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临沂市名校化学九年级(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六、实验题
25.使水蒸气降温冷凝(或“冷凝”“冷却降温”) 浓氨水 装置漏气 、铜丝量不足 、没有等装置冷却就读数 、 推动活塞的速度太快没有充分反应(任写出一点) 试管内的液面上升,溶液变红色; 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能与水反应”给分)。 七、计算题
26.2g 28.4 11 30.63% 氯酸钾 八、科学探究题
27.CuFeS2(3)硫酸;硫酸铁、硫酸铜、氢氧化钠、碳酸钠、硝酸钡.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给液体加热 B.闻气体气味
C.读取液体体积 D.熄灭酒精灯
2.下列有关溶液和乳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物质
B.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放置段时间后。其浓度不变 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D.用汽油洗去油污是乳化现象 3.下列灭火的方法,不恰当的是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酒精洒出失火用湿抹布盖灭
B.电器自燃用水泼灭 D.汽车自燃用灭火器灭火
4.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反应原理的是( )
A.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自来水 B.门锁不易打开时灌入铅笔芯粉末 C.用天然气作燃料煮饭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酒精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所以不带电的微粒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但发光放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数值 B.倾倒液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加热液体
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电解
B.干冰升华
C.煤燃烧
D.光合作用
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过氧化氢(H2O2) B.二氧化锰(MnO2) C.二氧化碳(CO2) D.液态空气 9.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夏天雪糕慢慢融化 B.潮湿的衣服在空气中变干 C.洗净的铁锅出现锈迹
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瓶子外壁附着一层水珠
10.用下列装置进行试验(提示:浓硫酸有吸水性),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干燥CO2 B. 收集O2
C. 验证CO2 D. 监控气体流速
11.以下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铁矿石炼铁 B.海水提取镁
C.天然气燃烧 D.石油蒸馏
12.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稀盐酸作用,产生H2的质量m(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稀盐酸)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为+1 价 C.①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 g
14.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15.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1:1 二、多选题
16.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世界,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气体可以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
C.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增大 D.不同的酸溶液虽然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也存在差异,这与酸根阴离子不同有关
相关事实 氢氧化钠水溶液能导电 一氧化碳有毒而二氧化碳无毒 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氧气经压缩可以储存于钢瓶中 解释 溶液中存在带电的粒子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硫酸中含有氢元素 受压情况下,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