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型政府建设应把握的几个概念
[论文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 政府概念 分析整合 [论文摘要]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目标。本文在服务型政府理念下,对便民政府、民本政府、廉洁政府、廉价政府、法治政府、人性政府、有限政府、有效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等有关概念的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整合,从而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维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今后的工作任务中,政府行政改革的目标是要实现服务型政府。”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概念。 一、服务型政府当是便民政府,其更应是民本政府。 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推出了诸如“一门式”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等一系列便民举措,把原来分散到各职能部门的受理事项和出证事项归并到一门受理,给老百姓带来了方便。这些便民举措工作实践是对服务型政府建设路径的可贵探索。服务型政府应当是便民的,面对公民日益多样和不断细化的需求, 政府需要改进服务观念和服务方式, 以便能够方便地为公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从而提高公民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但是,服务型政府不是以企业家自居,将公民视为顾客的政府;更不是以慈善家自居,将公民视为乞讨者的政府。服务型政府当是便民政府,其更应是民本政府,人民应成为政府的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服务型政府体现了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要求,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是服务型政府对传统的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的历史性超越。“传统的统治型政府是作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御民之器而存在的;管理型政府虽然前进了一步,把政府的公共力量与社会的现实要求统一了起来,实现了对社会的管理,但政府作为管理的主体,处于管理的核心位置,驱使着作为管理客体的整个社会围绕政府的活动转,……服务型政府在根本性质上与这两种政府类型的性质相反,……”[1] 我们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时,首先必须明确政府与人民的关系,这是我们政府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根据人民主权原则,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所有者,政府只是受人民的委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服务人民是政府存在的唯一理由。只有在这种关系之下,我们所追求的政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型政府。 二、服务型政府当是廉洁政府,其更应是廉价政府。 建设一个廉洁政府的政府发展目标,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廉洁政府的建设固然重要,但廉价政府的建设更不容忽视。提到廉价政府,不少人把它等同于廉洁政府,认为其要解决的是政府官员在行政管理中的廉洁问题。其实,廉价政府的核心要求是政府的设计、组织、运转严格遵循科学的成本核算原则,切实减轻公众的负担,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empirenews.page--] 笔者认为,服务型政府不仅当是一个廉洁的政府,其更应一个廉价的政府。廉洁政府针对的是行政系统中的个体,要求行政系统中的个体不得将公权变成私权,即使之变成为私人谋利益的工具,而导致公共利益受到侵害。而廉价政府则进一步要求行政系统的整体或部分不得将公众的公权变成可以随意挥霍的家财,任意滥用的玩具甚至某些行政系统整体的私权,即使之变成为某些行政系统整体谋利益的工具,而导致公众的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廉价政府的建设要求真正体现了服务型政府主权在民的本质,体现了民众对政府的支配性地位。 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曾指出:“中国深化政府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不仅要建立一个廉洁的政府,还要建立一个廉价的政府,政府的成本太高,就是再廉洁也是浪费纳税人的钱。”[2]政府使用的资金一分一毫均出自纳税人,政府不廉价,实际就是不必要地浪费了纳税人钱财,实际上就是对于纳税人的“贪污”行为。一些政府部门在办公成本上的浪费与腐败所导致的财政损耗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且更具隐蔽性。腐败官员一旦东窗事发,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某些政府部门的奢侈,却鲜见官员受惩处。其浪费的钱财永远无法挽回,其倡导的豪华、奢靡之风更是流毒深远,贻害无穷,其危害性丝毫不亚于腐败。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时曾明确提出“廉价政府”的概念,他指出:“公社实现了所有资产阶级都提出的廉价政府的口号”[3]。构建廉价政府,使政府
物有所值乃至物超所值,是现代政府管理的价值理念,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代表
