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贸贸易概述
一、国际贸易概述
1.贸易特点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额急剧扩大,国际贸易活动遍及全球,贸易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 国际贸易发展的条件:
① 生产力的发展,使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部分 ② 远距离交通及通讯工具的发展。
根本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和扩大。
3.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额1970年为2800亿美元,1978年为11736亿美元;而以1970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为100,则1978年是265。 试求1978年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量,并比较贸易增长状况? 答: 出口贸易量= 4429亿美元
(1)不剔除价格变动的因素 1978年出口额÷1970年出口额 =11736÷2800=3.19
(2)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
1978年出口贸易量÷1970年出口额 =4429÷2800=1.58
4.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是指某些国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或是为了节约运输费用和时间,在从商品生产国购货之后,需要通过第三国的国境才能进入本国市场,对于第三国来说这就是过境贸易。
注意区分: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 P8
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为对外贸易地理分布、对外贸易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在该国的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中所占有的比重,反映了其他国家或地区在该国贸易中的地位。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国出口货物的去向和进口货物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它用来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的比重来表示。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要不断变化,各国的经济实力对比经常变动,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也不断发生变更。
6.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额与总进出口贸易额之比。 □从货物贸易来看
中国主要出口产品:机电产品,服装和其他纺织品,鞋类,玩具,旅游用品及箱包,高新技术产品等。
中国主要进口产品:原油、大豆等初级产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工业制成品。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 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7、公式:P15 某国以2000年为基期,得出2007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下降 8%,进口价格指数下降5%,出口数量上升30%,出口商品劳 动生产率上升15%,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上升10%。 则:(1)净贸易条件N=(PX/PM)·100 =(92/95)·100=96.84 (2)收入贸易条件I=(PX/PM)·QX =(92/95)·130=125.89
(3)单项因素贸易条件S=(PX/PM)·ZX =(92/95)·115=111.37
(4)双项因素贸易条件D=(PX/PM)·(ZX/ZM)·100 =(92/95)·(115/110)·100=101.24
说明:该国净贸易条件恶化3.16%,收入贸易条件改善25.89%,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改善11.37%,双项因素贸易条件改善1.24%。
8.对外贸易依存度
又称对外贸易系数、外贸依存度或外贸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中所占的比重。 计算公式为:
对外贸易依存度=(X+M)/GDP·100% 出口贸易依存度=X/GDP·100% 对外贸易依存度=M/GDP·100%
式中:X为出口贸易额;M为进口贸易额。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快速增长。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1.英、葡两国比较优势及分工的好处 分 工 前 国家 英国 葡萄牙 合计 分 工 后 英国 葡萄牙 合计 国际 交换 2. 单位产品要素投入 劳动 中国 棉布 粮食 美国 棉布 粮食 3 1 3 1 土地 1 3 1 3 单位要素的价格 工资w 1人民币 1人民币 3美元 3美元 地租r 3人民币 3人民币 1美元 1美元 6人民币 10人民币 10美元 6美元 产品价格 英国 葡萄牙 酒产量 (单位) 1 1 2 2.125 2.125 1 1.125 劳动人数 (人·年) 120 80 170 毛呢产量 (单位) 1 1 2 2.2 2.2 1.2 1 劳动人数 (人·年) 100 90 220 答:(w/r)china=1/3,(PC/PF)china=0.6, (PF /PC)china=1.6 (w/r)us=3/1, (PC/PF)us=1.6 , (PF /PC)us=0.6 中国的布相对更便宜;美国的粮食相对更便宜。 两国开展贸易后,0.6< (PF /PC) <1.6
◎在长期内,生产要素可以在各行业之间流动。
◎对中国而言,布的生产扩大,粮食的生产缩减。由于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粮食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导致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对土地的需求减少,使得劳动力的价格(w)上升而土地的价格(r)下降。
◎对美国而言,情形正好相反——劳动力的价格(w)下降而土地的价格(r)上升。
3.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即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假设一座月产化肥10万吨的工厂所使用的资本为10个单位,劳动为5个单位.现在将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一倍,即使用20个单位的资本,10个单位的劳动。 这种生产规模的变化所带来的收益变化可能有如下三种情形: (1) 产量为20吨以上:规模收益递增 (2) 产量为小于20吨:规模收益递减 (3) 产量为20吨:规模收益不变
三、措施 1.关税的特点
(1)关税是一种间接税。
(2)税收主体,即纳税人,为进出口商。税收客体即纳税对象,进出口货物。 (3)关税是调节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
2. 我向美出口男式开司米羊绒衫500打,每件重1磅,单价为20美元,对此羊绒衫美国每磅从量税征收37.5美分,加征从价税15.5%,则这批羊绒衫美进口商要支付多少关税? 答:从量税=货物总重*单位从量税值=500*12(一打12件)*0.375=2250美元 从价税公式同上=500*12*20*15.5%=18600美元 总关税=从量税+从价税=20850美元
3. 我向日本出口手表1000只,其中500只单价为5000日元,另外500只单价为7000日元。日本对每只进口手表征收从价税15%,对价格在6000日元以下的加征每只150日元。则这批手表日本进口商要支付多少关税? 答:
4. 我某公司出口布匹以信用证结算,买方银行来证规定,数量大约为5000码,每码1美元,但金额注明为不超过总额5000美元,则我某公司如何掌握装运数量? 答:《UCP600》第30条B款规定:除非信用证规定货物的指定数量不得有增减外,在所支付款项不超过信用证金额的条件下,货物数量准许有5%的增减幅度,但以包装单位或个数记数时不适用。
七、价格计算
1.我对外报价为每公吨1,000美元CIF新加坡,而外商还盘为每公吨902美元FOB中国口岸。经查该货物由中国港口运至新加坡每公吨运费为88美元,保险费率合计为0.95%。试问单纯从价格角度上讲,我方可否接受该项还盘?
解:将我方报价CIF新加坡换算成FOB中国口岸价格,其结果是: FOB中国口岸=1,000-88-1,000×110%×0.95%=901.55(美元)
而外商报价为FOB中国口岸902美元,两者相差无几,可以接受外商还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