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某小型水库初步设计报告本科论文
2水文分析计算
2.1工程概况
陆家冲水库属湘江水系*水支流的贺家河上游,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Ⅱ)型水利工程。枢纽坐落在**市五里牌办事处**村,地理位置为东径112°50′26.41″,北纬26°27′07.09″,经复核,该水库控制集雨面积0.54km2,坝址以上干流长度1.36km,干流平均坡降19.0‰。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97.0m,最大坝高7.49m,坝顶宽2.31m。
2.2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
陆家冲水库总库容26.7万m3,正常库容21.81万m3。水库防洪保安耕地面积1100亩,保护下游**村及白洋渡村2200余人。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第2.1.1条、2.1.2条、2.2.1条、3.2.4条及《防洪标准》(GB50201-94)第6.1.1条、6.1.2条、6.2.1条等相关条款的规定,该水库为小(Ⅱ)型水库,工程等别属Ⅴ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其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
2.3洪水复核
2.3.1基本资料
陆家冲水库没有水文气象观测资料,本次洪水复核的洪水计算根据湖南省水利水电厅1984年编制的《湖南省暴雨查算手册》进行计算,以下简称《查算手册》。
2.3.2设计暴雨
根据陆家冲水库所在的地理位置和集雨面积,利用《查算手册》查得陆家冲水库所在位置属湖南省暴雨一致区第二区,产流分区第Ⅰ区。多年平均最大24小时点暴雨量为100mm,统计参数Cv为0.43,Cs为3.5Cv,由于该水库的集雨面
10
积较小,根据《湖南省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导则》的规定,点面关系系数α可以取1,求得20年一遇的24小时面暴雨量为184mm,200年一遇的24小时面暴雨量为268mm,详见表2-1。
表2-1
陆家冲水库库区最大24小时暴雨量
P(%) Kp H点(mm) α H面(mm) 0.5 2.68 268 1 268 5 1.84 184 1 184 2.3.3暴雨的时程分配
参照《查算手册》,最大1~6小时暴雨的时程分配公式为:
Ht=H24×24n3-1×6n2-n3×t1-n2…………………………………2-1
最大6~24小时暴雨的时程分配公式为:
Ht=H24×24n3-1×t1-n3…………………………………………2-2
上述二式中Ht为1~24小时内任一时段的暴雨量,n2及n3是依地理位置、集雨面积及降雨量而变的参数,t是对应Ht的时间。由《查算手册》查得陆家冲不同频率的n2、n3如表2-2。
表2-2
陆家冲水库不同频率下的n2、n3值
P(%) n2 n3 0.5 0.605 0.753 5 0.639 0.774 利用公式2-1、公式2-2和表2-2求得不同频率的最大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面暴雨量如表2-3。
11
表2-3
最大1、3、6、12、24小时面暴雨量单位:mm
P(%) 最大1小时 最大3小时 最大6小时 最大12小时 最大24小时 0.5 93.8 114.7 190.3 225.8 268.0 5 70.4 104.7 134.5 157.3 184.0 2.3.4设计净峰流量及汇流时间
参照《查算手册》,净峰流量和汇流时间可以利用汇流公式 Qm=0.278×F×Rt/t…………………………………………2-3
1/4t?0.278?L/mJ1/3Qm……………………………………2-4
通过试算求得。汇流公式中Qm为地面最大净峰流量(m3/s),F为流域面积(km2),Rt/t为地面径流强度,t为汇流时间(h),L为流域干流长度(km),J为干流平均坡降,m为因流域形状而变的系数,由陆家冲水库的集雨面积(0.54km2),干流长度(1.36km)及干流平均坡降(0.0190),可得,θ=L/(F1/4J1/3)=1.36/(0.541/4×0.0191/3)=5.95,m=0.145θ0.489=0.145×5.950.489=0.347。将有关数据代入汇流公式,求得陆家冲水库的地面洪峰流量、汇流时间及其它有关参数如表2-4。
2.3.5地下径流的洪峰流量
参照《查算手册》,利用三角形法求得200年一遇的地下径流洪峰流量为0.36m3/s,20年一遇的地下径流洪峰流量为0.25m3/s。200年一遇、20年一遇的地下径流增量ΔQ下分别为0.01m3/s。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