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劳动教养人员的教育9--18

劳动教养人员的教育9--18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22:06:31

对劳教人员教育矫治的内容主要包括:入所教育、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技能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出所教育。

(一) 入所教育

要开展入所教育,帮助新收容的劳教人员尽快熟悉劳动教养场所的环境,顺利适应教育矫治生活。

入所教育期间要组织学习劳动教养法律法规,帮助劳教人员分析其违法行为的性质、后果以及被决定劳动教养的法律依据,使其认识所犯罪错,明确自己的身份。

入所教育期间要对劳教人员进行初步的行为养成训练,其内容包括学习劳教人员行为守则、一日生活规则和所规所纪,开展队列训练和文明礼貌训练等。

入所教育期间要向新入所劳教人员集中讲授劳动教养场所开展所务公开、计分考核、教育矫治等工作的规章制度以及封闭、半开放、开放三种管理模式的管理处遇规定,让劳教人员了解在被劳动教养期间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矫治目标和努力方向。

入所教育期间实施封闭式管理,授课不少于240课时,其中《入所教育》课堂化教学不少于80课时,其它课程160课时。

要加强对入所教育的考核验收和建档跟踪工作。入所教育期间,要对新入所劳教人员进行入所诊断性评价和心理测量甄别。入所教育结束时,班组要进行评议,民警要对劳教人员在入所教育期间按表现做出鉴定。要认真组织结业考试考核,不合格者继续进行封闭式管理教育。

(二) 法制教育

要组织劳教人员学习宪法和刑法、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知识,使他们了解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了解违法犯罪的含义及其法律责任,认识自己所犯罪错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进一步树立改过自新的决心,培养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要组织劳教人员学习民法、劳动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知识,使劳教人员了解依法解决民事纠纷的途径,学会利用法律维护国家、集体到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方法,认识到法律不仅是打击违法犯罪的

9

利剑,而且是保护守法公民的盾牌,从而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自觉树立法制观念。

对劳教人员的法制教育以课堂化教育为主、实行课时制,年总课时不少于60课时,入学率须达到100%,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三) 思想道德教育

要对劳教人员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要按《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要求,着力加强为人民服务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的教育,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使劳教人员知荣辱、求奋进,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劳教人员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向劳教人员讲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讲述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讲述每个公民在维护国家和谐稳定中的职责,使他们了解党史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要对劳教人员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宣传人类应该普遍遵循的价值取向,阐释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引导他们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尊老爱幼、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风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对劳教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以课堂化教育为主,总课时为170课时,其中思想道德修养50课时,人生观教育40课时,爱国主义教育40课时,形势政策教育40课时。入学率须达到100%,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四) 心理健康教育

要在劳教人员中全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严格落实《劳动教养心理矫治工作规定(试行)》(<2006>司劳教字153号),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帮助劳教人员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学会辩证思维,进行正确归因,掌握应对压力和挫折的正确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能够很好地把握自己的情

10

绪。

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化教学为主,劳教人员在所期间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不少于30课时。同时,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实施心理测验、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矫治活动。

(五) 职业技能教育

技术教育要坚持“立足改造思想、着眼解教就业、服务所内生产、因人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社会需求和劳教人员的自身需要,合理选择培训项目,突出培训的实用性,提高职业技能教育的层次和水平,尽可能使劳教人员培训后经考核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为其解教就业创造条件。

要把正确劳动观念的培养融于职业技能教育中,通过理论学习和操作实践,培养劳教人员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在掌握基本劳动知识和技巧的同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劳动光荣的观念。

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可依托所内的习艺生产项目,开设各种工序的培训班,进行习艺劳动岗位培训,以便服务于所内的生产。可与社会劳动部门、习艺生产合作单位、职业技校等联合办学,选择培训项目,创办所内的实习基地和所外的试工基地,从而扩大职业技能教育规模,提升培训水平,为劳教人员解教就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实践训练。

对劳教人员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率不得低于60%,进行职业技能理论与实际操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30课时,获证率不低于 %,培训就业率不低于5%。

(六) 文化素质教育

要根据劳教人员不同的文化素质现状,开展不同层次的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对文盲劳教人员要开展扫盲教育,使他们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对其他劳教人员,要进行科学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精神。要开展计算机和互联网使用知识的培训,使劳教人员具备分享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的基本技能,体会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要有计划地举办文学、历史、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方面的讲座,向劳教人员

11

讲授历史、艺术欣赏知识,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使他们发现和感受身边的美好事物,陶冶美好情操。

凡年龄在45岁以下、劳动教养期在一年以上的劳教人员均应参加文化教育,教育时间每年不少于195课时。其中扫盲教育须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考试颁证,获证率不低于90%。

(七) 出所教育

要对即将解教的劳教人员进行出所教育:

要帮助劳教人员了解面临的社会形势,做好回归社会的思想备;

要着重进行巩固性思想教育、前途政策教育、就业形势教育和社会适应性教育; 要根据情况,向劳教人员介绍国家时政要事,介绍国家新近出台的、对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介绍社会就业形势,提出应对新情况、适应新形势的方法,同时向劳教人员讲解寻求社会支持的渠道;

要指导劳教人员根据自己改造实际写出个人学习改造总结,通过综合分析,摸准每个人的思想现状和发展趋势,分别给予建设性指导意见,消除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将所内教育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从而实现教育的长效性。

各劳教所应建立出所教育队或班,应对剩余劳动教养期限在2个月以内的劳教人员统一集中进行出所教育。出所教育时间不得少于20天,授课不得少于30课时。

二、劳动教养人员教育的形式

教育形式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通常指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特定的教育任务,将教育主体组合起来的基本结构和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方式。劳动教养人员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矫正教育,因此,既有与社会上普通教育相同的教育形式,也有与之不同的特殊教育形式。司法部在《劳动教养教育工作规定》中,将劳动教养人员教育的特殊形式概括为共同教育、分类教育、个别教育、辅助教育和社会帮教五种。在劳动教养人员教育实践中,这些教育形式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有内在的系统联系的结构和呈现动态性变化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的内在联系和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四个

12

搜索更多关于: 劳动教养人员的教育9--18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对劳教人员教育矫治的内容主要包括:入所教育、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技能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出所教育。 (一) 入所教育 要开展入所教育,帮助新收容的劳教人员尽快熟悉劳动教养场所的环境,顺利适应教育矫治生活。 入所教育期间要组织学习劳动教养法律法规,帮助劳教人员分析其违法行为的性质、后果以及被决定劳动教养的法律依据,使其认识所犯罪错,明确自己的身份。 入所教育期间要对劳教人员进行初步的行为养成训练,其内容包括学习劳教人员行为守则、一日生活规则和所规所纪,开展队列训练和文明礼貌训练等。 入所教育期间要向新入所劳教人员集中讲授劳动教养场所开展所务公开、计分考核、教育矫治等工作的规章制度以及封闭、半开放、开放三种管理模式的管理处遇规定,让劳教人员了解在被劳动教养期间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矫治目标和努力方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