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专业教育研究方法科目模拟试题
有内在效度的实验研究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前提,但是内在效度高,外在效度不一定高,有时候,内在效度高,外在效度反而低。
3、做文献综述时,文献越多越好。 错误
做好文献综述是做好一个研究的重要条件。做文献综述时不仅要注意查阅文献的数量,而且要注意文献的质量,要对文献进行筛选,尽可能多地综述有权威的、最新的文献。
4、观察法的客观性很强,因此,在教育研究中应该广泛使用。 错误
观察法简便易行,适用范围广,有助于课题选择和进行理论验证。但是观察法不能判断“为什么”,只能说明“是什么”、“有什么”;受控于观察人数,取样小,资料琐碎,代表性不高;同时,受观察者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所以,观察法所获得的资料仍然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使用范围也比较有限,在研究中要与其他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
(五)列举题
1、列举影响实验研究内在效度的5个因素
内在效度指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的结果能被解释的程度。它表明的是因变量的变化 在多大的程度上是来自于对自变量的操纵。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有8个。
①历史:指超出研究者所能控制范围的特定外在事件对被试产生的各种影响,也包括诸如教师情绪性的长篇演说,鼓动,未定的考试产生的焦虑等,历史因素可以通过恒定其他条件的方式加以控制。②成熟:反映被试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偶然因素的影响,被试自身的身心各方面发生的变化而引起的系统变异,如生理、心理的发展等。③测验:前测对后测的影响。④工具:测试手段技术或工具的无效或缺少一致性,实验者主观情绪状态对结果的影响。⑤统计回归:教育实验中有前后测情境下出现的一种效应现象,集中趋势。⑥被试选择。⑦被试的缺失。⑧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指成熟程度不同的被试安排在对比组中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正确解释。
2、列举三种教育实验研究中常用的设计模式,并用符号表示其格式。
参见辅导材料(略)
(六)综合应用题
请你设计一份简单的问卷调查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情况。要求(1)给出留守儿童的操作性定义。(2)设计一份封闭式问卷,要体现一个完整的问卷结构,至少设计5个问题,用三种以上问题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
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儿童。
参见辅导材料(略)
教育学专业教育研究方法科目模拟试题(三)
(一)选择题
1、下面是对当前我国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的陈述,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重思辩分析、轻实践和实验。
B.重视定性研究、忽视定量研究。
C.还没有从其他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
D.方法比较单一,归纳和演绎仍然是主要方法。
E.多学科和跨学科合作研究不足。
2、下面关于科研选题要求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问题要有研究价值 B.问题要全面 C. 问题要具体 D. 问题要有可行性
3、反映测量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程度的指标是( )
A. 信度 B. 效度 C. 区分度 D. 难度
4、下面哪个因素影响了实验的外在效度?
A.前测对后测的影响 B.被试的成熟
C.教师在实验前的情绪性的演说 D.霍桑效应
5、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称为( )
A. 地位量数 B. 差异量数 C. 集中量数 D. 相关量数
6、关于问卷编制,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
A. 题目不要太多 B. 问题表述要简洁
C. 避免使用让人感到紧张或有压力的用语 D. 要尽量使用专业性术语
7、“教师教学风格对教学效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属于( )
A. 多因子实验研究 B. 前实验研究 C. 单因子实验研究 D. 验证性实验研究
8、第一个明确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人是
A. 艾里奥特 B. 考瑞 C勒温 D.斯腾豪斯
9、资料整理的基础工作和资料分析的首要工作是对资料进行
A. 分类 B. 审核 C. 归纳分析 D.演绎分析
10、关于调查样本的说明应该在调查报告中的哪一部分加以说明
A. 题目 B. 前言 C. 正文 D. 结论和建议 E. 附录
(二)简述题
1、简述封闭式问卷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
2、简述行动研究的含义与特征及其对教育研究的意义。
3、简述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4、简述抽样的基本要求
5、简述课题论证的基本步骤
6、简述文献综述的一般形式和结构
(三)辨析题
1、无关变量就是与实验研究没有关系的变量。
2、教育行动研究就是一线教师所做的研究。
3、访谈法用起来很方便,也比较随意,一般不需要太多的准备。
(四)综合应用题
1、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深感小学作文言之无物,于是想尝试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方法,即“情景作文”法。他想通过实验来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请你帮助设计一个实验研究方案。
(五)案例分析题
仔细阅读下面研究案例,指出:(1)这项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2)实验属于什么类型的实验?(3)可能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实验结果(举出3-4个因素即可)?(4)请指出该实验的缺陷,并给出一种改进方案。
在某一学校三年级5个班中,用抽签的方法随机抽取1个班级,对该班每节课进行5分钟的口算练习,在实验之前对该班学生进行测验。持续两个月后,用与前测相同的试卷对该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经过口算练习后该班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没有口算练习前。因此,得出结论,口算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水平。
教育学专业教育研究方法科目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