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赣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它是来自于原子的外层电子
B.—个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发生光电效应,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总能量增大
15.如图所示,一只蜗牛沿着一段圆弧形树枝从A点缓慢向B点爬行,蜗牛爬行的过程中,树枝保持不动,把蜗牛看成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枝对蜗牛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 B.树枝对蜗牛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C.树枝对蜗牛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 D.蜗牛所受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16.如图所示,A是放在地球赤道上的一个物体(图中未标出),正在随地球一起转动。B是赤道上方一颗近地卫星。A和B的质量相等,忽略B的轨道高度,下列说法的错误是( ) ..A.A和B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B.A和B受到的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 C.A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比B小 D.B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比A小
17.质量不同的小球1、2由同一位置先后以不同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运动过程中两小球受到的水平风力恒定且相等,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忽略竖直方向的空气阻力。与小球2相比,小球1的( ) A.初速度小
B.在最高点时速度小 C.质量小
D.在空中运动时间短
18.—个电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如图虚线所示,图中一组平行实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面,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图中的实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场强都比b点的场强小 B.无论图中的实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电势都比b点的电势高 C.如果实线是等势面,电子在a点的速率小于在b点的速率 D.如果实线是电场线,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大
19.如图所示,发电厂发出U1?2202sin100?t(V)的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T1升压后进行高压远距离输电,接近用户时再通过理想变压器T2降压后给用户供电。图中r为高压输电线的等效总电阻。R4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为电容器,图中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100次,用户接收到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当电路正常工作时,电阻R3没有电流流过
C.当热敏电阻R4的温度升髙时,为使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可通过减少降压变压器T2副线圈的匝数来提髙其电压
D.当热敏电阻R4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电流表A示数变小
20.如图所示,CD、EF是两条水平放罝的阻值可忽略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在水平导轨的左侧存在一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范围为两导轨间且宽度为d的矩形区域。导轨的右端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左端与一弯曲的光滑轨道平滑连接。将一阻值为r,质量为m的导体棒从弯曲轨道上h高处由静止释放,导体棒最终恰好停在磁场的右边界处。已知导体棒两端与水平导轨接触良好,
且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R的最大电流为
BL2gh RBLd R?rB.流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
C.导体棒两端的最大电压为BL2gh D.电阻R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R(mgh??mgd) R?r10
g,斜面倾角为37,斜面长为s,滑块与斜面421.如图所示,斜面的底端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对滑块施加平行于斜面的外力F,滑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间的动摩擦因数满足以μ=kx,x为斜面上某点到斜面底端的距离,k为常数,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则滑块从斜面底端滑上顶端的过程中( )
A.重力势能增加0.6mgs B.动能增加0.5mgs
C.摩擦力的功是(-0.4mgks) D.外力F的功是(0.85mgs+0.4mgks)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8分)如图所示,装有两个光电门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带有窄遮光片(宽度为d)的滑块被一端固定的弹簧经压缩后弹开,依次经过两光电门。光电门有两种计时功能,既可以记录遮光片到达两光电门的时间差t,又可以分别记录在两光电门处的遮光时间ΔtA和ΔtB(在本题各次实验中,滑块运动到A前已脱离弹簧)
(1)遮光片经过A时的速度大小为 (选用么d、t、ΔtA或ΔtB表示)。
(2)利用实验中测出的d、ΔtA、ΔtB和AB间距s,写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μ= (重力加速度为g)。
2
2
0
0
(3)将光电门A固定,调节B的位置,每次都使物块将弹簧压到同—位置O后由静止释放,记录各次t值并测量AB间距s,作出
s-t关系图线如图,该图线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t是 ,利用该图线可以求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重力加速度g取l0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8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源电动势E及内阻r和R1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电动势E,内阻r),待测电阻R1,电压表V(量程为3V,内阻很大),电阻箱R(0~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2
(1)先测电阻R1的阻值。
A.闭合S1,将S2切换到a,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0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1 B.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将S2切换到b,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 C.则电阻R1的表达式为R1= ;
(2)该同学己经测得电阻R1=3.0Ω,继续测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其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a,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乙所示的
11?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 V,电阻r= Ω; UR(3)利用如(2)的方法所测得的电动势与真实值比较:E测 E真(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24.(13分)如图所示,质量m=lkg的小物块P在光滑水平平台上以v0=3m/s的初速度从A点水平向右滑出,并恰好沿光滑圆弧形轨道BC的B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孤形轨道,圆心角∠BOC=60,圆弧轨道的半径R=4.5m,轨道最低点C的切线水平且与光滑水平地面相平。一质量M=3kg的小物块Q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小物块P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与Q发生弹性碰撞,小物块P和Q均可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取l0m/s。求:
(1)小物块P第一次运动到圆弧上C点时轨道对小物块P的支持力大小;
2
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