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护理学专科急救护理学习题册答案
①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是0.49~0.98KPa(5~10cmH2O) ②中心静脉压低于0.49KPa(5c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 ③中心静脉压受血容量、静脉血管张力等因素的影响 ④中心静脉压的变化一般比动脉压变化较晚 5.休克时代谢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E )
①细胞能量代谢以无氧代谢为主 ②肝乳酸代谢能力下降,引起酸中毒 ③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 ④细胞膜的功能失常 四、简答题
1.为什么休克早期血压可降低不明显,试述其机制。 2.简述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特征及其机制。 3.简述休克期微循环变化的特征及其机制。
4.是否休克晚期都发生DIC?是否DIC一定发生于休克晚期?为什么? 5.休克引起心衰的机制有哪些? 五、临床试题
患者,男性,37岁,因门脉性肝硬化、食道下段和胃底贲门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而急诊入院。BP100/80mmHg,P100次/分,神清,面色苍白,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坦,全腹轻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活跃。 请作出初步诊断,提出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
第七章 急性中毒
一、名词解释
急性中毒 二、填空题
1.有机磷中毒的机制主要在于________,从而导致_______大量蓄积,引起一系列
临床症状。
2.急性有机磷中毒可表现为三大症状,即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胆碱酯酶活性降至正常人均值_______ 时,说明有有机磷中毒。
4.食人性中毒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排除毒物,但____中
毒除外。
5.阿托品应用于有机磷中毒病人救治中,应遵循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的
原则。
6.毒物可通过______ 、______ 、________ 等途径排出,其中以_______ 最为重要。
7.急性巴比妥中毒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是_____ 和________ 。
8.一氧化碳中毒机制是一氧化碳与_______ 结合,形成______ ,引起组织缺氧。 9.在实验室检查中,怀疑有机磷中毒时测定_______,怀疑一氧化碳中毒时测定
_______,怀疑亚硝酸盐中毒时测定 ______。 三、单选题
1.以下何种情况不是病情严重度的危重信号?
A.昏迷 B.肺水肿 C.体温轻度升高 D.高血压 E.瞳孔扩大 2.口服强酸中毒后可采用以下哪种方法急救?
A.2.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B.药物或机械催吐
C.口服2.5%氧化镁溶液 D.50%硫酸镁导泻 E.以上均不可 3.眼部不慎溅入强碱后,不能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A.大量清水冲洗 B.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C.冲洗后予可的松眼药水滴眼
D.5%稀盐酸冲洗眼部 E.以上均不可 4.下列哪项不是“阿托品化”的指标?
A.颜面潮红、干燥 B.体温正常或轻度升高 C.心动过速 D.瞳孔轻度扩大 E.意识模糊 5.下列哪些不是重度CO中毒的指征?
A.血液中HbCO含量在50%以上 B.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
C.可能出现“迟发脑病” D.可呈现“闪电样中毒”症状 E.少数病人可能出现遗忘症 6.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洗胃液的温度应控制在35℃左右 .B.洗胃的最佳时间是中毒后6小时 C.胃管应选择大口径且有一定硬度 D.洗胃操作时不得转动体位 E.饱腹病人洗胃前尽可能催吐 7.利尿排毒可选用:
A.静脉大剂量快速补充5%GNS B.静脉注射呋塞米(速尿) C.伴发脑水肿病人可选用20%甘露醇 D.静脉点滴5%碳酸氢钠 E.以上均可
8.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大剂量亚甲蓝可用于亚硝酸盐中毒 B.二巯基丙酮通过络合促进毒物排出 C.解磷定的主要作用为复活中毒酶 D.阿托品通过拮抗作用治疗有机磷中毒 E.CO中毒的最佳治疗方法是尽早尽快采用高压氧 9.毒物在体内的主要代谢场所是:
A.肾 B.肝 C.肺 D.心 E.以上都不是 四、多选题:A ①②③ B ①③ C②④ D④ E ①②③④ 1.有机磷中毒的典型体征包括:E
①急性肺水肿 ②瞳孔缩小 ③流涎 ④血压暂时升高 2.以下哪些症状提示可能发生阿托品中毒? A
①高热 ②皮肤干燥、发红 ③燥狂 ④尿少 3.关于CO中毒,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①皮肤、黏膜呈樱桃红 ②部分病人可能发生“迟发性脑病” ③积极采用高压氧治疗 ④流涎
4.下列何种表现应看作为中毒病人危重的信号? B
①昏迷 ②脉搏增快 ③肺水肿 ④情绪激动 5.在以下哪些情况下皮肤吸收毒物的量可能增加? A
①皮肤损伤 ②环境干燥 ③水溶性物质 ④水溶性物质 6.影响毒物吸收的主要因素有:E
①中毒者健康状况 ②中毒者性别、年龄 ③与毒物接触的时间 ④毒物进入体内的途径 五、简答题
1.简述急性中毒的一般处理原则。
2.简述有机磷中毒的中毒机制及主要临床表现。 3.如何判断中毒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
4.简述中毒病人洗胃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六、病例分析题
病人,男,5岁。因发热、痰鸣、气促5小时,呼吸困难2小时入院。查体: T 38.5℃,P 168次/分,R 32次/分。浅昏迷状,皮肤潮湿,口唇发绀,三凹征明显。双肺满布中、小水泡音,拟诊小儿肺炎合并心衰,予强心、利尿、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病情略有改善。但次日病情继续加重。护士仔细观察后发现其瞳孔如针尖,且肢体有抽动,并伴有细震颤。经再次详细询问病史,患儿母亲回忆起患儿发病前曾食用较多新鲜蔬菜。疑为农药中毒。急查血清胆碱酯酶为0.25。虽经积极治疗,但终因中毒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根据上述病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病人的诊断是什么?依据什么?
