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监理工作交底
用240mm红机砖砌筑,避免雨水流入坑内。
(4)夜间施工时,做好照明设施,基坑东、西、北三侧各设置一个镝灯。在危险地段设明显标志。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5)根据工程地质资料,本工程采用明沟排水降低地下水,边排水边挖土。
(6)现场出口铺草袋子,并24小时安排工人对出场车辆进行清扫。 (7)办理城建、市容、环卫、交通及渣土消纳等有关手续,确定卸土场(此项由分包队办理)。 3、操作工艺
(1)基坑开挖顺序及要求:挖土循环进行,根据开挖深度要求,分三层开挖,每层深度约2.5米。直到基底设计标高以上30cm的地方,上面20cm随挖土机边挖边清,留10cm待钎探验槽后,垫层施工前人工清槽。开挖过程中,要求先挖集水坑(集水坑具体位置见附图一),再进行大面积开挖,要求边排水边开挖。排水方法为集水坑、明沟排水,排水沟内填卵石,水泵用1×1×1的钢筋笼保护,外贴一层钢丝网。在施工过程中,对基坑边坡位移实施安全监测,以便根据边坡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掌握边坡稳定情况。 (2)具体施工方法
①基坑开挖程序: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
②具体事项: 土方开挖过程中,项目安排专业工长、专业测量工、技术人员等随时在现场指挥,出现紧急情况要服从项目工长安排。
开挖到大约桩头处时,施工机械需细心进行,小动作下铲,防止碰撞桩体。
(3)基坑开挖程序: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
具体事项:遵循先深后浅顺序,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直至坑底。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每1.5米左右修一次坡至设计标高再统一修坡清底。;弃土及时运出,基坑边缘1米以内禁止堆放材料及施工机械。基槽两侧砌好挡水墙防止雨水流入基坑;基坑挖完后应进行验槽,作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察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与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如出现局部坍塌的情况时,采用钢管护坡处理,在坍塌处的坡脚打入钢管,其后用装满石子的草袋护坡;同时,对于塔吊的边坡必要时也进行钢管护坡处理。
4、边坡支护施工
(1)修坡及整平:每挖1.5米深时,由人工及时修坡到设计坡度,必须做到坡度平整。
(2)预留人工清土层,当机械挖土到设计标高以上300mm时,停止机械挖土,采用人工清槽,用手推车、铁锹等工具将土运至施工机械容易运出的地方,集水坑、电梯井等处的开挖采用人工挖土,严格控制标高,防止超挖。
(3)人工清土过程中,要求项目部测量员随时观测坑底标高,防止超挖扰动基层土质。
5、质量标准
(1)现场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扰动。 (2)表面标高、长度、宽度准确;不允许边坡偏陡。
(3)夜间施工,保证足够照明设施。基坑设置3个镝灯。车辆行驶注意行人及物体,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4)边坡四周1.5m内严禁堆放重物及停放施工机械,尤其土方开挖及地下施工期间,坚决杜绝。
(5)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6、环保要求
(1)本工程施工期间严格按着哈尔滨市相关施工管理条例指导施工,必须具备严密的防扰、防噪、防尘等环保措施。为使工程施工中的噪音降到最低限度,在选择施工设备上使用磨合好、噪音低的施工设备。
(2)在现场内出土口处,运土通道上垫草袋,以防带土出场。 (3)每辆车在出场时,严禁装土过多,土要压实,设置专人清扫车帮,检查防护罩是否盖好防止遗洒。
(五)桩基础工程监理交底 1、专业特点
(1)该基础工程采用机械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桩径φ500mm、φ600mm
(2)工程桩施工前对单桩进行静载实验,试桩数量在同一条件同一种桩型不少于三根,且不少于总桩数的1%,除作静载实验外随
机抽样进行低应变动载检测,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 (3)桩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 2、控制要点目标值:
(1)各种原材料进场必须经二次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停注混凝土提钻时必须将孔口的多余土清除,以免掉入孔内。同时设专人对下沉混凝土面补损至桩顶标高上50cm。
(3)由技术员做好记录,由质检员做好混凝土试块和各项质量检查工作。
(4)每次原材料进场必须与送检原材料生产时间相同。 (5)每罐商混进场都要进行查看砼等级是否与设计的相同。 (6)按要求按施工量作好试块。
(7)每次提出钻后,应使混凝土高出有效桩头50cm.如果混凝土回落,应急时加补。
(8)如有混凝土灌注量小于理论灌注量应重新复钻,以保证桩的质量。
(9)钢筋笼制作按图纸设计,工程桩钢筋笼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桩身的二分之一。
(10)基准轴线,水准高程点,桩机施工中的桩位定点,必须经过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检验复核,认可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对桩点桩位进行反复检测,避免丢桩、避免桩位偏移。 (11)在成孔工序完成之前,应根据现场技术人员指定的长度在钢筋笼上绑扎吊筋,防止起吊时钢筋笼变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