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4 离子反应精选练习(含解析)鲁教版
专题4 离子反应
1、下列各组离子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 A.含有较多Ag+的溶液:HCO3-、K+、Na+、Cl- B.无色溶液:SO42-、Cl-、K+、Na+
C.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K+、Fe2+、NO3-、Na+ D.含有较多Al3+的溶液:Na+、SO42-、I-、CO32- 【答案】B
【解析】Ag+和Cl-生成难溶物,且Ag+与HCO3-因水解相互促进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石蕊试纸变红表明溶液为酸性,NO3-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可氧化Fe2+;Al3+与CO32-因水解相互促进不能共存。
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2--A.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中:K、Na、CO3、NO3
+—12+3+2--B.c(H)=10mol/L的透明溶液中:Cu、Al、SO4、NO3
+2+-2-C.能使氢氧化铝迅速溶解的溶液:Na、Fe、NO3、SO4
+-12+2+-2-D.水电离出的c(H)=10mol/L的溶液中:Na、Mg、Cl、SO4
【答案】B
【解析】A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C氢氧根可以和亚铁离子反应,稀硝酸也能氧化亚铁离子;D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反应生成沉淀。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等)改变,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
A、Na2O2与CO2 B、NaOH与CO2 C、Na与O2 D、 Na2CO3与HCl 【答案】 A
4、下列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 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SO42-、NO3-、Mg2+
B. 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K+、SO42-、S2-、SO32-
C. c(H+)∶c(OH-)=1∶1012的水溶液中:CO32-、Na+、NO3-、AlO2- D. 无色溶液中:K+、Na+、MnO4-、SO42- 【答案】C
5、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
-3+3+2+
A.在含有大量I离子的溶液中:Clˉ、Fe、Al、Cu
2++--
B.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NH4、Cl、NO3能够大量共存
+-12-1+2+
C.在由水电离出的c(H)=10 mol·L的溶液中:Na、Ba、Clˉ、Brˉ
+2
D.在加入Al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NH4、SO4ˉ 、C1ˉ、HCO3ˉ 【答案】C
-3+
试题分析:A. I、Fe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滴加石蕊试液显
+2+-
红色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H、Fe、NO3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够大量共
+-12-1
存,错误;C.在由水电离出的c(H)=10 mol·L的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
+2+
无论是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中:Na、Ba、Clˉ、Brˉ都能大量共存,正确;D.在加入
+
Al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在碱性溶液中:NH4、HCO3ˉ会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够大量共存,在酸性溶液中HCO3ˉ会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够大量共存,错误。 6、下列中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1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H=H2O+CO2↑
+3+
B.稀 H2SO4与铁粉反应: 2Fe+6H=2Fe+3H2↑
2+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2SO4反应:Ba+SO4=BaSO4↓
2+2+
D.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Fe=Fe+Cu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碳酸钙是难溶性物质,应该用化学式表示,A不正确;铁和稀硫酸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B不正确;C中还有水生成,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考点:考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该题需要明确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即(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然后灵活运用即可。该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Cl、CH3COO、NO3 +-+-B.K、AlO2、NO3、OH 3+-2-+
C.Fe、I、SO4、H
--++
D.AlO2、HCO3、Na、K 【答案】B
+-3+
【解析】A中H与CH3COO会生成CH3COOH不能大量共存于溶液中,故选A错误;C中Fe与---I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于溶液中,故选C错误;D中AlO2+ HCO3=Al(OH)
2—
3↓+CO3,故不能大量共存于溶液中,故选D错误。
8、下表中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
甲 乙 丙 第Ⅰ组 BaCl2 Fe2O3 Mg 第Ⅱ组 Fe K2SO4 NaOH 第Ⅲ组 Cu(NO3)2 H2SO4 MgCl2 2-+
根据该表回答问题:
(1)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 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 。
