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迎接医学人文学科发展的春天

迎接医学人文学科发展的春天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8:54:20

迎接医学人文学科发展的春天

樊民胜

摘要: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发展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曾经经历过一个发展高潮,但进入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第一批为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建立作出卓越贡献的专家学者相继进入退休年龄而退出这一领域之后,医学人文科学的研究进入停滞阶段。今年SARS的发生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建设方面的失误,也引发了理论界的深刻反思。公共卫生投入不足、预防保健工作松软乏力,与我们对医学目的的认识以及卫生发展理论方面存在误区不无关系。由SARS所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说明公共卫生决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影响到经济发展,需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认识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这就为医学人文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关键词 医学 人文学科 发展战略

******************************************************** Meeting spr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al humanities

Fan Minshe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humanities was synchronized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rocess in China. It experienced a high tid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late 1980s’ to early 1990s’. Nevertheless, when those pioneer experts and scholars who had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medical humanities retired from this domain because of their age, development in this domain became stagnant. The epidemic of SARS early this year revealed defec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public health system and aroused humanity researchers’ serious reflection on it.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on public health and negligence over prophylaxis are deeply rooted in our misunderstanding about the objective of health care and our unilateral theory on advance in medicine. The public health issues raised by SARS remind people that public health can by no means be understood as a mere medical problem: because of its significance to a nation’s secur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t must be see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a nation’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constructed with the common effort of the whole society. Wide attention to these issues provides a golden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al humanities.

Key Words: medicine humanities development strategy

1

最近我碰到两件小事,都和医学人文学科在当前的发展有关。一件是前不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召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一个中药新药的临床试验和开展伦理查房,上海市的数家媒体闻讯而至,发新闻、拍电视,忙得不亦乐乎,记者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前几年默默无闻的医学伦理学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另一件是,我校有两个品学兼优的硕士生,都表示要以医学人文学作为继续学习和研究的方向。这两件小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医学人文学科的发展正在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是否预示着该学科发展的春天即将来临呢?

医学人文学科的兴起与发展与改革开放同步。改革开放以前,医学人文研究一片荒芜,医学院校在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也屈指可数,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和《政治经济学》这三门政治理论课之外,没有开设任何医学人文课程。1980年,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我国第一本医学人文学科的杂志《医学与哲学》诞生,吹响了医学人文学研究的号角。1981年,全国的医学界、哲学界、伦理学界、卫生行政和新闻舆论界等各界的代表云集上海延安饭店召开了全国首次医德讨论会,拉开了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发展的序幕。它标志着中国的医学界、理论界已经开始认识到医学人文学科建设与医学发展的关系,并开始了中国自己的医学人文学科的队伍建设和理论建设。其背景是:在现代科学之林中,医学是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它仿佛从上帝那里窃得“魔杖”,让人们一次次体验到人间奇迹。于是,人们习惯于为一切医学成就喝彩、陶醉,而忽略了医学科学由知识与技术扩张带来的盲目骄矜和恣意放纵。在西方,公众常常通过对卫生资源的不平等享用、赢利性安乐死、商业性代理母亲、高价医疗手段的滥用(滥查无辜,滥治无恙),以及胎儿实验、器官买卖等命题的一系列论争,不断地向医学及医疗制度发起挑战,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由于追逐效益最大化所带来的商业与道德冲突,追求人为干预最优化所带来的科技与道德冲突。前者本质上是一种商业贪婪,后者则是一种科学贪婪。在它们共同的陷阱中,医学将最终丧失人性。①所以1978年,美国集中了世界上一批顶尖的医学、生物学、哲学、法律学、伦理学等方面的专家,讨论了现代医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其中涉及到医学人文资源、医药资源的分配、医患关系、人工授精、试管婴儿、器官移植、环境、人口、健康、安乐死等医学领域中的伦理难题。根据会议的成果共同编写和出版了《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而我国的一些懂外语的先知学者,将西方的研究成果引进我国,便诞生了我国第一批医学人文学者和由他们牵头组织的这次会议。 1982年,全国第二次医德讨论会在大连举行,会议着重讨论了人工授精、试管婴儿、器官移植、安乐死等新领域中的伦理问题。

