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和运用中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和运用中的问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9:47:26

8

吉林市在1988年8月的“首届会计电算化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会计软件在以通用及商品出现在市场的设想,并给予实施,并明确按各行业的特点,分别开发出适合不同单位的通用会计软件。随着通用会计软件的诞生,也相继成立了上百家通用会计软件开发和营销的专门直属公司,很快就孕育了庞大的会计软件市场,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在会计软件上的提高和计算机在会计行业中的应用。在

3.把最新科技成果作为“管理型”基础的会计软件阶段

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事后核算为主要内容的会计软件已不能适应管理上的需求。在1996年4月北京召开的“会计电算化发展研讨会”上,与会者一致同意,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核算型”会计软件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我国“管理型”会计软件。许多会计软件专业公司以吸收国际高科技最新成果(如网络、硬件、数据库等)和国外先进管理思想为契机,在开发“管理型”会计软件和实施“管理型”会计系统方面投入了巨大力量。随着“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等大型管理型会计软件系统的逐步成功,使我国会计电算化又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2.2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一般来讲,会计电算化(Computerized accounting)是将以计算机为主的当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核算中,用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表编制,以及部份替代人工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的、预测和决策的过程。换句话说,会计电算化是业务流程合理化,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一种管理工具。它主要由人、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以及运行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中的软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软件系统包括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环境(如微机或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资源、会计软件系统和会计、财务规章制度等。

会计电算化就是指在会计的日常工作中用计算机来代替手工方式对会计业务处理并部分代替人对会计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分析、预测及至对经济活动的决策。狭义的会计电算化就是指把电子计算机会计应用到会计的工作上来;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改变了会计在核算、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数据储存等形式,把会计数据领域进一步的扩大化,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使得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发生了改变,促使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和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从表面上来看,会计电算化就是为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而简单的把电子计算机应用到会计的核算工作中去,以达到会计核算在速度和精度上的提高。但事实上并非仅仅如此,会计电算化不但会改变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的分工,在另一方面也投稿了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以及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来推动会计在理论上和会计技术上的进步,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增加,使会计理论和实务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会计电算化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因为它不但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相应的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同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组织开发各行业适用的、具有多层次和类型的系

9

列会计软件、审计软件,并对其合法性、正确可靠性进行评审。而且还要备基层单位要进行大量而复杂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管理工作,建立一系列适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制度,来提高企业在管理上的要求。还要修改扩建机房购买会计软件,培训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进行系统试用等等工作。如果以上的各项工作做不好,那么就会影响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损于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效益,也不能得到和很的持续发展。

1.3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会计电算化”一词最早是 1981 年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市举行的“财务、会计、成本使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来的。能够简略地将其理解为“将现代有关电子计算机方面的技能使用到会计实务中”,具体地说,即是使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设备代手工完成,或完成在手工下很难完成,乃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进程。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使用的简称。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方针是使用企业财务会计原理和成本会计办法以及计算机技能,对传统手工会计的处置办法、流程及对会计数据的搜集、存储、处置、传输和陈述办法,进行改造后而建立起来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是会计学进入信息时代的发展,它是会计学、电脑与信息技能、企业管理及经济计量学等学科彼此穿插联系后发生的归纳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电算化会计”是为了满足现代企业规定的需求,使用现代科技与办法,对传统会计进行改造和结合后发生的能适应信息化社会需求的新式使用型学科。

伴随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不断发展,电算化的意义得到进一步的引伸与发展。它不只涉及到会计核算, 并且涉及到会计管理、会计决议计划等会计工作。关于会计电算化的意义,有许多说法。有人以为: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经过电子数据处置系统处置会计信息的办法;也有人以为:会云电算化是使用电子数据处置方式,实现对会计数据搜集、存储、传输和各种加工处置自动化的一种会计。 当下我们普遍以为: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会计边缘学科,是现代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计算机技能用于会计工作中,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决议计划的人-机相结合的控制系统。

然而,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已经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使会计的核算方法和会计工作程序发生了新的变化,它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动了会计信息系统处置数据的办法。计算机的使用尽管没有改动会计工作的功能,但它却改动了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处置数据的办法。在手工条件下,会计核算工作由许多人共同完成。而使用计算机后,输入一张原始凭证,计算机就能够安预先设置功能主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编表等一系列工作。手工条件上核算,一些报表只能在月末或下月初才发生。而在使用计算机后,则能够随时输出报表。领导能够随时把握财务信息,并及时做出决议计划。

2 改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主要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时效性等。运

10

用计算机后,提升了会计信息在上述几方面的质量,并且使会计信息向多种测量单位发展,并在用户需求时迅速检索出来。

3 改变了研制会计信息系统的方法。对记账方法的选用、会计科目的设置、凭证账簿个是的设计、会计的报表周期选择都应行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亮的方面综合考虑。

