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店口二小五年级下语文电子教案_8

店口二小五年级下语文电子教案_8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7:59:51

教学反思: 一、在教材处理上,体现整体感知,读写结合,知能并重的教学理念 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针对?精讲读练这一研究课题,我们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就明确了要着力达成?教师的精讲、学生的精读和练习设计的精巧?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从教材的整体出发,分解导读,摈弃繁琐的分析,注重整体感悟,注重双基落实,注重发展学生能力。这节课基于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基础上由题眼入手,而后着眼于整体,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掌握梗概,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重点突破《完璧归赵》的故事,通过引读四次对话,再次感知文章内容,注重教给学生剖析重点词、句、段的方法及对一些长句子的朗读指导,体会人物思想品质,并运用四字词语概括,最后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利用文章留白处充实人物形象,读写结合,生成无数精彩,由知能向技能的转化。 二、在授课方式上,体现读讲精练,个性感悟,实现文本对话的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体现了以读为本,以读促悟。在默读、研读的基础上加入了重点句段的导读、和人物模拟读,赛读,激活经验,让学生感知当时的情景;激活斗志,调动学生的情感气氛,以读求悟,读中见悟。让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鲜活起来,进行主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 三、在能力培养上,体现了扎实的双基训练、在留白处生成无数精彩 1、关注识字留白处,把识字与读书结合起来,把识字与生活结合起来。 2、关注词语留白处,把词语积累内化与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起来 3、关注课文留白处,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传授学法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述出来,这样,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 课 题 《将相和》 设计 盛海霞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教学重点 形象。 教学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课前准备 课件 课 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将?是谁??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 二、初读感知 理清层次 1.简介历史背景。 2.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3.速读课文,思考:(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明晰每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深入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的那句话告诉了我们答案。 ?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同学们请想一想,蔺相如从一介布衣升为上卿,可谓平步青云,廉颇对此很不服气,那么,他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 ?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来台!?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满和嫉妒……)(2)男生读,指名读(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质疑你是否也认为蔺相如没有什么能耐?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3.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4.讨论、交流、汇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让我们跟随蔺相如一起来到秦国,亲眼见证他的非凡才能吧二、继续研讨 1.一起走进故事?完璧归赵? 课件出示:(1)?蔺相如看这种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①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有那些过人之处?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 ?……我指给您看?难道和氏璧上真的有毛病吗?蔺相如为什么这么说?(这是有谋的表现) ?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他真的要装撞吗?(这是有勇的表现) ②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 2.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有哪些出色表现,赵王就封他为上卿?课件出示: ?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①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的什么特点?预设: ?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不畏权势 二、角色体验 1.导入:有一天,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有了动人的?负荆请罪?这一幕。 2.学生齐读: ?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老师想让两位同学来表演一下。 3、角色表演三、总结提升 廉颇负荆请罪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廉颇的属下或蔺相如的属下看到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想说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自由准备──同桌互说──指名说。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 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 三、课后延伸 1.学完了课文,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后来怎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 教学反思: 本课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思考〃练习?第一题让学生说说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见解说具体,说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训练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质。回顾本节教学,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了学生。但细想过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上缺乏频率,当时有些忽略;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老师包办代替的话语有些多,应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学自悟,在教师重难点指拨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课 题 《草船借箭》 设计 盛海霞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教学目标 ②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惊叹诸葛亮的才智过人、神机妙算,感受诸葛亮以大局为重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透过周瑜要诸葛亮造箭的现象看到他的因妒忌而欲陷害诸葛亮的险恶用心,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课前准备 课件 课 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切中心 1、师:通过上节课的读书研究,我们知道,早在诸葛亮给周瑜立军令状之前,他已经谋划好了草船借箭的整个计划,他想得是那样的周到,想得是那样的细致、那样的准确,最后草船借箭的计划得到了成功实施。难怪鲁肃回来告诉周瑜草船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 2、引导学生齐读、个别读再加?叹?字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3、教师小结并出示电影片段 二、探究课文,感悟?神妙? 1、出示自学提示:同学们,你们觉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得到了充分体现呢?自己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充分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划下来,然后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 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知天时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①教师引导读读这句话,注意读出雾的大。 ②教师小结并点拨: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你是鲁肃读读这句话,放开声音读。 ③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 ④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 ⑤学生练读,教师引导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并出示电视课堂里的小朋友的示范读。 2、教师小结:但是,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所以,你得再往前面读一读,你得联系联系上文。谁找到了可以联系的句子? 据生回答出示: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①指导朗读,注意诸葛亮预测大雾时候的那种心情、那种神态,把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把诸葛亮的运筹帷幄,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心定气闲,像诸葛亮那样一点也不着急地读。 ②老师:这才像个真正的诸葛亮嘛!但是,老师觉得这句话写得太啰唆,什么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诸葛亮第一天第二天不都没动静吗?写它干嘛?完全可以改成这样:诸葛亮到了第三天四更时候,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是不是啊?这样一写,又简洁又明了,不浪费笔墨,多好啊!改不改?把它改一下。(组织学生议论。) ③老师小结并板书知天时 ④?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周瑜的一声叹息:?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3、总结学法: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抓住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真正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同学们,用联系的方法来研究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能力。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再次研究‘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看看你还能从哪些句子的联系中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二):识人心 1、学生研读,教师巡视。(读后组织交流。) 2、依据学生交流出示句子:?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在营寨里听到了擂鼓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①教师引导读出笑的味道,然后引导学生研究诸葛亮他在笑谁? 一笑曹操:这叫什么笑?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二笑自己:这叫什么笑?

搜索更多关于: 店口二小五年级下语文电子教案_8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教学反思: 一、在教材处理上,体现整体感知,读写结合,知能并重的教学理念 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针对?精讲读练这一研究课题,我们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就明确了要着力达成?教师的精讲、学生的精读和练习设计的精巧?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从教材的整体出发,分解导读,摈弃繁琐的分析,注重整体感悟,注重双基落实,注重发展学生能力。这节课基于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基础上由题眼入手,而后着眼于整体,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掌握梗概,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重点突破《完璧归赵》的故事,通过引读四次对话,再次感知文章内容,注重教给学生剖析重点词、句、段的方法及对一些长句子的朗读指导,体会人物思想品质,并运用四字词语概括,最后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利用文章留白处充实人物形象,读写结合,生成无数精彩,由知能向技能的转化。 二、在授课方式上,体现读讲精练,个性感悟,实现文本对话的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体现了以读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