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唐山市化学九年级(上)期末达标测试模拟试题
(猜想)根据燃烧条件,脱脂棉是_____。小新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小海又进行了补充:此反应还会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进而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_____。
(实验与探究)设计装置如图乙所示。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看到木条复燃,推测此气体是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导气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由此证明上述猜想是正确的。 (拓展与交流)
(1)完成了以上实验,同学们又进一步探究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小新认为是NaOH,小海认为是Na2CO3,小华认为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大家经过讨论认为小新的猜想是正确的,不可能生成碳酸钠,判断依据是_____。
(2)为进一步证实小新的判断,小华取少量乙图试管中的液体,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_____,证明小新猜想正确。小华又向上述滴加了酚酞溶液的液体里逐滴滴加稀盐酸,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实验进一步证明生成的是氢氧化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A B C A B D B D D B A C D 二、多选题 16 17 18 19 20 BC AB BC CD CD 三、填空题 21.Hg 4Al+3O2=2Al2O3 导热 保持铁锅表面干燥
2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解析: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O3 H2CO3 C2H4 四、推断题
23.O2 盐酸 淡蓝色火焰 H2O 3CO?Fe2O32?高温2Fe?3CO2
C?2CuO高温2Cu?CO2?
五、流程题
24.过滤 漏斗、烧杯、玻璃棒 活性炭 取适量的D倒入烧杯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如泡沫丰富就是软水,如果浮渣较多就是硬水 煮沸 化学 23:28:32 332 六、实验题
25.铁架台 A CaCO3+2HCl=CaCl2+H2O+CO2↑ B和C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b 七、计算题
26.(1)4 (2)设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0gx 3.3g
10010gx= 443.3gx=75%
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3)
八、科学探究题
27.可燃物放出温度达到着火点氧气反应放热,使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变红红色褪去充分反应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2018年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是( ) A.使用节能灯泡,人走灯灭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B.超市购物经常使用塑料袋 D.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
2.2017年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 B.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无机物不能转化为有机物
3.超强台风“山竹”对深圳等沿海城市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下列关于灾后重建工作中的相关说法,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重新使城市霓虹灯呈现五颜六色 C.地上的清洁用水蒸发
B.钢丝球擦除地面污渍 D.丢弃在垃圾桶中的食物腐败
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实现对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实验目的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 氧化碳 探究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B.B 实验方法 取样品,分别滴加稀盐酸或灼烧,比较现象不同 通过足够炽热的碳层 将镁、铜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比较现象不同 石灰石中加稀硫酸 C.C D.D 5.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增加 C.溶液质量不变
6.下列微粒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B.溶剂质量减少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A. B. C. D.
7.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H2SO4与HCl均是酸,H2SO4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则HCl在水溶液中也能电离出H C.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的单质,金刚石十分坚硬,则石墨也十分坚硬
D.锌和铜均是金属,锌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8.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C.玻璃刀切割玻璃
B.粉碎大理石 D.食物腐败
+
+
9.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管道煤气有毒
D.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0
10.根据化学反应3NO2+ H2O → 2HNO3+ X,推断X的化学式为( ) A.NO
B.N2
C.N2O3
D.N2O5
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提供的铱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铱原子核内中子数为77 B.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 C.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g D.铱属于非金属元素 12.对下列问题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B.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组成,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组成的 C.一块金属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构成金属的原子间没有间隔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