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向心力》说课稿

《向心力》说课稿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9 3:46:47

《向心力》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新老教材比较

老教材是从日常现象观察、猜测向心力会与什么因素有关,然后运用控制变量法(利用向心力演示仪)得出向心力的表达式,再根据牛二定律推导出向心加速度表达式,对向心加速度表达式an没有进行理论推导,总体思路是由向心力这个本质到向心加速度这个现象。

新教材的设计思路正好相反,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教材先从生活,生产中很多圆周运动的现象得出速度方向变化必须要有加速度,在通过数学推导(体现极限思想)得出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再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推导出向心力的表达式。教材到这儿本可以结束,但是新教材,通过圆锥摆实验粗略验证了向心力表达式(以前是向心力演示仪),这个验证实验起到了一举三得的作用:①验证了向心力表达式的正确性 ②验证了向心加速度表达式的正确性 ③验证了匀速圆周运动是由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不是具体的力,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甚至是每个力的分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

从匀速圆周运动到变速圆周运动再到一般的曲线运动,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在处理一般曲线运动时也采用微分思想

2.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圆周运动与抛体运动都是很重要的曲线运动,为了学习《向心力》前面已有很多知识铺垫,如:曲线运动的方向、条件、描述圆周运动的概念及物理量,包括向心加速度。这是前,那么后呢?学好本节可以为本章应用部分及万有引力知识做必要准备,所以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乃至本册的重要内容。 二、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向心力概念,表达式确切含义,以及运用表达式解决有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与学生共同参与圆锥摆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根据牛二定律推导向心力

表达式及参与有关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体会物理思维的严密,物理学的严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讨论及实验中,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体会实践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

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探究的重点与难点 1. 本节教学重点:

①圆锥摆实验的探究过程 。②牛顿第二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应用,在前面学习抛体运动的基础上,有学习圆周运动,让学生了解牛顿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直线运动,同样适用于曲线运动,让学生体会牛顿力学的魅力 。③明确向心力的定义,公式包括变形公式。 2. 教学难点:

①圆锥摆实验及有关物理量的测量(难就难在你不敢去尝试,我准备了这个演示实验,预先我也测了一下,结果还可以,误差很小,我觉得即使误差大,也要去尝试,做比不做好,让学生体会验证实验过程)。麻烦可能会出在⑴怎样点悬 ⑵怎样保证做圆周运动 ⑶怎样测高度 ②运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解释有关现象(学生初学,有些生疏) 四、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其主要程序是:提出问题→科学猜想→设计实验→科学探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活动约占课时2/5。课堂气氛将较活跃。能真正体现“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五、教学流程(时间安排贯穿其中) 1. 导入新课(3分钟)

创造学习圆周运动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引入新课的知道思想。举例和展示生活、生产中、体育比赛中的一些圆周运动的例子,如我在课件里就安排的两段视频:①飞机拐弯 ②花样滑冰,还安排了几段动画。如:①地球饶太阳公转的动画 ②轻绳牵好小球在光滑冰面上做圆周运动等,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出他们的共同特征。让学生思考圆周运动的条件,以及怎样满足哪些条件,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新课教学的轨迹。 2. 新课教学(30分钟)

(1) 向心力(5分钟)

课件展示几个圆周运动实例,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让学生发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总

指向圆心,从而得出向心力的概念,理解向心力是做圆周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是按效果力命名的,再引导根据牛二定律及所学向心加速度的公式,推导出向心力的表达式。到这儿会有疑问向心加速度本身数学推导得出,再推出向心力这两个公式可靠吗?有没有办法验证?

(2) 进入圆锥探究实验(本部分既重也难,时间15-18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实验,课件展示问题(原理、器材、需测数据表格)时间2-3分钟可以讨论,好了以后学生汇报(照阅读提纲)学生汇报,教师点评、分析可不测r、m(通过投影片)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与学生共同参与演示实验(测长度、可以老师测,学生帮助,与学生一起数圈)采集好数据后,当场进行计算。改变高度,再做一次,学生讨论评估实验误差。有无改进办法。

再介绍几个典型的圆周运动,如物理跟转盘一起转动,链球运动(这里插一段视频),很自然的过度到第三部分

(3) 变速圆周运动(8-10分钟)

对链球运动,慢动作进行观察,静态受力分析,链子对球的拉力不是指向圆心,与速度夹角<90°,引导学生将力分解为Ft、Fn。总结各自作用,变速圆周运动不是合外力提供向心力,而是一部分提供向心力。这里反过来可以解释前面的匀速圆周运动为什么合外力提供向心力。

22

匀速圆周运动F向=mv/r,v、r大小不变,变速圆周运动,v变化,r不变,一般曲线运动呢?如何处理,引导学生思考,v、r边还是不变。然后运用极限分割思想,将一般曲线分割为很多小圆弧,每段曲率半径不同,r不同,v也不同。一般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将一般曲线运动我们都可以处理还有什么运动不能处理,将学生引向思维高潮。

另外课件上还设计了一个小动画,演示,F与m、r、ω关系,有空可以展示。 (4) 巩固练习(7分钟)

选择两道题,第一道选择题,圆锥摆,A、B、C受力分析,D较难求T。注意,运动圆面、圆心、半径的寻找与确定。

第二道计算,南通地区物体所受向心力,同样注意以上。注意及隐含条件T的挖掘。 (5) 课堂小结(2分钟) (6) 作业布置 P22 1-5。(b)尝试 课本P22“做一做”实验,可以当场尝试,如就地取材,塑料胶带或线牵小球做圆周运动。

六、板书设计(略)

搜索更多关于: 《向心力》说课稿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向心力》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新老教材比较 老教材是从日常现象观察、猜测向心力会与什么因素有关,然后运用控制变量法(利用向心力演示仪)得出向心力的表达式,再根据牛二定律推导出向心加速度表达式,对向心加速度表达式an没有进行理论推导,总体思路是由向心力这个本质到向心加速度这个现象。 新教材的设计思路正好相反,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教材先从生活,生产中很多圆周运动的现象得出速度方向变化必须要有加速度,在通过数学推导(体现极限思想)得出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再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推导出向心力的表达式。教材到这儿本可以结束,但是新教材,通过圆锥摆实验粗略验证了向心力表达式(以前是向心力演示仪),这个验证实验起到了一举三得的作用:①验证了向心力表达式的正确性 ②验证了向心加速度表达式的正确性 ③验证了匀速圆周运动是由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