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word版)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糖类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4) 细胞中都有 组成RNA的成分 脱氧核糖(C5H10O5) 细胞中都有 组成DNA的成分 六碳糖
(C6H12O6) 葡萄糖 细胞中都有 主要的能源物质 果糖 植物细胞中 提供能量 半乳糖 动物细胞中 提供能量 二糖
(C12H22O11) 麦芽糖 发芽的小麦、谷控中含量丰富 都能提供能量 蔗糖 甘蔗、甜菜中含量丰富 乳糖 人和动物的乳汁中含量丰富 多糖
(C6H10O5)n 淀粉 植物粮食作物的种子、变态根或茎等储藏器官中 储存能量 纤维素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中 支持保护细胞 肝糖原 糖原 肌糖原 动物的肝脏中 储存能量调节血糖 动物的肌肉组织中 储存能量 细胞中的脂质脂质的分类 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磷脂: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 胆固醇 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脂质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1脂肪(C、H、O)存在人和动物体内的皮下,大网膜和肠系膜等部位。动物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与糖类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是糖类的2倍。
功能:①保温②减少内部器官之间摩擦③缓冲外界压力 2磷脂构成细胞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重要成分。
分布: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大豆的种子中含量丰富。 3固醇
包括:①胆固醇------构成细胞膜重要成分;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②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③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单体和多聚体的概念: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连接而成的。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连接而成的。 氨基酸、核苷酸、单糖分别是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的单体,而这些大分子分别是单体的多聚体
生物大分子的形成:C形成4个化学键 → 成千上万原子形成 → 碳链 → 单体 → 生物大分子
第五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细胞中的水包括
结合水: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自由水:细胞的内良好溶剂 运输养料和废物
许多生化反应有水的参与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 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
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水含量高。 细胞中的无机盐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无机盐的作用:
1.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4.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部分无机盐的作用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呆小症
缺钙:抽搐、软骨病,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缺铁:缺铁性贫血 附表 类别 DNA RNA 基本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核苷酸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碱基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尿嘧啶(U)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磷酸 磷酸 磷酸
第五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
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二、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三、细胞壁成分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 四、细胞膜特性: 结构特性: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五、细胞膜其它功能:
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吸收、识别、免疫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细胞器之间分工 (1)双层膜
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2)单层膜
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场所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
液泡:植物细胞特有,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形态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无膜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 (合成肽链)(加工成蛋白质) (进一步加工)(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 三、生物膜系统
1、概念:细胞膜、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共同组成的生物膜系统
2、作用:见课本49页。
使细胞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 为各种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 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2、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什么材料做实验?理由是什么? 3、欲使细胞破裂,对所选材料进行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4、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
5、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6、细胞膜的两个特性?
7、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什么?不具膜结构的是什么? 8、被称为“消化车间”的是哪种细胞器?
9、植物叶肉细胞里,都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什么?
10、蛔虫的细胞内肯定没有哪种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的功能是什么? 11、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什么?功能是什么? 12、线粒体与叶绿体如何将能量转换的?
13、在动物细胞内,DNA分布在细胞的什么结构中? 14、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分别有什么功能?15、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是什么?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什么颜色?
16、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17、核孔、核仁有什么功能? 18、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9、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是什么? 20、哪些细胞没有细胞核?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①是具有半透膜
②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所处溶液 中央液泡大小 原生质层位置 细胞大小 蔗糖溶液 变小 脱离细胞壁 基本不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