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庆阳市财政局
禁止粪液直接排入水体。
(二)厕所类型选择
1.应用液态粪肥的地区可修建改良型双瓮式卫生厕所。 2.干旱缺水地区可选择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单坑贮粪池的容积不小于0.8m。
3.在城镇化程度较高、居民集中的地区可选择具有完整下水道系统的水冲式卫生厕所,但须按照建筑规范修建集中化粪池。
4.饲养畜禽较多的农户建议在采取一定保温措施的前提下选择三联沼气池式卫生厕所。
(三)建厕材料的选择
1.便器:三联沼气池式、改良型双瓮式采用后排直通式陶瓷便器,便器马槽向排粪口要有一定的斜度,无斜度、带凹便器不得使用;粪尿分集式使用玻璃钢粪尿分集专用便器;完整下水道水冲式根据农户需求由项目县自定。
2.管件:三联沼气池式、改良型双瓮式过粪管、送粪管采用110型PVC管,壁厚不小于2毫米,有一定的韧性,与便器接口采用45度弯头连接;排臭管采用75型PVC管(粪尿分集式采用110型PVC管),壁厚不小于1.6米,长度高于厕屋50厘米,有一定韧性。
3.水泥:425号以上。
4.砖砂石: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规范选用。
3
5.厕门:采用1900×650(mm),厕窗300×400(mm)。 6.地砖:采用防滑型。 (四)厕屋建造要求
1.厕屋使用面积不得小于1.2㎡,厕屋地面贴防滑型地砖,厕门以外开为宜,厕窗要有防蝇纱网、不能开在畜圈内。
2.厕屋施工按照建筑施工规范要求执行。
3.便器安装,三联沼气池式、改良型双瓮式便器后端距后墙不小于150 mm,送粪管尽量短,以便粪便直接排入池内;单坑粪尿分集式便器要与出粪口平行,以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调整方向;完整下水道水冲式便器按照建筑施工规范要求执行。
(五)施工技术要求
1.三联沼气池式:粪便必须经送粪管送入沼气池进料口,不得将便器直接安装在沼气池进料口上。同时在进料口上安装排气管。
2.改良型双瓮式:施工方法见省爱卫办制作的《农村卫生厕所建造技术》教学片。
3.粪尿分集式:施工方法见省爱卫办的《农村卫生厕所建造技术》教学片。
4.完整下水道水冲式:按照建筑施工规范要求执行。 二、农村改厕技术培训和健康教育 (一)农村改厕技术培训
市、县(区)项目办、疾控中心技术人员按期参加省项目技术指导小组举办的农村改厕技术培训,以保证保障农村卫生户厕建设质量,掌握粪便无害化原理、三联沼气池式、改良双瓮式、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建造技术、厕所使用与管理要求、验收与检查方法等。由经过培训的市、县(区)技术骨干对乡镇、村项目人员及施工队进行培训。
(二)农村改厕健康教育 1.农村改厕健康教育培训
市、县(区)项目办、疾控中心技术人员按期参加省项目技术指导小组举办的农村改厕健康教育培训,掌握开展改厕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内容、工作方法和传播技巧,提高农村改厕技术人员主动开展健康教育、传播卫生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由经过培训的市、县(区)技术骨干对乡镇、村项目人员及施工队进行培训,提高卫生厕所的正确使用和维护率,提高农民健康知识知晓率。
2. 市、县(区)项目办负责下发省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制作的β-COM录像带、农村改厕技术教学VCD,宣传画、折页等宣传材料,指导农村改厕工作。各项目县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画、健康教育课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促进群众正确使用卫生厕所,饭前便后等健康行为的形成。
(三)注意事项
1.技术培训与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准确,避免传播简单
化、理想化及不正确观点。举办每一期培训班,要求在培训前后对学员各做一次测试,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2.“三分建、七分管”,建造一座良好的卫生厕所,要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管理,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农村改厕的社会效益、卫生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3.各项目县地下部分必须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建造,地上部分可根据当地群众的经济条件建造。
三、检查督导要点
在完成技术培训工作和农村改厕工作实施全过程中,市、县(区)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方位督导检查,确认技术培训和项目实施的准确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技术培训质量:通过与现场实际操作人员座谈等方式,了解水质检测和厕所建造技术掌握的水平。
2、厕所建造质量:通过审核图纸、观察现场厕所建造的实际情况,判断建厕质量;通过与管理人员座谈和审核文件资料,了解工作操作程序与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
3、群众掌握厕所使用和管理知识的水平:观察使用情况,向项目县群众提问管理与使用的基本常识,考评群众的掌握程度。
四、项目评估
1、市、县(区)项目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按照《甘肃省农村改厕项目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对项目实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