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电大电大《心理学》(本科必修)形成性考核一及答案

2017年电大电大《心理学》(本科必修)形成性考核一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4/30 18:43:06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电大《心理学》(本科必修)形成性考核一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个体心理: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三部分。

2、认知: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它包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惟和言语等。

3、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性的方法。

4、实验法:有控制的观察。它是在控制条件下,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它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5、意识:是一种觉知,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一种心理状态。

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7、催眠:是与清醒相对的意识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这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的绝对阈限。

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一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

12、似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位置变化。

13、三色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红、绿、蓝是基本的颜色感觉,其他的颜色感觉都是由这三种颜色组成的,黑和白的感觉是由视杆细胞产生的。

14、对立过程理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所谓对立,就是指当一对系统中的一种颜色成分(如红色)被激活时,对另外一种成分的感受就会被抑制。

二、简答题

1、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①描述和测量。②解释和说明。③预测和控制。 2、列举几种主要的意识状态,并简要说明意识的作用。

(1)意识的状态:睡眠与梦;催眠;白日梦和幻想;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2)意识的作用:①意识对人所觉察的和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②意识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③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④意识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它们的意识内容。 3、简述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4、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常见的恒常性有哪些?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的特点。常见的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 5、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①感觉通道的特性。②一定时间内发生事件的数量和性质。③人们的兴趣和动机。 6、产生深度知觉的线索有哪些?

主要来自肌肉线索和单眼线索。肌肉线索包括调节和辐合;单眼线索包括线条透视、相对大小、阴影、遮挡、纹理梯度。 三、论述题

1、论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前者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三部分。(2)心理学的任务是揭示心理活动过程的规律、研究心理结构、研究心理的脑机制、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研究心理与环境。(3)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4)心理学的功能有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

2、试述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

(1)邻近原则: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2)相似性原则:在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属性上相似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3)连续性原则:具有良好连续性的几条线段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4)闭合原则:人们倾向于将图形知觉为一个

连续的、完整的形状;(5)同域原则:处于同一地带或区域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是一个整体。

3、举例说明错觉产生的原因。

(1)客观原因:知觉对象发生了变化,但人们仍以原来的知觉模式进行感知。有的是对象结构发生了某种变化,如垂直水平错觉;有的是对象所处背景发生了变化,如月亮错觉。(2)主观原因:与个体过去的经验、动机、预期和认知方式等因素有关。例如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是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现象。

电大《心理学》(本科必修)形成性考核二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记忆: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陈述性记忆:主要是指对事件、情景或知识的记忆。

3、程序性记忆:主要是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4、组块: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5、精细加工: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己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

6、系列位置效应:人们对序列之初和序列之尾的项目记忆效果最好,对序列中间部分的回忆效果最差。

7、思维与想象: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8、定势: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9、功能固着: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

10、创造性思维: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11、词频与语境:词频是某个单词在书面语言中的使用次数。任何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具体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或者说,都离不开什么人说、对谁说、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场合说等,这些语言使用时的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语境。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电大《心理学》(本科必修)形成性考核一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个体心理: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三部分。 2、认知: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它包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惟和言语等。 3、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性的方法。 4、实验法:有控制的观察。它是在控制条件下,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它变量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