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农考研专硕植物学题库
南京农业大学专硕考研《农业综合知识一》植物学 (私人整理,仅供参考)
名词解释
O植物细胞:构成植物有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O原核细胞:细胞内无真正的细胞核,只有核物质,如蓝藻、细菌。 O原生质:细胞内具有生命活性的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O原生质体:活细胞中细胞壁以内各种结构的整个部分,在高等植物细胞内包括质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内的代谢活动主要在这里进行。
O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细丝,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 O纹孔:植物细胞次生壁形成过程中未增厚,而在细胞壁上形成的凹陷区域。
O细胞周期:从结束上一次细胞分裂时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时完成时为止,其间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O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相似的两条染色体。
O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有关,细胞染色体复制一次,连续进行两次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O植物组织:把在植物的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O分生组织:指植物中具有持续性或周期性分裂能力的细胞群。
O成熟组织:由分生组织分裂、生长和分化逐渐转变而成的,由不再进行分裂或完全丧失分裂能力的细胞群组成 的组织。
O周皮:是一种由多种简单组织(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组成的具有较强保护功能的次生保护组织,取代表皮,存在于次生增粗器官老根老茎的外表。
O维管组织:在高等植物的器官中,一种以输导组织为主体,与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共同构成的复合组织。
O维管束:在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中,由木质部、韧皮部和形成层(有或无)共同组成的起输导和支持作用的束状结构。
O上胚轴:从子叶着生处到第一片真叶之间的一段胚轴。 O下胚轴:从子叶着生处到根之间的一段胚轴。
O根毛:位于植物根尖成熟区,由部分表皮细胞外壁突出而成,呈管状,不分枝,具有吸收作用的结构。
O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横壁的局部具有带状木质化和木栓化加厚区域。 O通道细胞:禾本科植物,内皮层细胞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壁常呈五面壁加厚,在横切面上呈马蹄形,但与初生木质部相对处的内皮层细胞不增厚,保持薄壁状态,称为通道细胞。 O内始式:植物茎的初生木质部成熟方式的离心发育,原生木质部在内,后生木质部在外,由内向外分化成熟的方式。
O外始式:由外向内分化成熟的方式。
O共生:有些土壤微生物能入侵某些植物的根部,与之建立互助互利的并存关系,这种关系称为共生。
O根瘤:由固氮细菌或放线菌侵染宿主根部细胞而形成的瘤状共生结构。 O菌根:高等植物根部与某些真菌形成的共生体。
1
O单轴分枝: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植物自幼苗开始,主茎顶芽的生长势始终占优势,形成一个直立而粗壮的主干,主干上的侧芽形成分枝,各级分枝生长势依级数递减,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单轴分枝。
O合轴分枝:没有明显的顶端优势,主茎上的顶芽只活动很短的一段时间后便停止生长或形成花、花序而不再形成茎段,这时由靠近顶芽的一个腋芽代替顶芽向上生长,生长一段时间后依次被下方的一个腋芽所取代,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合轴分枝。
O假二叉分枝:具有对生叶的植物,当顶芽停止生长或分化形成花、花序后,由其下方的一对腋芽同时发育成一对侧枝,这对侧枝的顶芽、腋芽的生长活动又如前,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假二叉分枝。
O分蘖:是禾本科植物特有的分枝方式,长节间的地上茎很少分枝,分枝是由地表附近的几个节间不伸长的节上产生,并同时发生不定根群。
O双韧维管束:维管束的外侧内侧都是韧皮部,中间是木质部,中外侧的韧皮部个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这种维管束称为双韧维管束。
O年轮: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中的许多同心圆环,同一年内的早材和晚材构成年轮。年轮的产生是形成层活动随季节变化的结果。 O边材:树木靠近形成层部分的木材颜色浅,质地柔软具有输导功能,这部分木材称为边材。 O心材:木材的中心部分,常被树脂、树胶及色素等物质所填充,因而颜色较深,质地坚硬,这部分称为心材。
O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为~。四种互生、对生、轮生、簇生。
O叶的镶嵌:茎上相邻两个节上的叶片不会重叠,它们利用叶柄的长短变化或以一定的角度彼此相互错开排列,使同一枝上的叶以镶嵌状态排列,这种现象称为叶的镶嵌。
O泡状细胞:禾本科植物叶脉之间的上表皮中,分布的数列大型薄壁细胞,称为泡状细胞。 O等面叶:单子叶植物叶片上下两面颜色深浅基本相同。
O异面叶:双子叶植物叶片上下两面颜色不一样,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
O花:具有观赏功能的、节间极短而不分枝的、适应于生殖的变态短枝。 O心皮: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心皮卷合形成雌蕊。 O花序:花在花轴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
O无限花序:花序轴的下部先开,开花顺序是自下而上或自外向内逐渐开放,花序轴顶端可以继续生长的花序称为无限花序。
O有限花序:花序轴顶端的花先开,开花顺序是自上而下或自内向外,花序轴顶端不再向上产生新的花芽的花序称为有限花序。
O双受精: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分别和卵细胞及极核融合的过程称为双受精作用。 O无融合生殖:有些植物胚囊不经过精卵融合直接发育成胚的现象。
O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指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且能进行自然交配,产生正常后代(少数除外)并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域的生物类群。
O双名法:由两个拉丁单词作为一种植物的名称的方法,第一个单词是属名,第二个单词是种名,最后再加上定名人的姓氏。
O生活史:从上一代种子开始至新一代种子形成所经历的周期,称为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包括二倍体阶段和单倍体阶段。
O低等植物:植物体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器官常是单细胞,受精后合子直接发育成个体,不形成胚。如藻类、菌类、地衣。
