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复用线交换 –组成
– S接线器工作过程 ?S接线器容量=时隙数 ?存储单元字长=复用线 编码位数
– 一般采用输出控制 TST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示例 ?TST交换网络
–三级交换网络,两侧为T接线器,中间为S接线器 –工作过程 –单向交换网络
–双向传输——反相法(内部时隙间相差半帧) 控制子系统
?处理机和存储器 ?外部设备 ?远端接口
处理机配置方式 ?冗余配置方式
–负荷分担(话务分担) ?优点
–过负荷能力强
–防止软件差错引起的系统阻断
–方便扩充新设备、调试新程序时的测试 ? 缺点
–可能出现双机抢资源(采取互斥措施) –双机通信频繁,软件复杂 – 主备用
? 一台联机运行,另一台分离备用 ? 冷备用和热备用 处理机配置方式
?分级分散控制(部分分散控制) –基本特征:处理机的分级 –原理
? 系统分成不同的群和单元
? 每个单元的控制处理机为低级别处理机,执行低层的呼叫处理功能,减轻中央处理机的负担 处理机配置方式
?分布式分散控制(全分散控制)
–基本特征: – 优点 –缺点
5.2.3 数字电路交换系统软件功能结构 呼叫处理
? 一个局内呼叫处理过程的示例
–主叫用户A摘机呼叫?送拨号音,准备收号?收号?号码分析?接至被叫用户,测试并预占空闲路由?向被叫用户振铃?被叫应答通话?话终,主叫先挂机?被叫先挂机 ? 呼叫处理程序 呼叫处理
? 输入处理、内部处理和输出处理 –输入处理
? 收集话路设备的状态变化和有关的信令信息 –内部处理
? 完成呼叫建立过程的主要任务
? 通过查表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译码和判断 ? 结果:启动下一个内部处理程序或输出处理 –输出处理
–输入处理和输出处理都针对硬件设备,合称设备处理 呼叫处理
呼叫处理过程可以看作是输入处理、内部处理和输出处理的不断循环 ?局内呼叫处理的状态处理过程 操作系统
? 实时操作系统——程控交换是实时处理系统 ? 功能组成 ?维护管理 ? 数据库
5.2.4 数字电路交换系统性能指标 ? 基本性能指标 ?质量指标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见课后习题 第三节
1. 主要内容 ISDN技术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5.3.1 ISDN的概念 5.3.2 ISDN的网络功能
5.3.3 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
5.3.4 ISDN的业务功能及应用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见课后习题 第四节
1. 主要内容
智能网的概念、功能结构、概念模型以及应用等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5.4.1 智能网概述
? 智能业务
– 对信息进行交换、传递、储存、处理和灵活控制的能力 – 出现:美国800号业务(被叫集中付费业务) – 智能网 智能网的特点
? 电话网程控交换机的智能?智能网 ? 硬件?信令系统+大型数据库 ? 特点 5.4.2 智能网的结构与功能 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信令转接点(STP)智能外设(IP)业务管理系统(SMS)业务生成环境(SCE) 5.4.3 智能网的概念模型
? 功能结构:随着业务需要和技术发展变化
? 概念模型:保持长期一致性,保证标准的向后兼容性
? 智能网概念模型
– 4层平面模型,从不同角度观察、理解智能业务和智能网 – 业务平面、全局功能平面、分布功能平面、物理平面 智能网概念模型
? 业务平面(面向用户) – 业务外观
? 说明业务性能 ? 与业务实现无关 – 业务属性(SF)
? 描述业务性能的最小单元
? 一个业务由一个或多个业务属性组合而成 ? 属性越多,业务功能越强 – 例子
? 被叫集中付费=公用一个号码+反向计费+登记呼叫记录 智能网概念模型
? 全局功能平面(面向业务设计者)
– – – –
定义标准的可重用模块,称为与业务无关的构成块(SIB) 每个SIB完成某个标准的网络功能
利用SIB搭配实现业务属性(SF),进而构成业务 业务设计:描述业务所需SIB→SIB先后顺序→每个SIB的输入输出参数
利用SIB业务设计的例子 智能网概念模型
? 分布功能平面(面向网络设计者) – 对智能网的各种功能进行划分,描述功能结构 – 功能实体(FE)
? 每个实现完成智能网的一部分特定功能 ? 所有功能实体实现智能业务系统
? 功能实体之间采用标准信息流(IF)联系
? FE和IF都与物理实现无关,为智能网设计者提供一个逻辑的高层模型
? 智能网包含的几种功能实体
? 每个FE还可以划分为功能实体动作FEA,不同FE的FEA按照固定顺序组合并协调执行后构成SIB 智能网概念模型
? 物理平面(面向网络实施者)
– 表明分布功能平面中的功能实体FE可以在什么物理节点中实现
– 一个FE只能位于一个物理节点中 – 一个物理节点可以包括一到多个FE 5.4.4 智能网的应用
? 智能网的组网结构
– 嵌入网:对所有交换机进行改造使之具备SSP能力 智能业务的实现方式
? 传统方式 – 每增加一个新业务,在每个网络交换机上增加一块新软件 – 缺点
? 扩展业务工作量大(交换机数量庞大,型号多样) ? 软件烦杂,难于维护
? 厂家软件相互不兼容,业务不能互通 ? 智能平台方式
– 概念:将业务交换、业务控制、语音处理等功能集中于一个平台上
– 与智能网方式的比较
? 不采用可重用的SIB,比传统方式灵活,比智能网的可重用性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