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大纲
第一篇 项目启动 第一章 项目管理的概念
1、项目:
含义:为创造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一项有时限的任务。(PMI)
以一套独特而相互关联的任务为前提,有效地利用资源,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标所作的努力。
构成要素:目标,客户,承约商,项目范围,成本,进度计划
基本特征:一次性、独特性 日常运作的基本特征:连续性、重复性 特征: P3
(1)项目有一个明确界定的目标(最终产品或可交付物、进度计划、成本、预期的收益); (2)项目的执行要通过完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任务; (3)项目需要运用各种资源来执行任务; (4)项目有具体的时间计划或有限的生命周期; (5)项目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一次性的努力;(独特性) (6)每个项目都有发起人或客户; (7)项目包含一定的不确定性。
2、影响项目成功的主要因素P6
工作(项目)范围、项目质量、进度计划、项目预算、不同种类的资源、项目风险、客户满意度 3、项目生命周期P9 启动项目 计划项目 执行项目 结束项目
4、项目与日常运作的区别(难点-理解)
比较 目的 责任人 时间 管理方法 持续性 特性 组织结构 考核指标 资源需求
5、项目管理:
含义: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并控制资源来完成项目目标。(书本)
项目 特殊的 项目经理 有限的 风险型 一次性 独特性 项目组织 以目标为导向 多变性 日常运作 常规的 部门经理 相对无限的 确定型 重复型 普遍型 职能部门 效率和有效性 稳定性 以项目及其资源为对象,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项目进行高效率计划、组织、实施并控制,
以实现项目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PPT) 职能:制定计划、执行计划
要素:质量、进度、成本、+项目范围+组织+客户满意度 6、项目管理过程:
制定计划然后按计划工作。
7、PMI:项目管理协会是第一个为从事项目管理职业的人们,以及想要从这个职业收获更多的个人开办
的全球性非盈利组织。
第二章 项目的识别与选择
1、识别需求:是项目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开始于(客户对)需求、问题或机会的识别,结束于需求
建议书(招标书)(request for proposal, RFP)的发布。
2、项目选择的步骤: 1. 制定一套评估机会的标准 2. 列出每个机会基于的假设
3. 收集每个机会的数据和信息,确保作出一个正确的项目选择决定。 4. 对照标准评估每个机会
3、RFP(需求建议书)必需的内容:(P46)
项目目标或目的;工作说明书;客户要求;交付物;验收标准;由客户提供的物品;需要客户审批的内容;客户想使用的类型;客户想使用的付款方式;项目完成所要求的进度计划;指导并说明承约商申请书的格式和内容;客户希望潜在承约商提交申请书的最后期限;评价标准;很少透露支付成本。(书本)
工作陈述(项目的范围、要求执行的任务或工作单元);客户要求(规格和属性);顾客期望提供的交付物;顾客供应条款;顾客审批条款;合同类型;付款方式;进度计划(时间要求);对项目申请书的要求;对项目申请书的评价标准,一般不透露底线资金(标底)(PPT)
第三章 提出解决方案proposal
1、 承约商进行投标决策考虑的主要因素(P72)
1. 竞争 2. 风险 3. 任务 4. 能力的扩展 5. 声誉 6. 客户资金 7. 申请书所需资源 8. 项目所需资源
2、 承约商提交的申请书的主要内容(P77)
技术:理解问题;提出方法或解决方案;客户的收益
管理:工作任务描述;交付物;项目进度计划;项目组织;相关经验;设备和工具
成本:劳动力;原材料;设备;特殊设施;分包商和顾问;差旅费;文档;一般管理费;物价上涨;
意外开支准备金;奖金或利润
3、 签订的合同类型(P92)
固定价格合同:顾客与承约商就所申请的工作达成一致的价格;
成本补偿合同:客户同意补偿承约商实际花费的所有成本(劳动力、原材料等),再加上一定的协商
利润,而并不预先规定数额。
4、 承约商决定申请项目的定价时考虑的因素:(P84)