O高等植物:植物体结构复杂,具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器官由多细胞组成,受精后先形成胚,再由胚形成新个体。如苔藓、蕨类、骡子、被子植物。
2
简述论述
1、什么是组织,共分为哪几类,有什么功能
答:植物组织:把在植物的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分生组织(见下题) 成熟组织: 1.保护组织:A表皮(初生):包括表皮细胞、表皮毛、气孔器(保卫、副卫细胞)、鳞片等,减少水分蒸腾,防治病菌侵害 B周皮(次生):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不易透水不易透气,加强保护作用 2.薄壁组织:A吸收组织:根毛区的表皮细胞和根毛,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并传输到根内 B同化组织:叶肉细胞等,含有大量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贮藏组织:细胞内充满营养物质,如淀粉、蛋白质、糖类、脂肪
D通气组织:细胞间隙特别发达或部分薄壁细胞解体成气腔,储藏或交换气体 E传递组织:细胞壁内突,适于短途运输 3.机械组织:A厚角组织:细胞初生壁局部增厚
B厚壁组织:细胞次生壁均匀增厚,包括石细胞、纤维,起支持作用 4.输导组织:A输导水分:导管、管胞 B输导养料:筛管、筛胞、伴胞
5.分泌组织:A内分泌组织:分泌物储存在体内,分泌腔、乳汁管 B外分泌组织:分泌物排出体外,腺毛、蜜腺
2、分生组织细胞的特点是什么,可分为哪几类,分别在什么部位
答:特点:细胞体积小而等径,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细胞核大,无大液泡或无液泡,细胞分化不完全,代谢旺盛,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分类:1.按位置分:A顶端分生组织:根尖、茎尖
B侧分生组织:植物体周围,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C居间分生组织:禾本科植物节间基部等位置
2.按来源分:A原分生组织 B初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3、木质部和韧皮部中各含有哪四种成分
答:木质部:导管、管胞、木薄壁组织、木纤维。 韧皮部:筛管、筛胞、韧皮薄壁组织、韧皮纤维。 4、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有何区别
答:厚角组织通常在细胞的角隅处增厚,增厚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具有生活的原生质体,含大量的叶绿素,有一定的潜在分生能力。 厚壁组织细胞壁均匀木质化增厚,细胞腔小,没有生活的原生质体,常可分为石细胞和纤维。 5、什么是维管束,共分为哪几类
答:维管束:在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中,由木质部、韧皮部和形成层(有或无)共同组成的起输导和支持作用的束状结构。
分类:1.根据维管束中形成层的有无分为:A有限维管束:无形成层,增粗有限 B无线维管束:有形成层,可以不断增粗 2.根据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的排列方式分为:A外韧维管束 B双韧维管束 C同心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 6、简述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答:初生结构:1.表皮2.皮层:外皮层、皮层薄壁细胞、内皮层 3.维管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薄壁细胞 次生结构:1.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3
2.次生维管束: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维管射线 7、简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答:初生结构:1.表皮 2.皮层:厚角组织、厚壁组织
3.维管柱:维管束: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束中形成层 髓射线:位于维管束之间 髓:位于维管柱中央 次生结构:1.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2.维管组织:初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维管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形成年轮)、初生木质部、维管射线、髓
8、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答:相同点:都是由表皮、皮层、维管柱三部分组成。
不同点:双子叶植物根:1.表皮上有根毛,内皮层上有凯氏带,维管柱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薄壁组织组成。2.木栓形成层和微管形成层的一部分起 源于中柱鞘,维管形成层的另一部分起源于薄壁细胞。3.初生木质部外始式,呈放射角。
双子叶植物茎:1.表皮上存在气孔器、角质层,皮层外侧的几层细胞为厚角组织。2. 维管柱由维管束髓、髓射线组成。3.维管束的初生木质部内始式,有束内形成层,髓射线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在次生生长时转化成束间形成层。 9、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禾本科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答:相同点:1.都是由表皮、皮层、维管柱三部分组成。2.表皮上有根毛,有内外皮层的分化。3.维管柱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薄壁组织组成,均为辐射维管束。 不同点:双子叶植物根:1.当根毛枯死后外皮层只起临时保护作用。2.内皮层细胞凯氏带状加厚。3.初生木质部一般是六原以下,多无髓。4.大多数在完成初生生长之后继续进行次生生长。
单子叶植物根:1. 当表皮枯死后外皮层起终身保护作用。2.内皮层细胞五面壁马蹄形加厚。3.初生木质部为多原型,一般七束以上,多有髓。4.在完成初生生长之后不再进行次生生长。 10、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
答:组成:表皮、基本组织、维管束。
禾本科植物茎的维管束数目多,并散生于基本组织中,没有皮层和维管柱之分。维管束内无形成层,属有限维管束,因此不能进行增粗生长,只有初生结构而没有次生结构。 11、比较禾本科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 答:相同点,由表皮、皮层(基本组织)、维管柱组成。 不同点 表皮 双子叶植物 1.由一种细胞组成 2.气孔器由两个肾形保卫细胞组成 在紧靠皮层的几层表皮细胞变为厚角组织,起机械支持作用 1.维管束排列成一环 2.维管束没有髓 3.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有束中形成层,能进行次生生长 单子叶植物 1.由长细胞和短细胞组成 2.气孔器由一对哑铃型保卫细胞和一对菱形副卫细胞 在基本组织中形成厚壁的机械组织和绿色的同化组织相间排列 1.维管束排列成两环或散生在基本组织中 2.维管束有髓 3. 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没有束中形成层,不能进行次生生长 皮层 维管柱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