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典型题总结
机械运动专项练习题
1、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空气的流动 B、地球的自转 C、温度的升高 D、物体的受热膨胀 2、在新型的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模型相对与地面是运动的 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 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3、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的参照物分别是(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流和流水
4、《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 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 的
5、甲、乙、丙三人顺风汽车,但甲感到逆风,乙感觉无风,丙感到顺风,则这三人中汽车运动最快的是 ,最慢的是 。
6、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43.2km/h速度在匀速通过一座长2200m的桥梁,则列车全部通过桥梁所需的时间是多少秒?
7、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半程的的速度为6m/s,那么他在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
A、4m/s B、6m/s C、5m/s D4.8m/s
8、一个人骑自行车眼笔直的公路行驶,在第1s内通过的路程是2m,在第2s内 通过的路程是3m,在第3秒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 ) A、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C、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9、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 )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行驶的蚂蚁 C、正在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空中飞行的播音747客机
10、2010年4月,福夏高速铁路的开通促进了海西的建设和发展,福州到厦门铁路的全长约276km,下表为列车运动时刻表。问:
(1)D6215动车组从福州直达厦门的运行时间是多少?其平均速度是多少? (2)列车组刹车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其原因是? 动车组 D6215 站名 动车组 D6216 8:22 福州 11:55 福州南 39 11:38 9:52
泉州 厦门 56 10:54 10:16 声现象
1、坐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 ) A、教室不能产生回声
B、教室反射产生的回声从门窗跑掉了 C、教室的四周反射的回声正好抵消
D、教室太小,四周反射来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无法分辨 2、有关课堂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师的讲课是有空气真的产生的 B、能听到老师讲课,是由于空气能传声
C、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上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D、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3、在操场上,体育老师发出命令,远处的同学听得不清楚,而进处的同学却听得很清楚,其原因是( )
A、远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节奏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振幅大
4、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的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他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6、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根据敲打物体的声音来辨别物体质量的优劣,以下做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烧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铁块 B、瓜农用手拍西瓜 C、顾客用手轻轻敲瓷器
D、 瓦匠砌墙时用瓦刀敲打红砖
7、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 发出声音,用的力越大塑料尺 越大,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发生改变。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超声波可以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 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C、在勘探石油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个探头,把炸药炸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是否有石油
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和台风
9、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其主要原因是( ) A、大雪过后,行驶的车辆减小,噪声减少 B、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的传播速度变慢
10、小明的发言声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调及响度 1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控仪可以减弱噪音 D、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12、下列说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响起的门铃声
B、战场上吹响的冲锋号声
C、长铁管中的声音传播比空气中快 D、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
13、敲击鼓面时,在听到鼓声时,还可以看到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时由于鼓面的 产生的,鼓面的 越大,鼓面的响度越大。
物态变化
1、家庭中,给体温计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酒精棉球擦洗 B、用沸水煮 C、用自来水冲洗 D、高压消毒 2、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
A、太阳将积雪晒化 B、点燃的蜡烛不停的留着蜡烛油 C、钢铁投入炼钢炉后变成钢水 D、白糖投入水中,过一会就不见了 3、对冰水混合物加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B、冰的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冰和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 D、冰和水的温度同时升高
4、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弥漫这白气,水烧开后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滴 B、这两种情况白气都是水蒸气
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5、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6、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铁块熔成铁水 B、湿衣服晾干
C、河水结冰 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
7、冬季,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当地温度持续在0℃以下,但公园中的冰雕作品却一天天的变小,这是由于冰雕作品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8、北方的冬天,人们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当气温降低时,水会凝固,放出热量,使菜窖温度升高
B、当气温降低时,水会凝固,放出热量,使菜窖里的温度 不至于降的过低 C、当气温降低时,水会熔化,吸收热量,使菜窖温度升高 D、当气温降低时,水会凝固,放出热量,使菜窖温度降低
9、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的空气后然后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 )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10、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叙述正确的是哪几个( ) A、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化现象 C、这一物态过程要放热
D、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抹布在驾驶室内檫拭 11、“扬扬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调燃着的木柴,对此应用物理学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都只能暂时止沸 B、都能彻底止沸 C、“扬扬止沸“能彻底止沸 ,“釜底抽薪” 只能暂时止沸 D、“扬扬止沸“只能暂时止沸 ,“釜底抽薪” 能彻底止沸 12、下列关于水的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13、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 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 (吸热,放热 );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属于 现象。 14、为了缓解旱情,我市多次适时实施人工降雨作业,即通过在空中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喷洒干冰的作用是(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