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学基础与发展前沿 - 图文

地理学基础与发展前沿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0:09:54

课程信息 1-4 第一章 面向21世纪的地理学 4-8

一、国际地理学发展的历程 4-8

二、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9-12 三、地理学发展的契机 12-15 四、地理学的优势领域 15-18 五、中国地理学近期发展战略 18-21

第二章 自然地域系统

一、概 述 21-24

二、自然地域分异规律 24-30三、自然地域的演化与排序 30-36四、自然地域的划分与界线 36-52第三章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科学内涵 52-74

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内容 74-78 三、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演化与机制 78-86 四、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调控目标 86-88 五、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应用分析 88-97第四章 水量转化、河流系统与环境

一、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98-107 二、水量转化 107-112 三、河流系统的基本问题 112-124 四、环境变化对河流演变的影响 124-133 五、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对环境的反馈 133-138第五章 地表元素迁移集散与环境保护

一、地表元素迁移及其控制因素 138-141

二、地表元素迁移的主要过程与地域分异规律 141-150 三、地表元素迁移与环境保护 150-155第六章 全球变化和土地覆盖被变化

一、全球变化研究

(一)全球变化研究概要 第一、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157-158 第二、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 158-160 第三、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 160-161 第四、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 161-166 (二) 历史时期气候方法与结论 二、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 177-186第七章 极地与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研究

一、极地与全球变化 187-208 二、 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研究 208-226第八章 黄土高原与黄河泥沙

第九章 黄淮海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十章 城市与区域规划

第十一章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 1 -

156-157 166-177

课程信息

地理学基础与发展前沿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ography

【课程性质】

《地理学基础与发展前沿》课程为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网络课程专业必修课之一,其任务是使学生全面了解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前沿和国际热点,如陆地地球系统科学、全球环境变化等,在本科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培养自然地理学思维及驾御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介绍了综合自然地理以及部门自然地理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在实践应用方面,结合中国的自然区域特点,阐明了其环境演化、地域分异、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区域发展等问题。

【学分要求】 课程学分为3学分。

【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树立圈层相互作用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区域联系的观点,理解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的组成、结构、形成演变的规律和区域分异的规律,掌握利用所学自然地理学知识对地表环境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和调控的方法。培养学生多要素综合的能力、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能力和对地表环境的空间分析能力。总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从科学的角度去欣赏地球表层的自然景观,理解世界上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的自然地理学背景,让学生知道如何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关系。

【教学方式】

授课方式为网络+集中教学,开课时间为每年春季学期。 1.平时网络教学

①辅导答疑:本课程将通过网络平台的视频会议系统进行每半个月进行一次在线答疑,同时在规定时间内回答学生们在课程讨论区提出的问题。

- 2 -

②在线研讨:本课程将组织2次以上网络在线研讨,要求每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参与实质性研讨。

③合作研究:本课程将组织学生完成一次小组合作实践研究。学生在教师给定的范围中选择研究题目或者经教师允许后自主拟定与本课程内容有关的课题。每个研究小组人数为5-8人。每个小组在课题完成时应提交不少于6000字的研究报告,并在集中研讨阶段进行20分钟左右的PPT汇报。

④阶段测试:本课程将进行期中和期末两次阶段测试,测试方式为实时在线测试。 2.假期的集中面授

①集中研讨:本课程将利用到校集中学习期间组织学生就合作研究成果等进行不少于一天半的集中研讨。

②专题讲座:本课程将利用到校集中学习期间举办不少于一天半的专题讲座。专题讲座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

3.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研究的评价以档案袋的形式进行。每个研究生的教育实践研究档案袋。至少包括如下内容:(1)1篇教育实践研究报告(不少于4000字)。(2)4篇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每篇不少于2000字)。(3)1篇总结反思报告(不少于4000字)。主要内容包括:澄清自己关于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阐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具体作用体现;分析自身专业发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规划自身未来专业发展的努力方向。(4)其他能反映自己实践研究业绩的佐证材料。

教育实践研究档案袋分两次提交,第一次提交1篇教育实践调查报告和2篇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第二次提交1分总结反思报告和2篇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第一次提交时间不晚于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第二次提交时间须在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之前。

【考核方式】

课程学习考核的最后成绩要根据研究生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平时成绩根据研究生的分阶段网上测验、在线研讨、假期集中研讨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期末成绩根据课程论文等进行评定。

【学习建议】

- 3 -

教学采用平时的网络教学与假期的集中面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议学生安排好学习时间,并能够将网络课程学习与实际教学工作实践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提升教学深度,并能够及时反馈教学疑难为题,以便与老师沟通。

平时的网络教学以研究生基于网络课程进行的个体学习为主,辅之以研究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实践研究。因此建议学生在进行个人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同学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以便能够保证小组合作研究的顺利完成。

假期的集中面授采用研讨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讨着力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与交流,检验研究生的平时学习成果。建议学生能够将平时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凝练,以便在假期集中面授期间由教师集中解答。

教育实践研究在研究生就读期间择时完成。教育实践将采用多种形式,建议学生平时注意收集教育调查案例、教学反思案例、教育教学分析案例。

第一章 面向21世纪的地理学

地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地理学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理学不断扩大其研究领域,而且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步入了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地理机构不断增加,地理专业队伍逐渐扩大,地理科研成果和地理科学知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地理学继承和发展了近代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的观念,已经形成了一个分支众多的大科学体系。

在我们走向21世纪的前夕,人类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公众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体现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中国21世纪议程》则是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和蓝图。我们地理学界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全球环境变化、区域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协调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优势领域开拓创新,努力为促进地理学的发展,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国际地理学发展的历程 (一)地理研究中心的转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欧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和研究中心。几个主要国家相继形成和发展各具特色的研究风格和学派(黄秉维,1981;吴传钧,1990)。

- 4 -

搜索更多关于: 地理学基础与发展前沿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课程信息 1-4 第一章 面向21世纪的地理学 4-8 一、国际地理学发展的历程 4-8 二、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9-12 三、地理学发展的契机 12-15 四、地理学的优势领域 15-18 五、中国地理学近期发展战略 18-21 第二章 自然地域系统 一、概 述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