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十一册语文全册教案 - 图文
本学期第 课时
课题:回顾·拓展三
一、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 2.读背并积累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二、教学重点: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悟,积累谚语。 三、教学难点:把握本单元重点,理解言语的含义,。 四、教(学)具: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发美好情感的作用。
2.回忆本组课文,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交流各自的体会和感受
3.交流自己在习作中是如何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 二、日积月累
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天我们一起欣赏有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2.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互读,借助工具书理解交流句子的意思。 4.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名言警句。 三、课外书屋
1. 自由读,交流最感兴趣的地方。
2.交流课外阅读的其他歌颂人的美好心灵的作品。
教学反思:
37
本学期第 课时
第四单元
课题: 13 只有一个地球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
环境。
二、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
三、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句,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四、教(学)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课件展示地球美丽的面貌)
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晶莹的球体,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人类唯一生存的家园──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生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把句子读通顺。然后跟周围的同学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出示要求读写的词语,认读正音,并交流已理解的词语意思。 二、熟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2.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3. 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三、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1.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感受到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亲切。 (2)理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 (3)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 2.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1)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
(2)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 3.感悟地球易碎
(1)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 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 (2)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a.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抓重点词“不加节制”体会人类地自私。 b.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指导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
c.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句话,明白“本来”的意思,如果去掉它,行吗?为什么? (3)知道什么是“生态灾害”吗?举例说说。
(4)教师出示“全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让学生感受我
国环境状况。
(5)看!所有一切的生态灾害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的行为发出了严重的警
告。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好这段。 四、布置作业:
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资料和环境状况。 教学反思:
38
本学期第 课时
课题: 13 只有一个地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1、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点: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同学们汇报所收集的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的资料 二、学习“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1)学生自由读文,你明白了什么?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枯竭”一词的意思。 (3)讨论: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理解重点词语“至少”,体会文章用词的严谨。再理解重点段落)
(4)联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三、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读后讨论: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
感叹?
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 2.学生交流、汇报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
教学反思:
39
本学期第 课时
课题: 14﹡鹿和狼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诵读,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了解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二、教学重点: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三、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句,,理解本文的结论。 四、教(学)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
给你留下的印象。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板书:狼
2、你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鹿
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是今天我们
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3、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 四、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请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3节。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的话说说。 4、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5、讨论:指名读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
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1)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2)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3)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其他的事例来证明我们必须尊重
这些关系吗?
五、体会课文中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并请
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4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