(2)不跟第Ⅰ组中所有物质发生上述反应的第 组物质中的 ,能与第Ⅲ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
【答案】(1)Ⅰ;H2SO4 (2)Ⅱ;NaOH;2NaOH+Cu(NO3)2===Cu(OH)2↓+2NaNO3,2NaOH+H2SO4===Na2SO4+2H2O,2NaOH+MgCl2=Mg(OH)2↓+2NaCl 9、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的醋酸溶液和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pH相同
B.分别加入足量锌片,盐酸生成的H2体积大 C.分别稀释100倍后,醋酸浓度与盐酸浓度相等
D.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均为1×10-12 mol·L-1 【答案】C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
B.1 mol 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l/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2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 CH4与18 g H2O所含有电子数均为10NA
D.CO和N2为等电子体,22.4 L的CO气体与1 mol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答案】C
11、某同学中和滴定实验的过程如下: (A)取一支碱式滴定管, (B)用蒸馏水洗净,
(C)加入待测的NaOH溶液, (D)记录液面刻度读数,
(E)用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定量标准酸液, (F)置于未经标准酸液润洗得洁净锥形瓶中, (G)加入适量蒸馏水, (H)加入酚酞试液2滴, (I)滴定时,边滴加摇荡, (J)边注视滴定管液面的变化,
(K)当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时,停止滴定。 (L)记录液面刻度读数,
(M)根据滴定管的两次读数得出NaOH溶液体积为22mL,
指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错误之处(用编号表示) 。 【答案】CJKM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恰好为中性: 2+-+ 2-
Ba +2 OH + 2H+ SO4 = BaSO4↓+ 2H2O
△ B.NH4HCO3溶液与过量KOH浓溶液共热:NH4+ OH
+
+--
NH3↑+ H2O
3+
C.稀硝酸和过量的铁屑反应:3 Fe + 8H +2 NO3= 3 Fe +2 NO↑ + 4 H2O
-+
D.KI溶液与H2SO4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2 I + H2O2 + 2 H=2 H2O + I2 【答案】AD
【解析】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注意“七查”。1.“一查”是否符合客观事实,2.“二查”“反应条件”“连接符号”“↑”“↓”是否使用恰当,3.“三查”拆分是否正确,4.“四查”是否“漏写”离子反应,5.“五查”是否符合三个守恒(1)质量守恒(2)电荷守恒(3)得失电子守恒,6.“六查”是否符合离子配比,7.“七查”反应物的“量”——过量、少量、足量等
13、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或试纸,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①硝酸钾 硫酸钠 氯化钙 氯化钡 ②硫酸 硫酸铝 氯化钠 氢氧化钠 ③盐酸 硫酸钠 碳酸钠 氢氧化钠 ④硫酸氢钠 硫酸镁 碳酸钠 氢氧化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②中的硫酸铝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反应可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分别与硫酸、过量
3
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消失,而且,将硫酸铝与氢氧化钠混合时,如果将前者滴入后者,由于氢氧化钠过量,则生成的沉淀会很快溶解,随着滴入的硫酸铝逐渐增加,沉淀溶解的速率逐渐变慢直到不溶;反之,若将氢氧化钠滴入硫酸铝中,则生成的沉淀逐渐增多,直至最高限量沉淀又逐渐溶解,这样,将不难区别氢氧化钠和硫酸铝两种溶液。将硫酸和氯化钠两种溶液分别滴入氢氧化铝中,硫酸可使氢氧化铝溶解即能从中区别出硫酸;④中也可将它们区分开。
2—2—2—2————
14、某溶液可能含有大量CO3、S、SO3、SO4、NO3、NO2、OH等阴离子。为检测上述阴离子,某研究性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
①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淡黄色浑浊和气体,将所得的气体依次通入品红溶液、足量酸性KMnO4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品红褪色,石灰水变浑浊。
②另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KClO3固体、AgNO3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另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酸化后再加入淀粉KI溶液,呈蓝色。
④另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和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2——
A.由①可推测溶液中一定含大量CO3、S、SO3、NO3
—
B.由②可推测溶液中一定含大量NO2
—
C.由③可推测溶液中一定含大量NO3
2—
D.由实验④难以推测溶液中一定含大量SO4 【答案】D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01mol/L的Na2HPO4溶液中存在如下的平衡:HPO42-H++PO43-,加水稀释,使溶液中的HPO42-、H+、PO43-的浓度均减小
B.饱和NH4Cl溶液中:c(H+)+c(Cl-)=c(NH4+)+2c(NH3?H2O)+c(OH-)
C.常温下,0.01mol/L的 HA和BOH两种溶液,其pH值分别为3和12,将两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所得溶液的pH≦7
D.在NH4HSO3溶液中,c(NH4+)= c(SO32-)+ c(HSO3-)+ c(H2SO3) 【答案】B
16、有A、B、C、D、E、F、G7瓶不同物质的溶液,它们各是KCl、MgCl2、Na2SO4、Na2CO3、AgNO3 Ca(NO3)2、Ba(OH)2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或微溶化合物,“一”表示观察不到明显变化。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