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考理综物理三模试卷
______。
A.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 B.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两端的接线柱
C.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左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左端接线柱 D.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右端接线柱
(3)选用k、a、R1、R2表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表达式E=______,r=______,代入数值可得E和r的测量值。
8.如图为振幅、频率相同的两列横波在t=0时刻相遇时形成的干涉图样,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波峰和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cm,波速和波长均为1m/s和0.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P点始终处于波谷位置 B.R、S两点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C.Q点在t=0.1s时刻将处于平衡位置
D.从t=0到t=0.2s的时间内,Q点通过的路程为20cm E.如果A、B两波源频率不同,也能产生类似的稳定的干涉现象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蔗糖受潮后粘在一起形成糖块,粘在一起的糖块是非晶体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导热性能不同
C.有的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的晶体。是因为组成他们的微粒能够按照不同规则在空间分布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 E. 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10.如图所示电路,ab间接最大电压恒定为120V的正弦交流电,理想变压器原、副的匝数之比为3:1。电阻r与电阻R阻值之比为1:3,和r并联的D为理想二极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在R上的电压有效值为25V B.加在R上的电压有效值为5
V
C.如果只增大正弦交流电的最大电压,R中电流有效值可能减小 D.如果只增加原线圈的匝数,R消耗的功率将变小 三、实验题
11.如图所示,A、B两小球通过长l=10m的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A球质量mA=0.6kg,B球质量mB=0.4 kg,将两球从同一位置先后释放,先释放A球,t1=1 s后再释放 B球,细绳绷直后立即绷断,且绷断时间极短,绷断后A、B两球再经过t2=2 s同时落地。 两球都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
(1)分别求细绳绷直前瞬间A、B球的速度大小; (2)求两球释放位置离地面的高度。
12.如图所示,一横波的波源在坐标原点,x轴为波的传播方向,y轴为振动方向.当波源开始振动1s时,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波形(波刚传到图中P点).试求:
(1)从图示位置再经多长时间Q点第一次到达波峰? (2)Q点到达波峰时质点P所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四、解答题
13.如图所示,光滑曲面AB与水平面BC平滑连接于B点,BC右端连接内壁光滑、半径为r的细圆管CD,管口D端正下方直立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恰好与管口D端齐平.质量为m的小球在曲面上距BC的高度为2r处从静止开始下滑,进入管口C端时与管壁间恰好无作用力,通过CD后压缩弹簧,在压缩弹簧过程中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已知小球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求:
(1)小球达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vB; (2)水平面BC的长度s;
(3)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小球的最大速度vm.
14.如图所示,一根被锁定的压缩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薄木板A,弹簧的压缩量为h。图中P点距地面高度正好等于弹簧原长,在P点上方有一距它高度为2h、质量为2m的物块B。现解除弹簧的锁定,木板A上升到P点时恰好与自由下落的物块B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并一起无粘连地向下运动。B与A第一次分开后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在P点上方的处。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整个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并保持竖直。求: (1)A、B第一次分开瞬间B的速度大小
(2)A、B第一次碰撞后一起向下运动到A的初始位置时速度的大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C B C C C 二、多项选择题
7.(1)A、 C (2)C (3)ka k-R8.BCD 9.BCD 10.AD 三、实验题
11.(1)vA=15m/s,vB=5m/s (2)H=49.25m 12.(1)1.5s(2)60cm 四、解答题
13.(1)(2)5r (3)
14.(1)
(2)
2 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0.5eV的光子后能跃迁至,n=2能级
B.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若用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D.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6.41eV
2.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ls内的平均速度为: A.5.5 m/s
B.5 m/s
C.l m/s
D.0.5 m/s
3.宇航员在某星球表面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将一插有风帆的滑块放置在倾角为的粗糙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帆在星球表面受到的空气阻力与滑块下滑的速度成正比,即F=kv,k为已知常数。宇航员通过传感器测量得到滑块下滑的加速度a与速度v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图中直线在纵轴与横轴的截距分别为a0、v0,滑块与足够长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星球自转的影响,由上述条件可判断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