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模拟一 答案

模拟一 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0:00:43

模拟题(一) 教师事业部 模拟一 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选A。

【解析】孟禄是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是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

2、选D。

【解析】宋代,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成为封建社会主要的教育内容。 3、选B。

【解析】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即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4、选B。 【解析】《爱弥儿》是启蒙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 5、选D。

【解析】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度统一体是校风。 6、选B。

【解析】弗洛伊德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7、选D。

【解析】这句话表明搬运夫和哲学家的遗传素质差别并不大,造成他们之间差异的是后天的社会分工,因此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8、选B。

【解析】教育目的的功能包括导向、调控和评价,不包括选择功能。 9、选B。

【解析】个人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该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正是个人本位论观点的体现。

10、选A。

【解析】为维护儿童的社会权利及主体地位,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并且提出四条基本原则:(1)无歧视原则;(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3)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4)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11、选B。

【解析】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形象都是完美高尚和值得学习的,反映了学生具有向师性。 12、选C。

【解析】学生享有的人身权利主要包括人身自由权、身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荣誉权及名誉权等。其中对学生进行非法拘禁、关禁闭、搜查和逮捕等等行为都是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因此,本题中对违反纪律的学生实施关禁闭是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13、选D。

【解析】师生关系的构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因此,D项表述不正确。师生在社会道德上应当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输出-吸收的关系。

14、选A。

【解析】课外活动具有三个特点: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课外活动内容和形

1 模拟题(一) 教师事业部 式的灵活多样性以及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15、选D。

【解析】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必须具备三个特点:课题要有价值;课题要有新意;课题要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用排除法可选D。

16、选A。 【解析】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一种方法。 17、选D。

【解析】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源泉 18、选D

【解析】 “5+2=0”的现象是指5天在学校接受的德育与2天在家里接受的德育不一致导致教育结果为0的一种现象,讲的就是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没做好。

19、选D.

【解析】 “君子耻于言而过其行”指君子以夸夸其谈为耻,以言过于行为耻。 20、选C.

【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21、选C

【解析】A从课程的管理者分类;B是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分类;D根据课程内容固有属性分类;

22、选C;

【解析】杜威是学生中心的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施瓦布和赫尔巴特是学科中心的课程理论代表人物;

23、选B;

【解析】目标评价模式是泰勒的,CIPP评价模式是斯坦弗尔比姆等人的,过程评价模式属于CIPP评价模式中的一种;

24、选B;

【解析】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以分科和综合课程为主,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到高中都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

25、选A;

【解析】新课程结构的三特点是: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就是学生要全面发展;

26、选D;

【解析】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即强调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7、选C;

【解析】范例教学体现的是个别到一般的教学,一般体现是规则和原理; 28、选A;

【解析】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是要排名的,所以属于相对评价; 29、选A;

【解析】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所以体现出非指导的教学模式;

30、选D;

【解析】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由学生来决定教学内容、方法、程序等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杜威提出,克伯屈提出设计教学法,帕克赫斯特提出道尔顿制,分别对杜威的

2 模拟题(一) 教师事业部 理论进行发展。

31、选A

【解析】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伊拉莫斯。 32、选C

【解析】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的班主任比较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领导班级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地方式引导学生。

33、选B

【解析】每个班级成员都是班级的一份子,有自己的角色,具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所以班集体是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我教育、自主开展活动的载体。

34、选B

【解析】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原则:生命性原则;生成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开放性原则。

35.选D。

【解析】教育心理学有四个研究内容,分别是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师心理以及教学心理,同时学习心理又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了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迁移、问题的解决与创造性等方面。 36.选D。

【解析】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五个阶段,分别是新教师、一般教师、胜任教师、熟练教师以及专家教师。其中胜任型教师是教师发展的基本目标。

37.选B。

【解析】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以及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之后)。儿童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认为别人所看到的世界和自己是相同的,属于“自我中心”特征,这个发生在前运算阶段,也就是在2-7岁的时候。

38.选B。

【解析】斯坦福—比纳量表采用比率智商对智力进行表达,韦克斯勒量表采用离差智商对智力进行表达。离差智商主要是指个体在与他同年龄阶段的其他成员进行比较所占的位置,是一个相对值。

39.选B。

【解析】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了五类:言语信息(学生掌握的是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或者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达出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智慧技能(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以处理外界的符号和信息,强调知识是如何一步步得来的)、认知策略(是支配学习者在对付环境时自身的行为)、运动技能和态度。

40.选B。

【解析】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强化。强化就是使得原行为概率增加的刺激情境。正强化是给予一个令人愉快的刺激以使得行为概率增加的过程;负强化是撤销一个让人不愉快的刺激以使得行为概率增加的过程。在本题中,教师撤销了让小明不愉快的刺激(罚站),使得小明的行为概率增加(好好学习),因此是属于负强化。 41.选A。

【解析】认知策略可以分为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以及组织策略三种类型。其中精加工策略是侧重于将新信息和以往的旧信息进行联系的过程。他一般包括做笔记、记忆术、提问以及生成性学习等方面,案例中所反映的就是利用记忆术的方式对知识进行组织的过程。

42.选C。

【解析】我国学者冯忠良将动作技能的形成分为了四个阶段:操作定向(了解操作活动

3 模拟题(一) 教师事业部 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操作模仿(实现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操作的整合(将模仿阶段学习得到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机作用,成为一体化的动作)以及操作的熟练(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完善化和自动化),其中熟练是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43.选C

【解析】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外部动机是由个体以外的诱因而引起的学习动机,例如物质奖励、外部声誉、地位等。

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因为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属于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为了获得长者(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属于外部动机;直接性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或学习活动直接相联系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是内部动机。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愿意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

44.选C。

【解析】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想接近。认同的实质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替代强化。

45. 选A

【解析】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分为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其中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

46. 选B

【解析】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以把迁移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两类。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叫垂直迁移。“角”的概念概括化程度高于“直角”的概念,属于垂直迁移中向下的迁移。

47.选C

【解析】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水平高的人会倾向于选择难度适中的目标和课题。动机水平低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困难的目标和课题,避开中等难度的目标和课题。

48.选C

【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 49.选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教育基本法律。其他均属于教育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50.选B

【解析】教育行政法规是行政法规的形式之一,它是由国务院依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关于教育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51.选B

【解析】我国教育立法的程序有四个步骤是教育法律议案的提出、草案的审议、通过和公布。

52.选A

【解析】教育法律救济的目的在于补救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权力不需要救济,因为权力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强制他人服从的力量。而权利则需要由救济制度给以保障,因为权利没有任何的强制性支配力,它的运用不能直接制止某种侵害行为,因此需要保障。

53.选C

【解析】ABD都属于它的特征。

4

搜索更多关于: 模拟一 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模拟题(一) 教师事业部 模拟一 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选A。 【解析】孟禄是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是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 2、选D。 【解析】宋代,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成为封建社会主要的教育内容。 3、选B。 【解析】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即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4、选B。 【解析】《爱弥儿》是启蒙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 5、选D。 【解析】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度统一体是校风。 6、选B。 【解析】弗洛伊德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