成本预算的可信度;风险;项目对承约商的重要性;客户预算;竞争 5、 简化的项目申请书包含的元素:(P86)
用户需求阐述、假设、项目范围、交付物、资源、进度计划、价格、风险、预计收益 6、 合同条款(P94)
谎报成本、成本超支或进度计划延迟的明示、分包商审批、客户提供的设备或信息、专利、专有信息的透露、国际化考虑、终止理由、付款方式、奖金或罚款、变更
第二篇 项目计划、实施与控制
第四章 项目范围、质量、责任的活动顺序的确定
1、项目目标:是目标小组或承约商为了达到项目发起人或者客户预期利益而完成的(有形)产出物。
项目目标通常是从产出物或者交付物、完工时间和成本等角度来确定的。
SMART原则:Specific明确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实现的、Relevant相关的、
Time-based时间限制的。
2、项目目标的内容:(P114)
A.从实施项目、确认项目的成功中得到的预期利益; B.初级项目最终产品或者交付物; C.项目要求完成的日期; D.项目完成时的预算。 3、项目范围文档(项目范围说明书)包括的内容:(P115)
客户要求、工作描述、交付物、验收标准、工作分解结构(WBS)。 4、工作分解结构(WBS)(P121)
层次:项目群、项目、任务、活动、工作包、工作单位。 形式:树形结构、大纲形式。
分解方法:按项目的主要交付结果分、按产品本身结构分、按项目实施顺序分、按组织的职责分。 5、两种网络计划方法:(p128) 计划评审技术(PERT) 关键路径法(CPM)
6、 责任分配矩阵(RAM)(p125)
用于在工作分解结构中指派个人完成工作细目时的责任。 7、项目计划步骤:
(1)清晰地定义项目目标(2)分解成小的“工作包” (3)界定每一个工作包的具体活动(4)以网络图描绘活动 (5)时间估计(6)成本估算(7)计算进度计划及预算。
第五章 进度安排
1、活动工期:每项活动从开始到完成所需要的所有时间,加上所有相关的等待时间。 2、工期估计:该活动经历的所有时间,即工作时间加上所有相关的等待时间
3、预计开始时间:在预计开始时间的基础上,计算每项活动能够开始和完成的最早时间 预计结束时间:在预计结束时间内完成项目,计算每项活动必须开始和完成的最晚时间 4、最早开始时间(ES):某项活动能够开始的最早时间 最早结束时间(EF) :某项活动能够结束的最早时间 ? EF=ES+活动工期估计
? ES 和 EF 是通过正向推算得到的,即从项目开始沿网络图到项目完工进行计算
某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ES)必须同于或者晚于直接指向这项活动的所有其他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EF)中的最晚时间。(最大值)
5、最迟开始时间(LS): 某项活动能够开始的最早时间 最迟结束时间(LF) :某项活动能够结束的最早时间 ? LS=LF-活动工期估计
? LS 和 LF 是通过反向推算得到的,
某项活动的最迟结束时间LF必须同于或者早于该活动直接指向的所有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的最早时间。(最小值)
6、总时差: LF-EF=LS-ES
总时差为正值时,表明这条路径上的活动可以被延迟,而不致影响项目的按期完成。 总时差为负值时,需加快该路径上的活动进程。
总时差为零时,表明各项活动应该不必加速完成但也不能拖延时间
7、关键路径:在整个网络图中最长的路径叫关键路径。
即那些总时差为0或负值的路径。
非关键路径:具有正总时差的路径。 8、自由时差(单时差):
含义:某项活动在不影响其紧随活动最早开始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延迟的时间量,即指向同一活动的
各项活动总时差之间的相对差值。
计算:首先得到指向同一活动的各项活动的总时差的最小值;
然后分别用这几项活动的总时差减去该最小值,即得到自由时差;
9、在每个报告期内,需要收集的数据或信息:
(1)实际执行中的数据:活动开始或结束的实际时间;使用或投入的实际成本 (2)任何有关项目范围、进度计划和预算变更的信息。 10、实际完成时间AFs:
决定着未完成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与最早结束时间、总时差 11、进度控制的步骤:
A. 分析进度,找出哪些地方需要采取纠正措施 B. 确定应采取哪种具体的纠正措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