(2)在接诊此类病人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3)简述此类中毒病人的救护措施。
第八章 输液和输血
一. 单项选择题
1. 体液主要来自饮水、食物中的水,其次是体内物质氧化后生成的水。后者每日大约产 生 ml。
A.250 B.300 C.350 D.400 E.450
2. 正常时阴离子总和与阳离子总和相等,保持着渗透压平衡。细胞内液的阳离子主要 是:
A.H+ B.Na+ C.K+ D.Ca2+ E.Mg2+ 3. 大量输入库存血后容易出现:
A. 碱中毒和低血钾 B. 碱中毒和高血钾 C. 酸中毒和低血钾 D. 酸中毒和高血钾 E. 高血钠和低血钾
4. 当失血量超过循环血量的 时,应快速输血,特别时快速大量失血,输血速度必须超过失血速度才能维持血压。
A.15% B.20% C.25% D.30% E.35% 5. 目前国内输血引起的最多见的严重并发症是:
A.溶血反应 B.过敏反应 C.病毒性肝炎 D.AIDS E.心力衰竭
6. 每日尿量通常不低于 ml,才能保证每天代谢产生的废物完全清除。
A.300 B.350 C.400 D.450 E.500 7. 患者临床出现肌肉无力、腹胀、恶心、心悸,心电图示T波倒置,并出现U波,应考虑到可能存在:
A.低钠血症 B.高钠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高镁血症
8. ABO系统中,红细胞中有B抗原,而血清中有抗A抗体者为 型血。
A.A B.B C.AB D.O E.无法确定 9. 如术中失血时,最合理的选择是补充 ,以满足带氧的需要。
A.浓缩红细胞 B.洗涤红细胞 C.去白细胞的红细胞 D.红细胞悬液 E.冰冻红细胞 10.下列哪项不是快速大量输血的并发症?
A.心脏负荷过重 B.出血倾向 C.枸橼酸中毒 D.低钾血症 E.体温过低
二、多选题:A ①②③ B ①③ C②④ D④ E ①②③④
1.哪些病人输液速度宜慢?A
①老人 ②心脏病人 ③小儿 ④脾破裂休克病人 ⑤烧伤病人 2.下列哪种液体属于胶体溶液? C
①5%碳酸氢钠 ②白蛋白 ③20%甘露醇 ④右旋糖酐 ⑤乳酸林格液 3. 下列哪些疾病可由输血传播:E
①丙肝 ②AIDS ③疟疾 ④乙肝 ⑤巨细胞病毒 4.失血量在500毫升以内,最适用的复苏液是:B
①乳酸林格液 ②白蛋白 ③生理盐水 ④全血 ⑤5%碳酸氢钠 5.输血量可根据哪些情况来估计? E
①出血情况 ②尿量 ③动脉压 ④CVP ⑤创伤情况 三、填空题
1、血型是人体的一种 性状,与临床上极为相关的血型系统主要有ABO及 两个系统,在ABO系统中红细胞上由 而血清中有 者为A型。。 2、 , 和 不可避免的蒸发水分,以及 排出的水,习惯上称为“生理需要水”。
3、生理需要量指正常代谢所需要的液体,成人每日生理需要量为 毫升,小儿约 ml/(kg·d)。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输血时的相容性检查?
2、液体治疗时,补液量包括已丢失体液量,生理需要量及继续丢失量,简述三者的临床含义。 3、什么是血型?
4、现代输液、输血疗法的重点是什么? 5、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有哪些? 五、临床运用题
1.临床上碰到ABO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反应你如何采取抢救措施?
第九章 缺氧和氧治疗
二. 单项选择题
1. 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会致氧中毒,下列 不是引起的原因。 A. 二氧化碳排出过多 B.纤毛活动被抑制
C.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D.肺组织间质水肿 E. 肺泡壁增厚 2. 氧流量与氧浓度有一定的关系,2L/min氧流量相当于吸入的氧浓度为: A.22-25% B.24-28% C.17-31% D.29-41% E.39-45% 3. 下面 分类不属缺氧性缺氧。
A. 停滞性缺氧 B. 大气性缺氧 C.通气性缺氧 D.肺泡性缺氧 E. 阻塞性缺氧 4. 下面 符合氧中毒的临床分型。
A.头型氧中毒 B.眼型氧中毒 C.心型氧中毒 D.皮肤型氧中毒 E.足型氧中毒
5. 体内的氧储量很少,一旦供应停止,能维持生命的时间不超过 分钟。 A. 60 B. 30 C.15 D. 10 E. 5 6. 体内的氧储量很少,一旦供应停止,能维持生命的时间不超过 分钟。 A.5 B.10 C.15 D.20 E.3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