全体人民的利益,体现了服务型政府对于民众与社会的责任理念。[1][2]下一页 三、服务型政府当是法治政府,其更应是人性政府。 服务型政府强调政府是受人民的委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服务人民是政府存在的唯一理由。法治政府则强调政府是公民意志的稳定形式——法律——规定之下建立的,政府的运行应严格控制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以保证其忠实体现公民意志。所以,建设法治政府与构建服务型政府具有内在适应性,构建服务型政府必然要求建设法治政府。 服务型政府当是法治政府,但其更应是人性政府。因为服务型政府的性质是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为社会和人民服务,“以人为本”,即建设人性政府才是现代政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依归。建设法治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政府忠实体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性质。可以说,法治政府是实现人性政府的基本要求,人性政府才是法治政府的最终目的。政府是否能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尊重公民的人格尊严,保障公民的人格自由、全面发展,即是否是人性的政府是衡量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价值尺度。 人性政府建设在当今走向后工业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在走向后工业社会的过程中,管理型政府以及法的精神的一切物化形态在社会治理过程中都表现出灵活性不足的问题。……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凭借道德去开展社会治理,而承担这种治理功能的政府就应当建立在伦理精神基础上。也就是说,统治型政府是建立在权力意志基础上的,管理型政府是建立在法的精神基础上的,而服务型政府将建立在伦理精神的基础上。”[4]服务型政府建立在伦理精神的基础上,我的理解即是要建设一个更高层次的人性的政府。[!--empirenews.page--] 四、服务型政府当是有限政府,其更应是有效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建立在对传统的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的历史性超越之上的,这决定了服务型政府不是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强权意义下的无限政府,而是定位于服务型政府民主意义下的有限政府。 现实政府其权力能力、权力品格是有限的,理论上与能力的有限性相适应的是其权力的有限性,即要求对其权力的进行有效控制。但是,“任何权力都有潜在的扩张性、侵犯性、排他性、诱惑性和腐蚀性。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坞曾经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并且会把权力用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会停止,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规律。”[5]因此,有限政府即“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6]当是切实保证服务型政府履行其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有效方法,当是政府改革的方向。有限政府代表的是一种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只有有限政府才能赢得治下民众的心理认同,才能具有较高的合法性。”[7] 但是,服务型政府当是有限政府,其更应是行为高效的政府,即有效政府。有效性是服务型政府的体现其价值的核心,有限政府的建设不是以牺牲政府有效性为代价的。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不仅不矛盾,相反,有限政府促进了有效政府的建设。有限政府限制的是政府权力的滥用,为其权力的有效使用提供了可能。“在现代社会里,政府的权力范围虽然受到社会和公民的较多限制,但由于现代政府调整了政治统治权力与社会管理权力的结构关系,因而其整体社会治理能力反而大大提高。”[8]政府权力的高效运用使权力脱离控制的可能性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说,有限政府保证了有效政府的良性发展。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有句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9]这是我们绝对不可忘记的。 五、服务型政府当是责任政府,其更应是阳光政府。 服务型政府当是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是人民把国家的公共权力委托于政府,政府则必须以实现人民的利益为最终目的。这样的政府其行为及行政理念必须符合人民的意志、需求和利益,政府要对国家的权力主体负责,要向人民负责,即应是责任政府。学者孙彩虹认为“责任政府是对现代化政府的一种定性或政府行政所要达到的一种负责任的理想状态,是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地行使权力,向国家立法机关和执政党负责的同时,积极回应并满足公民的各种社会诉求,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内在包含着对不负责任的各种行为进行制裁和控制的一套机制。”[10]服务型政府当是责
任政府,其更应是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本质是向人民负责,政府的行为及行政理念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对这一切如何保证呢?英国的洛克曾经讲道,对于国家是否违背原始契约而侵害公民权利的判断,应当由人民做出,“人民应该是裁判者”。因为受托人或代表的行为是否适当和是否符合对他的委托,除委托人在外,别无他人可作裁判者。[11]由于各种形式的权力包括公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加依赖于信息,对信息的了解与掌握就成了民主政治的生命线。在当代人民想要真正当家作主就必须了解政府的各项活动,其前提是政府必须承认公民的知情权,建立一个开放的、阳光的政府。这也体现了政府服务模式的转变。也许,阳光政府更倾向于一种形式,但是,没有阳光,所有的这一切可能都是谎言。[!--empirenews.page--] 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是全球化、知识经济背景下由社会转型期一系列问题、危机而引出的政府转型问题;它是我国学者充分认识、把握国外公共行政改革相关理论、方法,结合我国行政改革具体实践提出来的;它不是政府局部操作层面的调整,而是政府模式的实质性转变。我们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更加客观、务实、积极、进取、敢于突破、富于想象的探索是我们应坚持的信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