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
教学内容:教科书56、57页例1、练一练、练习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
2、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策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过这些故事吗?(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引导思考: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它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司马光是怎样救出了落水孩子?他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办法? 人们把这一好的办法称之为“策略”。 板书:策略 司马光砸缸,孩子得救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什么叫策略呢?策略就是计策、谋略,即方法。
2、揭示课题。 谈话:其实,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很多策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补充板书:解决问题的
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 1.理解题意。
出示书上第56页例1。
学生自由读题,并和同学说说知道了什么。 2.整理条件和问题。
谈话: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感觉?条件比较多,有没有好的办法整理一下题中的条件? 学生尝试整理条件。
交流反馈学生整理方法。预设:(1)分别摘录三种果树的行数和每行棵树;(2)根据问题有选择地进行整理。(突出第二种方法。)
谈话:我们可以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找出需要的条件并列表进行整理。(板书:条件、问题 列表整理)
3.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谁能不看图,只看表格就能复述题目的意思?学生复述后,问:你感觉用表格整理信息有什么好处?(清楚、简洁)
谈话:大家看整理的结果,你能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学生独立思考。 组织交流。 预设:(1)从条件想起——根据题中的条件,可以分别算出栽的桃树和梨树的棵树;(2)从问题想起——要求桃树和梨树一个栽的棵树,可以先分别算出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提问:分析数量关系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 谈话: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题目中基本的数量关系。 4.列式解答并检验。
谈话: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解答。
反馈:学生说说列式时是怎样想的,每一步算出的分别表示什么。 谈话:答案是否正确?下面我们该怎么办?(检验) 学生独自检验,全班交流。 三、拓展应用,提升策略
1.出示第二个问题。提出要求:按解答第一个问题的过程完成解题。
反馈:说说怎样根据问题整理条件、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和检验的。
2.提问:比较这两个问题,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四、总结回顾,反思策略
提问:回顾上面的解题过程,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总结。 提问:分析数量关系,你有哪些体会? 学生讨论、交流。 五、练习提高 完成“练一练”、 六、全课总结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那你有哪些收获? 讲述:其实,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今天只是初步学习了列表的方法和一些具体的策略。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形成越来越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七、作业
练习九第1、2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