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测量学习题 - 图文
C. 上、下半测回角度之差,各测回角度之差
D. 上、下半测回角度之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
三、判断题
(×)1. 对独立的闭合导线,起点的坐标可以假设,并测定起始边的磁方位角作为起算方向。
(∨)2. 图根导线边长的丈量,应采用钢尺精密量距的方法。
(∨)3. 观测了一n边形闭合导线的所有内角,若导线点按顺时针编号,当角度闭合差?β在容许范围时,则各内角的角度改正值为?β/n。
(×)4. 当导线满足精度要求时,应将纵、横坐标闭合差?x和?y反号平均分配至各边纵、横坐标增量中。
(×)5. 若A、B两点的纵、横坐标增量分别为:△xAB=-81.400,△yAB=+0.421m,则A、B边坐标方位角为-0°17′47″。
(∨)6. 闭合导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多边形内角和条件,一个是坐标条件。 (∨)7. 在山区和位于高层建筑物的控制点,其高程应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予以测定。
(∨)8. 三角高程测量应采用对向观测方法,当对向观测高差之值在容许范围时,可取其平均值。
四、问答题:
⒈ 用经纬仪测绘地形图,在测站上要做哪些工作?
① 准备工作:量仪器高、测竖盘指标差、配零方向、检查后视点;② 观测工作:上中下三丝读数、竖盘读数、水平盘读数;③ 记录计算工作:计算碎部点的平距和高程;④ 绘图:展点、绘制地物、勾绘等高线等。
2. 什么叫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视差?
视差是指当观测时把眼睛稍作上下左右移动,尺像与十字丝有相对的移动,即读数有改变的现象,视差产生的原因是尺像没有落在十字丝平面上,消除视差的方法是先调目镜调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然后一面调节物镜调焦螺旋一面仔细观察,直到不再出现尺像和十字丝有相对移动为止,即尺像与十字丝在同一平面上。 3. 测图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资料的收集和准备;图纸的准备;坐标格网的制作;控制点的展绘。 5.试述用微倾水准仪做水准测量要取得满意的结果,要注意哪些问题? (1)仪器的稳定性,仪器应满足它的理想条件; (2)操作时前后视距相等; (3)观测时调整符合气泡。 6. 试述相位式光电测距的基本原理
7.什么是等高线的等高距和平距?等高线的特性有哪些?
相邻两等高线高程之差成为等高距;相邻两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的平距;等高线的特性:(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程必相等;(2)等高线均为连续闭合的曲线;(3)等高线密集则表示地面坡度陡,稀疏则表示坡度缓;(4)等高线不能相交,一条等高线不能分成两条,也不能两条合成一条;(5)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大致成正交;(6)等高线跨越河道时不能横穿它,而是先逐渐折向上游,交河岸线而中断,然后从对岸再折向下游。
五、计算题 :
1. 某段距离同精度观测了六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46.535,346.548,346.520,
346.546,346.550和346.573(m)。求其算术平均值及其相对中误差。
2. 填表计算下图所示的支导线点坐标。
4. 已知某经纬仪竖盘为全园顺时针刻划,即望远镜盘左指向天顶时读数 为0°,水平时为90°。该仪器的竖盘指标差为+30″。今用盘左观 测某个目标得读数为63°01′00″,求此目标的竖直角。
5. 试述用方向法测水平角的步骤,并根据表3-6的记录计算各个方向的方向值
6. 已知测站点的高程=512.453米,仪器高=1.491米。试填表计算碎部点的平距及高程(计算至厘米)。
7. 直线AB的真方位角160°52′00″,A点位于坐标原点之东,A点与原点的子午线收敛角+1°06′00″,求AB的坐标方位角及反坐标方位角。
8. 在斜坡上丈量距离,得斜距,中误差,测得倾斜角,其中误差,求水平距离及其中误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