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14:53:59

集美职业技术学校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哲学与人生》试卷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7分) 1.判断新事物的标准是( )

A.出现的时间 B.形式的新颖 C.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D.现象的新奇 2.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 )

A.联系 B.矛盾 C.发展 D.内因 3.( )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A.联系 B.矛盾 C.发展 D.内因 4.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 )

A.对立 B.统一 C.没关系 D.既对立又统一 5.人与物的根本区别是( )

A.人有主观能动性 B.人有客观性 C.人会说话 D.人会使用工具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规律是主观的B.规律是客观的 C.规律是可以改变 D.规律不可认识 7.“废品降价了,每人要,都是美国次贷危机闹的”这说明事物之间是( ) A.相互联系的 B.相互矛盾的 C.相互发展的 D.没有关系的 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说明哲学( )的观点。

A.联系 B.发展 C.矛盾 D.全面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现象和质本是对立的 B.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C. 现象是抽象的 D.认识 10.认识事物本质的先导是( )

A.实践 B.现象 C.主观能动性 D.想象 11、从哲学的基本派别划分来说,哲学上只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军对垒 B、辩证法与形与上学对垒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垒 D、联系与孤立对垒 12、发展的实质是( )

A、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 B、新东西不断产生,旧东西不断死亡的过程 C、事物量的变化过程 D、事物范围扩大的过程

13、人类过度砍伐森林、放牧等行为,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这说明联系具有( )

A、普遍性 B、多样性 C、主观性 D、客观性

14、下列观点和做法,不能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是(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C、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D、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5、“拔苗助长,事与愿违”。这则寓言故事在哲学上启示我们( ) A、规律是普遍存在的 B、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C、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D、积极改造规律,造福人类 16、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是( )

A、个人的体质 B、个人的学业基础 C、个人的家庭情况 D、个人的性格 17、人生发展永不停息的内在推动力是( )

A、强烈的学习心B、不知疲倦的刻苦心 C、强烈的进取心D、不甘失败的恒心

18.“拔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 ) 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B.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19、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

A、量力而行 B、听天由命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20、利比亚战火、日本核泄漏,北极臭氧空洞、南极冰山崩裂… …这些无不生动地反映了( )

A、世界是物质的 B、世界是运动的 C、世界是意识的 D、世界是静止的 21、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22.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体现了( ) A.人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D.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23.“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是指( )

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 C.主观愿望 D.正确观点

24.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 )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2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它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它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6.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27、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航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说明( )

A、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B、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想象

C、理想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 D、理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须做到( )

A.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 B.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C.探寻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D.坚持以自己的感觉为主,发挥主观能动性

2.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条件,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 ) A.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B.个人的主客观条件

C.人生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D.人生选择的多样性 3.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体现在( )

A.人生的存在和发展是能动的过程 B. 自强、自立的过程

C.实现人生意义的过程 D.把自身潜能变成现实的过程 4.建立真正的友谊须做到( )

A.善于辨别“益友”和“损友” B.用心维持和呵护友谊 C.以自我为中心 D. 交往要把握一定的度 5.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是( ) A,成功 B.失败 C.顺境 D.逆境 6.下列属于逆境的影响有( )

A.为人生发展提供机遇和有利条件 B.使人沉浸在安逸之中 C.可以磨练人的意志 D.可以催人奋进 7.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

A.发展 B. 对立 C.联系 D.统一 8.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的是( ) A.实践和认识是辨证统一的 B.实践决定认识

C.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D.正确的认识能指导实践 9.下列关于现象与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的 B. 现象与本质是统一的

C. 现象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内在联系 D.认识了现象就能认识本质 10.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有(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人与自然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人与人的矛盾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可能性。( ) 2.有的物质是不运动的。( ) 3.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 4.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

5.自觉能动性又称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 ) 6.联系时普遍存在的,但是客观的,想它存在就存在。( ) 7.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

8.发展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

9.矛盾就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的对立、排斥关系。( ) 10.认识是实践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来源。( )

11.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12.真象是从正面反应事物的本质,假象是从反面歪曲的反应事物的本质。( ) 13.没有单人的活动就没有社会的发展。( )

14.人生目标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判断其标准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需要。

( )

15.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产物。( ) 16.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基础。( ) 17.人生理想一旦确定,就应该长期坚持不能放弃、改变。( )

18.人的行动不仅是物质外化的过程,也是人的内在精神道德力量的展示过程。( )

19.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20.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 ) 四、问答题:(每小题11分,共33分)

1.以积极心态对待挫折要求我们做到哪些方面?

2.青年学生怎样才能做到知行统一?

3. 江燕是一名酒店管理专业的中职生,一直梦想着自营一家四星级以上的大酒店。毕业时她签约了本市一家很有名气的大酒店,但是上班后却发现单位安排她做餐饮服务人员。她心里很苦恼,认为自己是学酒店管理的,应成为一名出色的酒店管理人员,从事这样的工作简直是对自己的浪费。她很不情愿地坚持了一年后就离开了,以后又换了三个单位,可仍不理想,不是工作条件不好,就是待遇太差,她在等待、抱怨、寻觅中过了两年,仍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

问题:1)结合上述事例,说明树立理想为什么必须客观分析自身条件?(5分) 2)假如你是江燕,你会怎么做?(6分)

搜索更多关于: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集美职业技术学校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哲学与人生》试卷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7分) 1.判断新事物的标准是( ) A.出现的时间 B.形式的新颖 C.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D.现象的新奇 2.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 ) A.联系 B.矛盾 C.发展 D.内因 3.( )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A.联系 B.矛盾 C.发展 D.内因 4.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 ) A.对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