲,你有辩论的资格吗?有什么样的哲学就会有什么样的经营。这毫无疑义。针对稻盛君的哲学,你有坚持自己的哲学的资格吗?”

就是说,轻松愉快地享受人生,马虎随意地经营企业,而经营业绩竟可以超过认真辛苦、拼命努力的京瓷,如果是这样,那么你的意见或许还值得一提。但是你浅薄的哲学只获得了很差的业绩,而你却要与取得高业绩的经营以及经营哲学唱反调,有什么意义呢?

当时,聚在一起的京都经营界朋友约有10余人,被塚本先生斥责当事人,以及在场的其他经营者,或许多数人并不明白塚本先生说话的真义。

但当时,我痛切地感受到了塚本先生想要表达的意思。那是说,本来彼此瞄准的目标就不同,却要比较达成目标的哲学和方法,这种比较没有意义。问题在于“要攀登什么样的山”。

例如,像远足一样去爬附近的小山,当然不需要任何训练,轻装去爬山就行了。但如果要攀登险峻的高山,就需要严格的训练,需要充足的装备。

更何况,如果想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那就需要高度的攀登技术和丰富经验的人才,需要长期露营必备的充足的食品和装备,需要周密的准备。就是说,拿郊游爬小山与攀登珠穆朗玛峰相比较,展开争论没有什么意义。

“要攀登什么样的山”,这用来比喻企业经营非常贴切。就是说,京瓷从还是中小零细企业时开始,就立志要成为世界第一的陶瓷企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有这样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方法模式”,这样的思考归纳成为“哲学”,这种“哲学”就是适合于京瓷攀登高山时所需要的准备和装备。

“要攀登什么样的山”就是说,你想创办什么样的公司,因为目标的不同,规范公司需要的哲学、思想也不同。一旦树立了高目标,那么很自然就需要与之想适应的思维方式以及方法论。正因为如此,在我的“哲学”里罗列着许多克已的、严肃的条目。

所以,每当京瓷的员工们去参加同学聚会时,从友人那里常听到这样的感叹:“在那么严格的公司里面,你倒还真能忍耐,看来还干得不错啊。”公司要求严格是因为京瓷瞄准的是“世界第一”的高目标。

但是,认真想一想,从京瓷还是中小零细企业时开始,我就像梦魇(yan)般地不断诉说要成为世界第一,努力奋斗到今天,京瓷果然成长为世界第一的陶瓷公司,这样的结果证明了我的哲学,即我强调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是正确的。

如果说,我的“哲学”与我们要攀登的世界第一的高山不相适应,京瓷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公司。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哲学”是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经营哲学。所以, 希望中国的经营者们,今后能够坚定信念,认真学习这种哲学。

第三个理由,这种“哲学”可以赋予企业一种优秀的品格。就像人具备人格一样,企业有企业的品格。企业经营非常需要优秀的哲学,就是因为这种哲学赋予企业优秀的品格。

人要具备优秀的人格,企业要具备优秀的品格,要做到这些,就要弄明白“作为人应有的正确的生活态度”,而“哲学”,正像前面提到的一样,它就是用“作为人,何谓正确?”为基准进行对照,从中归纳出来的“正确的为人之道”。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北京)报告会: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 1 . 京瓷公司的 “哲学” 我在27岁时,在几位朋友的援助下创立了京瓷公司。公司创业时的产品是电视机现象管理用的绝缘零件,这是用我在此前工作过的松风工业,一家制造店里绝缘瓷瓶的企业开发的精密陶瓷材料制作的产品。 当时我还很年轻,刚从大学毕业不久,在松风工业我负责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到销售的一系列工作。就是说,不仅仅是研究新材料,而且从使用这种材料开发产品到制定生产工艺,设计生产设备,从日常的生产活动到与客户打交道的营业活动,有关这个产品的几乎全部工作都由我来承担。 但是,就公司经营而言,我没有任何经验和知识。因此,在京瓷公司成立之初,筹措(cuo)300万日元的资本金,为购置设备等从银行借贷1000万日元等等事情,即创建公司的准备工作应该如何进行,我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