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甘肃省酒泉市高考二诊理综物理试题
B.绳与杆的夹角为a时,B的速率为vcosa C.物体B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4.如图所示,把石块从高处抛出,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量”和 “动量的变化量”都产生影响,这个因素是( )
),石块最终落在水平
地面上。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仅改变以下一个因素,可以对石块在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的“动能的变化
A.抛出石块的速率v0 B.抛出石块的高度h C.抛出石块的角度
D.抛出石块用力的大小
5.近年来有一种测g值的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 、T2和H,可求得g等于( ) A.
B.
C.
D.
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 : 3 , 两端分别接有4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则流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
A.3:1 C.9:2
B.6:1 D.11:2
二、多项选择题
7.在狭义相对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 A.在不同的惯性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B.质量、长度的测量结果与物体相对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无关 C.物体的质量永远不变 D.物体的能量与质量成正比
E.真空中光速在不同的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
8.2016年2月6日,台湾高雄市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5km。如果该地震中的简谐横波在地球中匀速传播的速度大小为4km/s,已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刚好传到N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波源开始振动到波源迁移到地面需要经过3.75s
B.从波传到N处开始计时,经过t=0.03s位于x=240m处的质点加速度最小
C.波的周期为0.015s
D.波动图象上M点此时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经过一段极短的时间后动能减小 E. 从波传到N处开始,经过0.0125s,M点的波动状态传播到N点
9.如图甲所示,A、B两极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A板的电势为0,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
的电子仅在静电力作用下,在时刻由静止释放进入两极板运动,恰好到达B板,则( )
A.A、B两板间的距离为
B.电子在两板间的最大速度为C.电子在两板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若电子在时刻进入两极板.它将时而向B板运动,时而向A板运动,最终到达B板
10.两根长直导线a、b平行放置,如图所示为垂直于导线的截面图,图中O点为两根导线ab连线的中点,M、N为ab的中垂线上的两点且与a、b等距,两导线中通有等大、同向的恒定电流,已知直线电流在某点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跟该点到通电导线的距离r成反比,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点和N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M点和N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在线段MN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都不可能为零 D.若在N点放一小磁针,静止时其北极垂直MN向上 三、实验题
11.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 m/s,第4 s内的位移比第2 s内的位移多4 m,求: (1)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2s内的位移
12.如图所示为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重物的重量G=360N,电源电动势E=90V,电源内阻为r=2Ω,不计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v=1m/s的恒定速率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I=6A。求:
(1)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为多少? (2)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多少?
四、解答题
13.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A和B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A无初速度释放,A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R=0.2m,A与B的质量相等,A与B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度g=10m/s,求:
2
=0.2。取重力加速
(1)碰撞前瞬间A的速率v。 (2)碰撞后瞬间A与B整体的速度。 (3)A与B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L。
14.如图所示,放在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上的物块A和悬挂的物体B均处于静止状态。轻绳AO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轻弹簧的右端及轻绳BO的上端连接于O点,轻弹簧中轴线沿水平方向,轻绳的OC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k=500N/m,(
,斜面倾角
,
,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5kg,mB=1kg,弹簧的劲度系数
,重力加速度g=10m/s),求:
2
(1)弹簧的伸长量x; (2)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D B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 7.ADE 8.BCE 9.AB 10.BD 三、实验题 11.(1)四、解答题
(2)8m
12.(1)468W,(2)3
13.(1)2m/s (2)1m/s (3)0.25m 14.(1)
m(2)
N,方向沿斜面向上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