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7:20:30

1. 水平气压梯度力: 确定风向,影响风速,风产生的直接原因,方向由高压→低压,始终与

等压线垂直。

2. 地转偏向力: 影响风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3. 摩擦力: 影响风速,始终与风向相反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七气压带+六风带 ★重点把握课本图中三圈环流,以及气压、

带风带形成的过程

0

★风带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移5左右)

夏至日北移,冬至日南移←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 二.北半球冬夏季风气压中心

·7月份:陆地→印度低压(亚洲低压) 海洋→夏威夷高压 ·1月份:陆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海洋→阿留申低压 ▲ 季风环流

⑴ 东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季风:夏季→东南风,湿热;冬季→东北风,干冷

⑵ 南亚季风 ·成因:(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风带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

·季风:夏季→西南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湿热;冬季→东北风、受副热带高副气压带控制,干暖

三.风带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成因和特点)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10o之间 赤道低压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南北纬10o-回归线之间 赤道低压、信风交替控制 干湿季交替 北纬10o-回归线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高温多雨冬高温少雨 南北回归线-30o内陆、西岸 副高、信风交替控制 全年干旱少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o-35o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高温多雨冬低温少雨 温带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资料

南北纬30o-40o大陆西岸 南北纬35o-55o大陆东岸 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 南北纬40o-60o大陆内部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 副高、西风交替控制 冬温和多雨夏炎热干燥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 全年受西风影响 大陆气团控制 极地气团控制 极地气团控制 夏凉爽多雨冬温和多雨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全年严寒 全年严寒 寒带 高山 高山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 气温随高度变化 气温随高度变化

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与天气

1. 气团:冷气团/暖气团 ← 气团的温度、湿度

2. 锋(锋 = 冷、暖气团+锋面)

概念 暖气团上升状况 冷锋 暖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被迫抬升 徐徐爬升 雨区位置 锋后及附近(冷气团一侧) 过境前 过境时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 出现阴天、下雨、刮风、 降温等天气现象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 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 湿度骤降,天气转晴 锋前(冷气团一侧)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 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降雨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 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下 降、天气转晴 天气特征 过境后 天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寒潮,沙尘暴 春、夏季南方降水 (3)准静止锋——梅雨天气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降雨形式:锋面附近·天气状况:晴朗→长时间的持续性降水→转晴 注意:冷锋——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形式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以下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与之相反.图2.21

读图要求:

⑴了解冷锋和暖锋的锋线符号;⑵把握区分冷锋和暖锋的主要依据(气流运动方向);⑶注意锋面的倾斜方向,雨区的分布特点。

20、气压系统(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与天气(b): 位置 名称 气旋 北半球 反气旋 气旋 南半球 反气旋 资料

示意图 中心气压分布 中心气流方向 过境天气 低 辐合上升 高 辐散下沉 低 辐合上升 阴雨 高 辐散下沉 晴朗干燥 水平气流方向 逆时针辐合 顺时针辐散 顺时针辐合 逆时针辐散 阴雨 晴朗干燥 (如台风) (如伏旱) 读图要求:⑴了解气旋、反气旋水平和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特点,会判断等压线图上各点的风向;⑵注意南、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气流状况的差异;⑶掌握锋面气旋的基本构成形式(锋面的类型及各部位的天气特点);⑷判断不同点的风力大小及可能形成的锋面性质及天气特点。

△ 锋面气旋

·锋面与气旋系统的结合,出现于低压槽处,我国很常见(见上图)

·相关概念:冷锋符号、暖锋符号、云系范围(雨带) ▲台风和寒潮 台 风 概念 结构 多发季节 源地 灾害 影响区域 预防措施 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达到12级一是那个的热带气旋,是热带气旋级别最高的一种 台风眼(下沉气流,无风)——旋窝风雨区——外围大风区 7~11月最为频繁 发生在热带、副热带海域。北太平洋海域最频繁,称为台风,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称为飓风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岸和美国东部,孟加拉湾沿海 利用气象卫星,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寒潮(冬半年) ·概念:由冷空气迅速入侵所造成的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和冻害等现象·危害 强烈降温会使农作物受冻害 冻雨会压断电线,造成通信中断,且交通运输也受阻 大风会吹翻船只,毁坏建筑物 ·预防措施:预报警报,船只返港、农作物和畜群提前防寒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全球变暖问题

.原因: ·温室气体CO2的排放量的增加 ← 工农业生产生活、汽车尾气等 ·人为的毁林,森林对CO2的吸收减少 二.全球气候变化(变暖)的可能影响

资料

·冰川融化、海水膨胀,致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威胁 ·全球气温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使原有正常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受到影响 ·世界政治经济结构不稳定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进行清洁生产,减少汽车使用,控制CO2的排放; ·利用新技术,使用新能源;·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火灾。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水循环:

1、水循环概念: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随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能量来源: 太阳能和重力势能。

在太阳能及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 陆地 、 海洋和 大气 间通过吸收 热量 或放出 热量,以 固、 液、 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水循环又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并塑造了多种 地表形态 。

3、类型:包括 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示意图:

4、主要环节:包括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等。

例子:台风登陆属 水汽输送 环节,江河入海属 地表径流 环节,它们都属于 海

陆间循环。

③⑨④⑧①⑤⑥海洋②⑦5、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

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②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更新陆地水资源。

6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

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7、(1)地球水体的种类 海洋水 、 陆地水 、 大气水 ,其中海洋水占地球水体的

96.53 %。冰川水占陆地淡水的 2/3 。

(2)陆地水的最主要的补给水源 大气降水,内流河的最重要的补给水源 冰雪融水 , 东北河流春季汛期主要由 积雪融水 补给,夏季汛期主要由 降水补给。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存在互补关系。黄河下游 河流水 补给 地下水。

补给类型 雨水补给 资料

补给季节 夏秋两季为主 补给特点 时间集中,不连续 主要分布地区 东部季风区

搜索更多关于: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 水平气压梯度力: 确定风向,影响风速,风产生的直接原因,方向由高压→低压,始终与等压线垂直。 2. 地转偏向力: 影响风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3. 摩擦力: 影响风速,始终与风向相反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七气压带+六风带 ★重点把握课本图中三圈环流,以及气压、 带风带形成的过程 0★风带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移5左右) 夏至日北移,冬至日南移←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 二.北半球冬夏季风气压中心 ·7月份:陆地→印度低压(亚洲低压) 海洋→夏威夷高压 ·1月份:陆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海洋→阿留申低压 ▲ 季风环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