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节 家禽的生物学特性1
第二章 养禽
第一节 家禽的生物学特性与家禽的品种(2课时)
教学目的:1、掌握家禽的一般特性及家禽的生物学特征;
2.了解我国家禽品种的分类方法。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家禽的生物学特征、
教学难点:家禽的生物学特征、常见养殖品种的外貌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我们平时有见过哪些家禽?是怎么养殖的? 板书:一、家禽的生物学特征
1、卵生
讲解:通过受精蛋孵化繁殖后代,胚胎发育经过体内、体外两个阶段。
2、体温高,新陈代谢旺盛 讲解:家禽的体温均较家畜的为高,如鸡的体温为40.5-41.7℃、鸭41.5-42.2℃、
鹅40.5-41.6℃。 3、生长发育迅速
讲解:家禽生长快,成熟早,生产周期短。如肉仔鸡出生重39g,7周龄可达2500g,
是出生重的64倍,饲料转化率1.7:1-2.0:1。 4、繁殖力强
5、对高温、高湿环境敏感
讲解:禽全身披覆羽毛,没有汗腺,集体水分的蒸发与调节,主要依靠呼吸作用,
以及改变体姿、活动、饮水、遮阳等方式,对高温高湿敏感。 6、粗纤维消化率低
讲解:家禽口腔无咀嚼作用,且大肠较短。除鹅与火鸡外,鸡与鸭对粗纤维的分
解能力均弱。 7、群居性强 8、对光敏感
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对家禽的性成熟有影响,在育成阶段要严格控制光照。 为了提高家禽的性能和生产效率,除了了解上述特征外,还须知道家禽的行为特征,以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9.肥肝性强
特指鸭、鹅的脂肪肝。 10.羽绒性好。
特指鸭、鹅的脂肪肝 11.抗病力差
板书:二、家离品种分类方法
(一)家禽品种分类方法
将家离按类、型、品种和品变种分类。
板书:1、地方品种
讲解:我国幅员广大,养禽历史悠久,家禽遗传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不少地方品种。经1979-1982年全国性品种资源调查,编写出《中国家禽品种志》,共收入地方品种27个,分
36
为蛋用型、兼用型、肉用型、观赏型、药用型和其他六型;鸭品种12个,分为蛋用型、兼用型和肉用型三型;鹅品种13个,都属肉用型。此外,还有大量地方品种陆续收入各编撰的地方家禽品种志。
2、培育品种
收入《中国禽品种志》的培育鸡种由9个,分为蛋用、肉用和兼用3个类型。 3、引入品种
我国引入标准品种分为蛋用、肉用、兼用3个类型的鸡品种,一个蛋用鸭品种和一个肉用型与家鸭同科不同属的鸭种及一个火鸡品种,分别编入《中国家禽品种志中》。此外近20年我国引入的高产配套系统仅有曾祖代的两个蛋鸡系和一个肉鸡系收入书中。其它配套系因不能纯繁,未能编入。
(二)现代养禽业分类法 1. 蛋用系 2. 肉用系
小结:1.家禽的生物学特性。 2.家禽的品种分类方法。 作业:1.简述家禽的生物学特性。
板书设计
第三章 养禽
第一节 家禽的生物学特性与家禽的品种(2课时)
一、家禽的生物学特征
1、卵生
2、体温高,新陈代谢旺盛 3、生长发育迅速 4、繁殖力强
5、对高温、高湿环境敏感 6、粗纤维消化率低 7、群居性强 8、对光敏感 9.肥肝性强 10.羽绒性好。 11.抗病力差
二、家离品种分类方法
(一)家禽品种分类方法
1、地方品种
2、引入品种 3、培育品种
(二)现代养禽业分类法 1.蛋用系 2.肉用系
3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