4 改变了会计档案的保管形式,使用计算机后,会计档案将以光盘存放为主,纸质存放为辅的方式。两者在对环境、温度、湿度、防电磁干扰等保存技术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并且在对历史资料查询形式方面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5 改变了会计内部的控制方法和技术。在电算化条件下,对于计算机的使用权限、输入原始数据的校验、数据处理的正确性、数据的保存等方面都需要采用适当的控制措施,并且影响非上机操作的控制方法和技术。

6改变了财会人员的工作职能和分工。计算机的应用不但导致产生财会部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的改变。职能在变化集中体现在为各种核算设立的岗位,如成本员、工资员、材料核算员就可能被计算机所取代,一些新的岗位,如操作员、维护员等将会产生;财会分析等岗位人员将进一步加强,财会部门改变原来的组织结构,采用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1.4文献综述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到1954年将计算机真正应用于会计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计信息系统的局限性不断突现,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许多专家学者针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目前,国内外主要集中研究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设计和操作等方面。但对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研究缺乏必要的关注,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会计信息化的研究己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对会计电算化的研究总是与会计信息化混为一谈,缺乏针对性。

上世纪60年代,美国会计学会提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观点,1980年,Nolan提出了著名的诺兰模型,诺兰认为,所有的组织在由以手工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向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发展时,都存在着一定的客观发展道路和规律。但诺兰模型仅限于对信息系统发展规律以及发展过程中的要素进行研究论证。二十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A. S.Hollander等在《Accoun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ndBusiness Solutions》中提出了REAL模型,以REAL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使用和评价的基本原理,并且通过对传统会计系统结构和计量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改进传统系统结构方案。Jamesa.Hall教授在《会计信息系统》中指出会计职能不仅仅是强调复式记账及通用会计原则,其发展方向应该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信息,而且还能够为组织识别和控制风险提供帮助。作者为George H.Bodnar和William S.Hopwood的著作《Accounting InformationSystems》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和开发,重点介绍了账务、销售、工资等模块的业务流程。主要介绍业务流程设计和系统开发,研究重点是账务、销售、工资等子模块的数据流,业务流。

11

我国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从起步初期缓慢自发发展阶段到当今的有组织稳步发展阶段经历了三十年。上世纪末期会计软件产业在我国己初步形成,主要应用的模块有账务、报表和工资,九十年代末期会计软件成为ERP软件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会计软件的使用上,由于地区、部门行业之间发展极不协调,使得有些发展快的沿海地区使用率较高,落后地区则处于起步阶段,而在己经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大部分只应用其中的几个模块,只有少数企业完全实现会计电算化。而且在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经常被定义为会计工作的计算机化,往往忽视了会计信息的收集、共享和使用。

杨周南教授于2004年在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会计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为基础,对会计信息系统中功能子模块的分析与设计、信息与业务流程等进行论述。庄明来教授于2002年出版的《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思想同杨周南教授相一致。钱玲教授在2006年所著《会计信息系统》也是从会计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角度出发,对会计信息系统中各个模块的业务流程设计进行研究。由于收益与成本关系的制约、管理理念的守旧、人才的医乏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小企业不会引进先进的会计电算化模式而仍然使用传统手工记账模式,小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程度非常低,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对小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2.1会计核算集中化

在网络络环境下,企业的管理将变成以知识获取信息为核心的管理,这就要求企业信息高度集中,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特别是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对经济活动的核算要集中、全面决算,统一、全面核算资金、销售、成本和利润,以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而对企业集团内部的各级单位实行分级辅助核算,分别核算本单位内部的资金、销售、成本和利润,以调动企业内部各方面和人员的积极性。对于小企业,有的实行独立会计核算,较多的小企业实行代理记账,由代理记账的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公司等)实行集中核算、全面决算,被代理记账的单位进行辅导核算。会计核算外包既提高了小企业的效率,又表现会计核算的集中趋势。

2.2实现会计自助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跨国企业使用不同的会计标准,从而产生不同数字的利润:许多新上市的股份公司提供前三年业绩的模拟财务报表,这些利润数字并非只是用于财富分配,而是用于评估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提供多元化的会计信息系统软件,来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用户企业通过使用自助式会计系统,不仅可以为企业所有理性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而且可以明确不同利益关系人在企业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8 吉林市在1988年8月的“首届会计电算化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会计软件在以通用及商品出现在市场的设想,并给予实施,并明确按各行业的特点,分别开发出适合不同单位的通用会计软件。随着通用会计软件的诞生,也相继成立了上百家通用会计软件开发和营销的专门直属公司,很快就孕育了庞大的会计软件市场,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在会计软件上的提高和计算机在会计行业中的应用。在 3.把最新科技成果作为“管理型”基础的会计软件阶段 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事后核算为主要内容的会计软件已不能适应管理上的需求。在1996年4月北京召开的“会计电算化发展研讨会”上,与会者一致同意,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核算型”会计软件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我国“管理型”会计软件。许多会计软件专业公司以吸收国际高科技最新成果(如网络、硬件、数据库等)和国外先进管理思想为契机,在开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