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诗歌专题复习--说理诗歌(第1课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诗歌专题复习--说理诗歌(第1课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9:54:04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2分) 答:

说理诗歌 第2课时

【学习目标】1、体会诗人如何体现高深的哲理

2、鉴赏诗歌的语言写作技巧,体会诗人感情 【重点难点】2、鉴赏诗歌的语言写作技巧,体会诗人感情 【学习内容】

一、如何体现高深的哲理

(一) 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同中。

前两句写作者在庐山中游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看到庐山变化无穷的神奇,领略到庐山多姿多彩的秀美,饱览了仙景般的风光。那么庐山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走来走去看了半天的苏轼,似乎也陷入说不清楚的困惑,可能正是这种有些困惑的真实感受,自然引出有如神来之笔的三四两句诗。

(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首句极写塔之高,分两层,一是塔在山上,足见其高,二是塔高千寻更见其高。次句

再用传说来衬托塔的高,太阳都是从脚下升起来的,包孕了处在最高的位置。这前两句为第四句的“最高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句一转,有持无恐地提出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结论,第四句点出早已准备好的原因,只缘身在最高层。

历来人们说这首诗是在登山写景中,说明了登高望远这一道理。其实王安石的话虽然包含这个道理, 但分明大于和高于这个道理,王安石说的,不是一般的站得高,而是身在最高层,也只有处在这样的境界,才可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后两句既是诗人的襟抱,又体现了高深的哲理。同他实施变法的态度一样,理直气壮,自信坚定。

(三)刘禹锡的《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千门万户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台城,是古都金陵的核心,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历来以奢侈荒淫著称。 诗的首句突出其豪华,一个竞字表明一个比一个豪华,越来越豪华,先后近四十个帝王无不如此。时间长达六代三百多年。次句写末代帝王陈后主愈来愈甚,后来居上,将奢侈享乐推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事最奢”。他大兴土木,修建园林,营造了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达数十丈的楼阁,选尽天下美女美酒,搜罗世上山珍海味,将朝政置之脑后,成天穷奢极欲。

第三句写风流窝的千门万户变成了野草丛生之地。虽然是急转直下,但前面已作了充分的铺垫,这样的结果既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作者点出原因:只缘一曲后庭花。一支小小的曲子,竟然使金粉六朝灰飞烟灭,千门万能户变成了丛生的野草。 二、课堂小结

上面三首说理诗,章法几乎一样,前两句都是为第三句张目,使其能自然而然地提出结论,第四句点出原因,都用了因果连词:“只缘”。而且第四句又和前两句相呼应,因为第四句指出的原因,早就暗暗地包孕在前两句之中了。所以有着极强的说服力。这个说服力的产生,除了作者高明的表现手法而外,更在于作者对所说的道理,进行了艰苦的熔铸。

三、理解语言的熔炼

熔者,熔炼。铸者,铸造,浇铸。即尽收前人有关这个道理的全部成果熔为一炉,进行提炼,然后铸造出涵盖前人高于前人的新成果。如不识庐山直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熔铸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生在福中不知福”。“常在芝兰之室,不知其香。久居庖鱼之寺,不觉其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就熔铸了“登高望远”。“站得高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千门万户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则熔铸了“俭节则昌,淫

佚则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为“后庭花”正是六朝末代皇帝陈后主所制的曲子,是反映宫庭淫靡生活的歌曲,被后人斥为“亡国之音”。后庭花早已成为了穷奢极欲,荒淫靡烂的代名词,此前此后都被广泛使用。如杜牧的《泊秦淮》,就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刘禹锡的《随宫》也有“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由此可见,要写好说理诗,善于熔铸很重要。

四、课堂练习

村 行 王禹偁(宋)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1、颔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所赞叹传诵的原因。

2、请用“缘景明情”的方法,鉴赏这首诗歌。

书湖阴先生壁 (南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3、这首小诗四句都是在写景,在写景的顺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怎样的意义

4、作者所呈现的诗意,在艺术手法上有怎样的特色?

五【课后作业】

(一)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问:全诗用梅花来比拟人的品格,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意?

(二) 东 坡①

苏 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贵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地貌)。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三)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1)这首诗的首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2)本诗颈联应和了子由所怀的“旧”,“旧”具体指什么?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① 此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任四会县(今属广东)县令。

② 蕲:求。古语有“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说法,此处的典故说明黄几复具有杰出的政治才干。

1、 请结合诗歌的后四句,简要概括黄几复的形象特点。

2、 请赏析“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主要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

(五) 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1) 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2)请从动静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后两句“晚泊孤舟古祠下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2分) 答: 说理诗歌 第2课时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