2

1984年,全国第三次医德讨论会在福州举行,除了前两次会议中讨论的医学伦理学理论问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之外,全国的医学院校已经认识到开展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要性,虽然没有政府下文,但也纷纷自发成立了教研室或教研组,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推动了医学伦理学的理论研究。1986年,全国第四次医德讨论会在南宁召开,会议参加人数之多,代表面之广,讨论问题之深都超过前三次会议,表明中国的医学伦理学的学科建设正在走向成熟,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学术组织,因此会议决定,在两年之后举行的全国第五次医德讨论会时成立中国医学伦理学会。1988年10月,全国第五次医学伦理学讨论会暨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伦理学分会成立大会在西安召开,会上诞生了第一届理事会,选举产生了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和会长。还成立了学术交流、教育和法规等三个专业委员会,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医学人文学科的理论队伍已经初步形成,迎来中国以医学伦理学为核心的人文医学学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医学人文学科从开始不受重视,只是少数学者自发的个别研究到有包括医学、哲学、伦理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许多领域的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关注和参与的事业;从开始仅有少数几家医学院校学生开设的讲座和几门选修课程,到现在发展成几乎涵盖各级各类医学院校,形成了医学(生命)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哲学、医学导论、医学史、卫生经济学、医学美学、医学人类学、医学情报学、医学社会学、医学管理学、医疗政策学等组成的学科群。从原先只是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中的点缀,到参与卫生政策的制定、药物审查和医疗新技术的审定,凸现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医学临床、科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00年3月卫生部成立了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其中有专门审查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小组。这一机构虽然在人员组成上都为清一色的在京专家,未能吸收全国的专家参与,但成立后已经开始发挥对卫生决策的指导作用。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在卫生部2001年2月公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2001年3月公布的《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和2002年12月公布的《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等三项行政法规中将做此上述服务的机构成立伦理委员会作为能否批准的硬条件,表明医学伦理学已经进入卫生决策程序。笔者参与的对上海市的人类精子库和辅助生育服务机构的审查中,就发生过在技术、人员等硬指标十分过硬,但因为在伦理委员会的组成方面的欠缺而落选的遗憾。

但是,任何学科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高潮,也必然有低潮。进入90年代中期之后,一方面由于在整个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出现了一且向钱看,轻视和忽视理论研究的不正常现象,同时随着第一批为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建立作出卓越贡献的专家

3

学者相继进入退休年龄而退出这一领域之后,医学人文学科的研究进入停滞阶段。当1995年由于政府召开卫生工作的需要,在湖南张家界举行的第八次医学伦理学研讨会上专门讨论了医学目的问题。许多与会专家,根据中国当时发生的背离医学目的,忽视公共卫生建设,卫生政策导向上的失误等问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意见,如果这些意见能够被重视和采纳,影响到卫生政策的修改和实施,也许不会发生今年春天的这场公共卫生灾难。

今年SARS的发生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建设方面的失误,公共卫生投入不足、预防保健工作松软乏力,与卫生发展理论方面存在误区不无关系。我国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相应地增加对公共卫生的投入,而群众看病的支出却大幅度的增长。

我国卫生总费用按当年价格计算,1978年为110亿元,1990年增长为743亿元,2000年再增长为4764亿元;同期,人均卫生费用分别由11元增长到65元,再增长到376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由4.0%上升为5.3%。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卫生总费用各组成部分的绝对值都有增长: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由1990年的185.7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800.6亿元,同期,社会卫生支出由282.0亿元增长到1236.4亿元,居民个人卫生支出由275.4亿元增长到3131.3亿元。与此同时,三大项卫生费用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构成比却发生了严峻的变化: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所占比重由37.1%上升为60.5%,而政府预算卫生支出所占比重由25.0%下降为15.5%,社会卫生支出所占比重由38.0%下降为24.0%。众所周知,医疗卫生服务中相当一部分属于社会公共产品,各级政府理应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尽可能增加财政预算内卫生支出,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的、基本的、有效的卫生服务。否则,必然增加居民个人的卫生支出,直接影响医疗卫生服务的供需矛盾,甚至影响政府的声誉和形象。②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们比过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够协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缺陷;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和能力。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真正使这次防治非典斗争成为我们改进工作、更好地推动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

由SARS所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说明公共卫生决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影响到经济发展,需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认识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这就为医学人文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不会自

4

搜索更多关于: 迎接医学人文学科发展的春天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迎接医学人文学科发展的春天 樊民胜 摘要: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发展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曾经经历过一个发展高潮,但进入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第一批为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建立作出卓越贡献的专家学者相继进入退休年龄而退出这一领域之后,医学人文科学的研究进入停滞阶段。今年SARS的发生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建设方面的失误,也引发了理论界的深刻反思。公共卫生投入不足、预防保健工作松软乏力,与我们对医学目的的认识以及卫生发展理论方面存在误区不无关系。由SARS所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说明公共卫生决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影响到经济发展,需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认识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这就为医学人文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关键词 医学 人文学科 发展战略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