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视听语言
第一节 语言与视听语言
一、什么是语言
狭义的语言概念:口头语言、文字语言 广义的语言概念:言辞语言、非言辞语言
数学语言、计算机语言、视觉语言、音乐语言、舞蹈语言等都属于广义的语言。 非言辞语言:泛指可以表达意义,传达信息,又有自身规律、法则和系统的媒介。
二、语言与符号
语言本身是一种符号,不具备意义,只有人们把它和现实中某种事物联系起来,它才具有了意义。它能代表或指称现实语言现象
索绪尔——
二十世纪,语言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符号系统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ngnified)。
能指(意符):符号的表示成分,在狭义语言中能指是由有声形象构成的,它具有一个物质的实体
所指(意指):符号的被表示成分
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中每个符号及其含义都是固定的,语法也是固定的。 从传播学角度说,在语言传播中,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基本上不会改变符号的内涵 三、视听语言与语言 思考:
视听语言是符号吗,有语法吗?视听语言与言辞语言有着什么样的差别? 视听语言是由活动画面组成的影像系统它与日常文字语言有着本质的不同:
1,在视听语言中,视觉形象本身具有直接的表现性,日常文字语言是符号组成,语言符号本身没有直接的表现性。
2,视听语言中的事物永远是单义性的事物,它具有个别性、具体性,不可能有一般性、
抽象性;而日常文字语言中的事物则可以二者兼备
3,视听语言是一种接近世界性的通用语言;而日常文字语言则是一种典型的民族语言,不具备普遍接受的可能性。
4,视听语言的单个影像的意义是不确定的,而日常文字语言的单个文字的意义则是比较确定的。
5,日常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是线性思维而视听语言则是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的结合。
四、视听语言的学习
学习视听语言的目的在于掌握一个工具,用这个工具去分析别人的作品,从而培养出一种视听思维,改变线性思维的惯性。 要求
尽可能多地观看及揣摩经典影片及各种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
第二节 视听语言的概念
一、视听语言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正在进入一个视觉文化占主导的时代,视听语言已经或即将成为社会主导性语言
二、视听语言的定义
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也可以称为“电影语言”。包括狭义的视听语言和广义的视听语言。
狭义的视听语言,就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 。
广义的视听语言,指电影或电视为了表达内容所采用的所有艺术手段,涵盖电影艺术形式的各个方面:摄影、录音、剧作、表演、美术、音乐、剪辑等等。
从文化上讲,视听语言是一种思维方式,即形象思维的方式。
从艺术上讲,它是电影的表现方法或者说是电影的艺术形式。(包括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叙事方式、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和组合等等) 从操作上讲,它是电影剪辑的集体技巧和方法 三、视听语言的构成
视听语言的构成系统主要分为可视性系统(视觉)与可听性系统(听觉) 四、视听语言的基本特性
1,纪录性
电影电视作为科学技术的产物,它们采用自动化机械化来复制现实,以光波、声波形式来记录生活的真实图景,而这些被记录下来的图景,更是让事物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被看到的事物看起来就像是非介质传播的,是直接来到观众面前的,带有令人信服的真实感。 2,幻觉性
视听语言是复现、展示影像的中介环节。这意味着影像总是源于一个银幕之外的现实世界之物。这个现实之物通过电影的手段被复现、被展示在银幕上之后,影像即成这个现实之物的“替代品”,成为一种带着“现实之物”某种属性的银幕之物。 五、东西方视听语言的差别 1,西方重视听刺激
2,东方重情节寓意
第三节视听心理与视听思维
一、视听心理基础 1,视觉暂留原理 2,似动现象 3,心理补偿机制
视觉暂留原理——视觉暂留原理指的是人眼在观察动态景物时,光信号使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影像,外界刺激停止后,视网膜上的物体影像并不立即消失,而是暂留一段时间,这一现象就被称为“视觉暂留”。
似动现象——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它的产生依赖于刺激物的强度、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
心理补偿机制——即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对影片画面之间的断裂作出心理补偿,从而最终实现对电影、电视的观赏。 二、视听思维 1、形象化思维
形象化的表现,即视听思维要求用视听影像来完成叙事,它们必须是具体的,而不能是抽象的。 2、暗示
第四节 视听语言的发展
一、单镜头时代
1895年的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新路14号的大咖啡馆地下室里,用他们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包括《火车到站》《工厂大门》等一百多部可以播放一分钟的影片,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宣布了电影的正式诞生。 单镜头电影的特征
1、抓住了物体运动这个特征 2、摄影选择的角度是电影化的; 3、出现了故事片(事件片) 4、全部是单镜头。 二、戏剧分镜头时期
乔治·梅里爱首先将电影引向了戏剧的道路。创造了停机再拍、叠印、淡出淡入等特技摄影。他把电影技艺变成了电影艺术,他引进了戏剧因素,创造了戏剧电影。
乔治·梅里爱代表作品 :《圣女贞德》《月球旅游记》《地狱的土风舞》《音乐狂》《仙女国》等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