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章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第6课时)自主学案(无答案) 沪教版

2020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章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第6课时)自主学案(无答案) 沪教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8 2:56:36

第7章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第6课时)碱的通性

【学习目标】初步认识碱的通性、常见的碱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碱的通性 【自主学习】

1.氢氧化钙俗称 、 ,它 溶于水,它的饱和溶液是 (填“浓”、“稀”)溶液,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工业上常用生石灰和水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氢氧化钠固体俗称 、 、 ,在空气中易吸收 而潮解,还能吸收 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必须 保存。 3.写出下列碱的名称 化学式 KOH NaOH Ba(OH)2 Ca(OH)2 名 称 化学式 Cu(OH)2 Fe(OH)3 Fe(OH)2 Mg(OH)2 名 称 4.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许多规律,像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__,所以碱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活动一】 以氢氧化钠溶液为例,归纳小结碱的共同性质。填写下表:

碱的共同性质 ⑴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⑵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⑶(某些)盐+碱→另盐+另碱 CO2+NaOH— CuSO4+NaOH—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活动二】 以氢氧化钙溶液为例,归纳小结碱的共同性质。填写下表:

碱的共同性质 ⑴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⑵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⑶(某些)盐+碱→另盐+另碱 CO2+Ca(OH)2— CuSO4+Ca(OH)2—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归纳总结】碱的通性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⑴紫色石蕊试剂或红色石蕊试纸遇到碱溶液变蓝;⑵无色酚酞遇到碱溶液变红

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该反应 复分解反应) 碱溶液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如:2NaOH + CO2 == Na2CO3 + H2O(吸收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检验二氧化碳)

3.能与某些盐反应 碱+ 盐→ 新盐 + 新碱(复分解反应) 条件:反应物全溶,生成物有沉淀。

CuSO4 + Ca(OH)2 == Cu(OH)2↓+ CaSO4(配制波尔多液)

2+

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检验碱溶液或Cu)

Ca(OH)2+Na2CO3==2NaOH+CaCO3↓(工业制备烧碱) 【课堂反馈】

1.有三种物质:①洁厕灵(含无机酸等)②生理盐水③烧碱溶液,pH大小关系为(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2.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3.铁、盐酸、石灰水、硫酸铜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 石灰水 A 稀盐酸

(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

描述正确的是( )A.有气泡产生 B.无明显现象 B

D

C.有红色固体析出 D.有蓝色沉淀生成 硫酸铜 C 铁 4.从用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的一块白色固体,为探究其 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⑴将固体研磨成粉末状,放入烧杯中,加水搅拌 固体没有全部溶解 ⑵用一支洁净试管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 ⑶取不溶物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aCO3和Ca(OH)2 B.一定含有CaCO3,可能含有Ca(OH)2 C.一定没有CaCO3和Ca(OH)2 D.一定含有Ca(OH)2,可能含有CaCO3 5.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是因为它在空气中不仅易________,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而且还能跟______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该固体是否变质可选用试剂为_______;除去该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发现问题】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小明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常检验CO2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2用浓NaOH溶液。

【实验探究】向两等体积的盛有CO2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注入饱和的石灰水和浓的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结论】

⑴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 。

【思考评价】⑴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检验C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什么等体积的饱和的石灰水比浓NaOH溶液吸收CO2的量少?__________________。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7章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第6课时)碱的通性 【学习目标】初步认识碱的通性、常见的碱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碱的通性 【自主学习】 1.氢氧化钙俗称 、 ,它 溶于水,它的饱和溶液是 (填“浓”、“稀”)溶液,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工业上常用生石灰和水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氢氧化钠固体俗称 、 、 ,在空气中易吸收 而潮解,还能吸收 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必须 保存。 3.写出下列碱的名称 化学式 KOH NaOH Ba(OH)2 Ca(OH)2 名 称 化学式 Cu(OH)2 Fe(OH)3 Fe(OH)2 Mg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