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韩FTA建设中的农产品贸易发展思路
中韩FTA建设中的农产品贸易发展思路
摘要:中韩两国在经贸构成、市场发展和技术经济机制模式方面具有相互弥补不足的良好基础背景,在两国共建自贸区的大背景下经贸往来不断深入。中国主要出口目的地国为亚洲国家,其中日本和韩国占据较大份额,农产品出口对于中国农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产品出口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带动农村人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收入、优化我国农产品和农业库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韩FTA;农产品贸易;对策建议 一、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基本概况
中韩农产品贸易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迅猛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而韩国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据国家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进入新世纪,随着世界经济环境趋向好转,特别是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韩国和东南亚各国经济逐步摆脱金融危机阴影走向复苏,中韩两国又迎来双边贸易高速增长的新阶段,两国经贸关系又登上一个新台阶。两国互利合作不断深化,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截至2012年初,中国共批准韩商来华投资22252项,协议韩资283.9亿美元,实际使用170.2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韩国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单一出口市场,而韩国目前已是继日本、美国和香港地区之后中国的第四大单一出口市场。中韩虽然经贸合作起步晚,但是发展快、潜力大。韩国KBS报道称,与中国有外贸业务往来的韩国进出口贸易公司已经超过2万多个,占韩国贸易公司总数的51%,平均贸易额为500多万美元;而与韩国有进出口业务的中国贸易公司有6万多个,约占中国贸易公司总数的30%(见表1)。①中韩两国政治友好,地理邻近,文化相似,经济互补性较强,有着发展经贸合作关系的天然优势。
从两国进出口商品的种类看,韩国对中国进口商品主要有:机电产品、音像设备及部件、纺织原料及制品、贱金属及制品、矿产品、化工产品及农产品,这些产品占韩国对中国进口总额3/4以上。随着两国经贸往来的不断扩大,贸易摩擦和争端也不断出现,尤其是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影响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目前韩方对27种农业及轻工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有17种系主要从中国进口。② 为了保护本国的市场,还启用其他非关税措施,阻碍了中韩两国贸易的发展。如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它的影响下,肉类产品和药品等无法正常出口。再如反倾销措施,韩国使用“非市场经济”标准,用第三国价格作为参照,阻碍了中韩两国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2000年以后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项目少于1500个,实际投入资金不到20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减少了29.3%和13.9%,甚至发生予以撤资的情况。此外,一些韩国驻华分支机构也纷纷撤离。通过在华的韩资企业承担的投资规模大量“缩水”影响了中韩双边贸易的发展。中韩两国出现摩擦的原因主要是进出口商品结构具有差异性。首先是商品需求结构各有不同,再加上两国经济处于不同的阶段,按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原理,中韩传统的贸易在宏观面上符合这一理论,即韩国向中国进口初级产品或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