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6.跨文化研究法
跨文化研究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行为发生、发展规律,并探讨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跨文化研究是与人类学,并逐渐成为行为和社会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跨文化研究的实质就是进行不同文化建的比较。从不同文化中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及其处理方法具有文化等同性。研究者区分出三种文化等同性:机能等同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同一问题做出反应时产生的行为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心理机能;概念等值——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特定刺激物的意义有共同的理解;测量等值:即从不同文化中获取数据资料的心理测量方式具有可比性。
各种数据收集方法之间的比较
方法 1.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
用于研究发生于真实世界的行为。有较好的生态效应。
优点
研究对象的行为可能受到观察者在场的影响;在观察进行时,一些不平常或不合宜的行为,可能不易被观察到。 可能无法呈现儿童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
缺点 结构性观察法
2.访谈法与问卷法
3.临床法
创造一个标准化的、可控制的环境,以提供儿童表现目标行为的机会;用于观察不常发生或不被社会允许的行为。 短时间内能收集到许多资料;标准化的格式允许研究者直接比较不同个体所提供的资料。
将研究对象作为独特的个体;自由开放的访谈提高了研究的效度。
4.个案研究法
在对个案进行分析推论时可以更广泛地考虑许多资料。
5.心理物理法
实施需要具备把心理量转换为物理量的仪器和设备
所收集的资料可能并不正确、不够诚实,或只是反应了被试语言能力及了解问题能力的差异。
由于被试所接受的处理方法不同,因此所得的结论可比性较差;弹性的询问更需严格的专业训练;研究的信度可能会受影响。
所收集的资料会因个案不同而不同,可比性差;从个别个案所得到的结论是主观的,可能并不适用于其他人,缺乏普遍性。
受制于科技的发展,解释含有一定的推测成分,结果的普遍性不强;人的心理变化很多因素影响,难以控制;导致同一反应的因素也很复杂,很难判定所侦测的指标到底是有哪
13
6.跨文化研究法
些因素引发。
能获得比观察法、访谈法或问观察信息可能会受到研究者卷调查法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的价值观和理论偏爱的影响
(二)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
确定了研究主题,获得了研究的数据,研究者就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事件与行为的关系。这就要使用相关设计与实验设计。
1.相关设计
在相关设计中,研究者收集数据以确定两个或多个变量间是否具有某种有意义的关系。一般而言,相关研究的研究者并不是图改变被研究者的生活环境,而只是试图研究个人的生活中的某些变量,与行为或发展模式的关系。
相关设计具有多重用途,它可探讨两个或多个变量间系统的关系。不过,其主要限制是无法清楚的指出因果关系。进一步的研究需借助实验法。
2.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说产生的影响。由实验者操纵的变量即实验的自变量。由自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变化及因变量。
实验设计可分为现场试验和实验室实验两种。
现场实验是在家庭、学校、工厂等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作适当的控制所进行的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严密控制的实验条件下借助仪器所进行的实验。其优点是对无关变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对自变量的精细操纵和对因变量的精确测量。其缺点是,实验的生态效应差,容易脱离实际情境,难以将结论推广。而且,基于道德的考虑,很多研究,如早期剥夺对婴儿社会与情绪发展的影响的研究,就不能用实验法进行研究。
相关设计与实验设计的比较
研究方法 1.相关设计
实验步骤
在无研究人员干涉情
优点
在自然环境中测定变
缺点
无法确定变量之间的
14
2.实验设计
现场试验
况下收集关于两个或多个变量的信息。 量间相关关系的方向及强度。
因果关系。
在自然环境中控制好实验处理比较困难,不够有效。 在人工环境下获取的结论缺乏普遍性,无法完全推论到真实生活中。
控制自变量,在自然提供变量之间的因果环境中测量应变量。 关系,结论具有普遍
性,可推广到真实生活中。
实验室实验 操控某些环境因素提供变量之间的因果
(自变量),测量自变关系。 量影响下被试的行为(应变量)。
(三)发展的研究设计
为了探讨儿童心理和行为随年龄而发生的发展变化,以及出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研究者还需要一些专门的研究设计。这些方法有:横向研究、纵向研究、时序研究。
1.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例如为了研究儿童随年龄增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的变化,例如,可以用横向研究的方法分别对3、5、7岁儿童进行追逐游戏的观察,通过不同年龄儿童的反应,探讨追逐游戏发展的年龄趋势。
2.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例如,为了考察儿童慷慨行为的发展规律,就这可以给一组4岁的幼儿对贫困儿童表现慈善的机会,并在这些儿童六岁、八岁和十岁时再重复相同的实验来测量儿童的慷慨行为。探讨该行为随年龄而发生的变化。
15
3.时序研究
时序研究将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融合在一起,在横向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纵向研究,以更好的研究心理变化的特点与转折点。例如要研究假装游戏的发展,可以分别对两组2岁、3岁、4岁的幼儿进行以物代物的假装游戏的观察与测量,一年后在对这些被试进行第二次研究,两年后进行第三次研究,这样,经过三年的追踪,获得了2岁到6岁儿童假装游戏发展的资料,其中既有来自横向研究的结果,也有追踪研究中获得的资料。并区分出了三种效应:年龄效应、群体效应、和测量时间效应。
三种发展研究设计之比较
研究 设计 横向 研究
程序 在同一时间观察不同年龄的对象。
获得的信息 描述年龄差异
优点 可说明年龄差异、发展趋势的规律、样本选取与控制容易,较经济、也较省时。使用非常广泛
缺点 纵向 研究
在不同时间反复观察同一群体。 描述个人发展的资料
时序 研究
融合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方法,在不同时间重复观察不同的群组。
即描述年龄差异,又描述个人成长资料
年龄趋势可能只反映群组间的差异,而不是真正的发展变化;不能提供个人发展的资料
能描绘随年龄的增长而产时间长、费用高; 生的发展变化;提供早期经研究对象易流失; 验与后来结果间的联结。 易受反复测试的干
扰;
容易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
能对年龄、群组、测量时间程序复杂,耗时; 等效应进行分离;从同群效尽管方法有效,但仍应中区别真正发展的趋势;存在发展变化是否具揭示某个组群所经历的发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展是否与其他同群所经历的相似;比纵向研究经济。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