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冲刺训练(1)10套含答案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冲刺训练09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人类生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压钠灯能发出透雾能力强的淡紫色光,常用作路灯 B.用水清洗盛装过浓硫酸的铁桶要远离火源
C.锂电池应用广泛,是因为锂能直接与水反应,不需要特殊的电解质溶液
D.据报道,一定条件下氢气可转变为“金属氢”,“金属氢”具备超导等优良性能。由氢气转变为“金属氢”属于同一元素的同位素之间的转化 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22.4 L一氯甲烷分子所含原子总数为5NA B.在标准状况下,11.2 L HF含质子总数为5NA C.63 g HNO3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目为NA D.1 mol环己烷含非极性键数目为5NA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 B.乙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分子式为C3H6ClBr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5种
10.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11.工业上用电解法处理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①中物质 浓盐酸 浓硝酸 酸化的FeCl2溶液 Fe2(SO4)3溶液 ②中物质 MnO2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H2O2溶液 铜粉 预测②中的现象 产生黄绿色气体 产生红棕色气体 溶液变成棕黄色,有气泡产生 溶液变蓝色、有黑色固体产生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冲刺训练(1)10套含答案 第(17)页
已知:①Ni在弱酸性溶液中发生水解 ②氧化性:Ni(高浓度)>H>Ni(低浓度) A.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4OH-4e
--2+
+
2+
2+
O2↑+2H2O
B.电解过程中,B室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不断减小 C.为了提高Ni的产率,电解过程中需要控制废水的pH
D.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B两室合并,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发生改变
12.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是活泼金属元素,Y的最常见单质与Z的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按物质的量之比1∶4或1∶2恰好反应生成Q或M,X、W均能形成含氧强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Z 13.常温下,向某浓度的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若定义pC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则所得溶液中pC(H2C2O4)、pC(HC2关系如图所示(已知:H2C2O4正确的是( ) HC2 +H + )、pC(C2)与溶液pH的 + ;HC2C2+H )。则下列说法 A.pH=4时,c(HC2C.常温下, 2 ) -0.7 =10 D.常温下,c(HC2)/[c(H2C2O4)·c(C2)]随pH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7 8 9 10 11 12 13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冲刺训练(1)10套含答案 第(18)页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冲刺训练1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人类生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压钠灯能发出透雾能力强的淡紫色光,常用作路灯 B.用水清洗盛装过浓硫酸的铁桶要远离火源 C.锂电池应用广泛,是因为锂能直接与水反应,不需要特殊的电解质溶液 D.据报道,一定条件下氢气可转变为“金属氢”,“金属氢”具备超导等优良性能。由氢气转变为“金属氢”属于同一元素的同位素之间的转化 8.1 mol X在稀硫酸、加热条件下可水解生成1 mol草酸(H2C2O4)和2 mol M(C3H8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分子式为C8H14O4 B.M有2种结构 C.X和M均可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草酸是否具有还原性 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足量Zn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产生1 mol气体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B.0.5 mol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2NA C.17 g NH3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为NA D.22.4 L CO与1 mol N2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10.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内容 某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葡萄糖溶液,无红色沉淀产生 向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结论 该物质中一定含有OH, 而且一定是碱 废液中不含Cu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 该溶液中可能含有Al 3+2+-11.氨是生产氮肥、尿素等物质的重要原料。电化学法是合成氨的一种新方法,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冲刺训练(1)10套含答案 第(19)页 A.图中所示物质中,X为H2,Y为N2 B.Y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e + - 2H + C.当有3 g H通过质子交换膜时,Z的体积为22.4 L D.反应过程中左边区域溶液pH逐渐升高 12.电解质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常温下用0.100 mol·L盐酸分别滴定10.00 mL浓度均为0.100 mol·L的NaOH溶液和二甲胺[(CH3)2NH]溶液(二甲胺在水中的电离与氨相似,常温下Ksp[(CH3)2NH]=1.6×10)。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1 -1 A.曲线①代表滴定二甲胺溶液的曲线 B.a点溶液中:c[(CH3)2N]>c[(CH3)2NH·H2O] C.d点溶液中:c(H)=c(OH)+c[(CH3)2NH·H2O] D.b、c、e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b点 13.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的原子半径比Y小,其中X与W同主族。一种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分解可以得到X和Z元素的单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Y、Z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B.元素X 和W之间不可能形成二元化合物 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弱 D.元素Y、Z、W中,元素W的简单离子的半径最小 + - 答案 7 8 9 10 11 12 13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冲刺训练(1)10套含答案 第(20)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