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 信息系统和管理
任何一个组织(企业/部门)中都存在信息系统,并且,该信息系统与组织的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章介绍与信息系统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1.1 信息及其度量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三大资源: 物资 工业革命 巨大成果(工业时代) 能源
信息 远古 计算机(信息时代)
关于“信息时代”,它的出现和发展得益于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46年,电子计算机问世; 50’s 电子数据处理(EDP); 70’s 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 90’s Internet的出现表明信息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较为有影响的事件:
1993年,美国,提出NII计划(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即所谓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1995年,西方七国,提出GII计划(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计划)。
—1—
我国:
198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微机应用;
1984年掀起“微机热”;
1986年成立“国家经济信息中心”(从中央到地方);
1993年,成立电子信息推广办公室;
1994年,召开了24个部委参加的“国家信息化联席会”。
1. 信息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MIS)中,信息被定义为“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其理由是:
⑴ 信息是客观事物某种特征/属性的反映; ⑵ 信息是可通讯的 —— 感官直接接收的信息有限,大多信息靠传输工具传递;
⑶ 信息可以形成知识。
2.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
数据 —— 一种符号,针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具有多种形式(字符、文字、图形等)。
处理 便于解释其含新数据 应用 影响 数据
信息
—2—
因此,又可以认为: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3. 信息的性质
⑴ 事实性 ⑵ 时效性
采集 ——〉加工 ——〉传递 ——〉利用 其中,各个环节之间,都存在“时差”,实际应用中,要求这些“时差”越小越好。
⑶ 不完全性
客观事物 ——〉认识程度 ⑷ 等级性
可以从多个角度划分。从管理的角度看,可分为以下三个等级:战略级、战术级和作业级。
⑸ 变换性
相同的信息,可以用不同的载体载荷。 ⑹ 价值性
4. 信息的度量
§1.2 信息系统的及其发展
1. 系统和信息系统
系统 —— 一定环境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用)
的若干实体(组成部分)的集合,用以达到(实现)一个指定的目的。
—3—
系统的分类:
⑴ 自然系统 —— 如天体系统、生态系统; ⑵ 人造系统 —— 如计算机系统、运输系统; ⑶ 复合系统 —— 如信息系统、国防系统。
系统的特征:
⑴ 整体(集合)性
—— 至少有两个“实体”(子系统/要素),并
且,集合后的功能大于各个子系统功能之和。
⑵ 目的性
—— 系统的运行要达到一个预定的目标,该
目标表现为系统的功能。一般:
目标 + 功能 ——〉决定了系统的组成、结构,人造系统更是如此。
⑶ 相关性
—— 各要素(实体/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这种作用/联系包括:
A. 结构联系 B. 功能联系 C. 因果联系
人造系统更为强调的因素!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