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1版电气案例分析题(答案)
十、
事件经过
6KV电机避雷器烧损,发变组跳闸
10月12日19:45,#4机组负荷320MW,协调投入。高厂变带6kV A、B分支运行,高备变备用,快切投入。A汽泵、电泵运行,B小机具备冲车条件。
19:48 CRT启动B汽前泵电机时,发电机跳闸,汽机跳闸,锅炉灭火。手启MSP、TOP,检查大机转速下降,高中压主汽门、调门、高排逆止门、各抽汽逆止门联关。发电机出口04开关、主变高压侧5041、5042、6kV工作电源进线64A、64B开关跳闸,604A开关联合正常,604B开关联合后跳闸。
检查保护动作情况:发变组GE保护A屏显示故障信息为4#厂变B分支接地过流T1动作,动作方式为跳40BBB01工作电源进线开关。T2保护(A或B分支接地过流动作于全停保护)未动作。发变组南自保护B屏显示故障信息为4#厂变B分支接地过流,T1动作方式为跳40BBB01工作电源进线开关,T2动作方式为全停。
就地检查发现6kV母线配电室有烟且有烧焦味,#4B汽前泵电机开关下口避雷器烧毁。 原因分析
1、 在启动#4机B汽前泵电机时产生过电压,#4机B汽前泵电机开关下口避雷器质量
有问题,引起避雷器烧损短路。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 T2保护误动是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分析原因为T1保护动作后尽管B分支开关跳
开但是测量元件的计算未返回,引起T2保护误动,造成发变组全停出口,#4主变和机组跳闸。 暴露问题
1、 发变组保护B屏B分支接地过流T2保护存在问题。 采取措施
1、 利用设备停运或机组检修机会,对所有避雷器进行检查,对存在质量问题的避雷器
必须进行更换。
2、 发变组保护B屏尽快联系厂家处理、升级。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题B
十一、 MCC电源切换,机组跳闸
事件经过
#1机组负荷470MW;总煤量172T/H,给水量1740t/h,主汽压力19.65Mpa,主汽温度564度,A、B、C、E四套制粉系统运行;A、B汽动给水泵运行,电泵备用;锅炉跟随协调投入;#1锅炉MCCA段正常由Ι路电源工作,Ⅱ路电源备用,A、B、C给煤机和磨油泵电源均配置在锅炉MCCA段,E给煤机和磨油泵配置在锅炉MCCB段。
异常经过:
10:18 A、B、C磨煤机油站、给煤机跳闸(无停指令,停反馈返回)。A、B、C磨煤机润滑油压低低保护动作,A、B、C磨煤机跳闸,协调方式跳至“基础方式”。煤量从172t/h迅速降低至41t/h,炉膛负压突增至-1230Pa,很快恢复正常。E制粉系统未跳闸, E磨火检显示有三个在90%以上。
运行人员投油枪稳燃。手动减负荷,在4分钟后,主汽压力稳定在11.8MPa,机组转入湿态运行,机组负荷持续下降最终到152MW。为了保证主汽温度,减少给水量。10:22分,主汽温度由摄氏564度下降至摄氏522度。
10:24 启动锅炉循环泵。
10:26:锅炉省煤器前给水流量587t/h,A、B汽泵流量小于300 t/h,给水泵再循环相继开启。当时,四段抽汽压力0.35MPa,为保证小机足够的用汽量,停A汽泵。同时增加B汽泵出力,以满足给水需要。
10时27分:电泵出口电动门关闭,启动电动给水泵成功,开电泵旁路电动门。 10:28分15秒 由于贮水箱水位低低保护动作,炉水循环泵跳闸。
10:28分34秒 由于省煤器入口流量低低保护动作,锅炉MFT动作,炉跳机、机跳电保护正确动作,机组解列。
就地检查#1锅炉MCCA段,发现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控制器面板上的运行状态显示为AUTO位,电源由正常工作的Ι电源切换到了备用Ⅱ路电源,确定#1锅炉MCCA段在电源转换开关运行中有切换动作,经过检查发现,#1锅炉MCCA段电源转换开关控制器上电压检测回路的保险松脱。
原因分析
1、 因电压检测回路的保险松脱,#1锅炉MCCA段电源从工作电源自动切换到备用电
源的过程中母线瞬间失电,造成本段所带包括A、B、C磨油泵(控制回路电源为交流,无瞬间上电自启功能)在内的电气设备掉闸。是造成本次机组停运的直接原因。 2、 A、B、C磨煤机油站和给煤机均在锅炉MCCA段负荷上,其控制电源与动力电源一
体,当动力电源发生切换时,控制电源亦失去,保持回路断开,而启动指令为短时脉冲,这样电源恢复时电机不能自启。MCC电源负荷分配不合理,是造成本次非停的间接原因。
3、 当燃料量从172T/H下降到41T/H,负荷由470MW降到152MW,运行人员没有掌握好
省煤器入口流量(给水流量)和主汽温度之间制约关系,未协调处理好,导致锅炉MFT动作,机组解列。 暴露问题
1、 #1锅炉MCCA段电源转换开关控制器上电压检测回路的保险松脱,最终造成MCCA
段母线瞬间失电。说明在基建时安装质量存在问题,把关不严。
2、 A、B、C磨煤机油站和给煤机均在锅炉MCCA段负荷上,说明MCC电源负荷分配上
不合理,相关设备的控制联锁回路有漏洞,在设计优化上仍然存在问题。 3、 设备部点检员在日常点检中,未能及时掌握电源系统中存在的隐患,点检分析有漏
洞。
4、 运行人员在事故情况下,没有可靠的应急措施,处理经验不足。 采取措施:
1、 对锅炉MCCA、B段上的负荷进行合理分配.落实自动转换开关防误动措施,优化电
气系统配置,完善控制联锁回路。举一反三,检查其他同类型MCC段是否存在类似隐患,及时整改。
2、 必须采取的应急措施:改变自动转换开关的运行方式,锁住开关本体上电气锁或机
械锁,防止自动转换开关运行中误切换
3、 加强点检工作的管理,认真查找设备自身存在的问题或隐患,及时解决。 加强日
常检查的力度,把工作做细。
4、 加强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尽快完成模拟机的调试工作,以使运行人员尽快掌握机
组的特性,经常开展反事故演习,增强运行人员处理事故的应变能力,同时教育运行人员增强防非停意识。
十二、 励磁机过负荷反时限保护动作停机
事件经过:2008年7月3日14时45分, 运行人员增加2号发电机机端电压给定(Ur定值。14时45分49秒左右,励磁调节器发“V/F报警”信号,外部“增加励磁”无效,46分22秒,302励磁机过负荷反时限保护动作出口,发电机与系统解列,后经查励磁调节器A套和B套是励磁PT和仪表PT交叉接线的,PT回路无问题。 原因分析:
机端电压给定(Ur)人为连续增加,引起励磁机过负荷反时限保护动作是主要原因。 暴露问题:
1、运行人员的操作随意性大,对操作后果不清楚。
2、对励磁调节器发“V/F报警”信号都不关注,反映出运行人员理论水平较差。 3、当无功负荷及励磁系统参数有异常变化的情况时,应立即到励磁调节器处,观察电压给定(Ur)及其它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必要的减磁操作,反映出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能力不高。 采取措施:
1、加强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增加知识面。
2、当无功负荷及励磁系统参数有异常变化的情况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3、发电部对运行人员要严格管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