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大连六中初二语文质量检测试卷1

大连六中初二语文质量检测试卷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5:09:04

大连六中初二语文质量检测试卷

2004年5月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书写 附加题 总分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含卷面书写5分,另有附加题8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一,(10分)默写填空。

1,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禺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3,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4,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春夏秋冬”的句子,任选两项各写一句。

5,在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出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二(30分)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说明文,回答文后问题。(12分)

太空上能看到长城吗?

我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在顺利返回地面后,有记者好奇地问:“你在太空上看到了万里长城了吗?”杨利伟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

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想问的。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建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据说是得到了众多宇航员的亲口核实,并有照片为证。那么在太空中真能看到长城吗?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长城是狭窄且不规则的,而在太空中对不规则事物很难观察;不仅如此,长城平均宽度不到10米,也很容易被周围的地形背景隐没。因此__,在20公里的高度就很难将它分辨出来,长城完全从人的视野里消失的高度也只有60公里。这相对于航天器平均400公里的轨道高度来说,相差实在太大。如果在月球上也能看到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外看一根头发丝一样。如果说太空上能看到长城,显然不真实。

从实际来看,自从这一说法流传以来,不少亲临太空的宇航员就在纠正,表示绝无此事。第一批登月的两名宇航员之一——奥尔德林在接受香港凤凰卫视采访时就强调:那是人们的误解,是由于人们对事实不了解所造成的。而第一位太空游客、富翁蒂托也否定了这一说法。更有专家从科学的角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但至今,仍有不少媒体不但不对传言进行纠正,而且还在津津乐道地宣扬“太空中能看到长城”。道理很简单,但多年来,人们对此说法却深信不疑。这多少说明了我们对过去老

祖宗的辉煌始终抱有依赖感,总觉得这是中国人的巨大骄傲和无上光荣,因此情愿相信错误的说法也不愿承认科学。

不科学的赞誉其实是谬误。如果用谬误来渲染民族情结只会误导百姓,令世人不屑。我国有万里长城,埃及有金字塔,荷兰有围海大堤,都是气势雄伟的人工建筑,都是各自国家的骄傲,但这种骄傲不必上升至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地步。长城并不会因为在太空上看不到它而变得不伟大。而“长城是在太空上能见到的惟一的人工建筑”的宣传,只会使爱国情结建立在虚无缥缈的基础上,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科学观念。

在不少媒体向青少年征集最想向杨利伟提的问题时,绝大多数人都填写了“在太空中能看到长城吗?” 杨利伟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作出了否定回答,也许会泼灭不少人的热情,但却强有力地纠正了错误观念。

长城是伟大的,但你不会在太空看到它。 (选自2003年10月20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6,文中说“在太空中真能看到长城吗?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请找出文中的三个理论依据:(3分) 依据一:__ __

依据二:__ __ 依据三:__ __

7,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 _和___,说明了__ __ 。(2分) 8,“据说是得到了众多宇航员的亲口核实,并有照片为证”中的“据说”删去可否?为什么?(1分)

9, 第一批登月的两名宇航员中的另外一个人的 名字你知道吗?(1分) 答: 10 ,“我国有万里长城,埃及有金字塔,荷兰有围海大堤,都是气势雄伟的人工建筑,都是

各自国家的骄傲”你还能举出世界上其他国家引以为傲的人工建筑吗? (2分) 请任写出两例:

11,你心中的长城是什么样子,请你把她描绘出来。 (字数在50字以内) (3分)

(二)阅读记叙文,回答文后问题。 (10分)

兰 草

小时侯,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字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就在我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qìn)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5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

两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分,娴静怡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

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 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选自2000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作者 李志宏)

1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 _人心脾 ②没( )膝深 .13,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 _ 的特性。(2分) 14,文中有两个短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短语是:__ __(小

时候);__ __(救灾时见了兰草)。 (2分)

15,作为一篇散文,本文在构思上有许多独到之处。请你就本文的构思方面设计一个值得探

究的问题,然后作出简要回答或分析。(5分)

问题:_ __ _

回答或分析:_ _ _

16,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富有表现力。请你指出其中的一种修辞方法及其表

达作用。(3分)

答:_ _ _

17,文章结尾说:“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在身上,我看到了父

老乡亲的希望。”

① 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2分) 答:_ _ _

②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2分)

答:_ _

三(15分)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6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 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 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 辞色。余立侍(于)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 获 有所闻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2分)19,本语段选自课文《 》,此书作者 (2分)

20,你是看待文中的“余”的表现的,请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 (2分)

(二)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9分)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①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②,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注释?①子房:张良字子房。②留:地名。

2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 未尝有战斗功(曾) B.此天以臣授陛下(因为) ..C.臣愿封留足矣(足够) D.与萧何等俱封(一起) ..

22,文中有一句话,成了对古今高明军师的共同赞语,这句话是:_ _

_(2分)

23,张良在功成名就后只“愿封留”,“不敢当三万户”,你对此有何评价?请简要谈谈。(3分)

搜索更多关于: 大连六中初二语文质量检测试卷1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大连六中初二语文质量检测试卷 2004年5月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书写 附加题 总分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含卷面书写5分,另有附加题8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一,(10分)默写填空。 1,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禺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3,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4,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春夏秋冬”的句子,任选两项各写一句。 5,在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出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二(30分)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说明文,回答文后问题。(12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