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微专题考点三 散文类文本阅读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微专题考点三 散文类文本阅读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9 20:07:15

考点三 散文类文本阅读

典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山岭随想 尧山壁

①提前一天住进山下酒店,晚上特意吃了一片安眠药,养精蓄锐,准备天明登山。偏偏天不作美,雨不期而至,热情被雨水浇湿了大半。懒洋洋地走到山脚下的砖垛楼,直到望见一身戎装的戚继光塑像才打起精神。戚帅一向治军严厉,不愿意看到有人松松垮垮的样子。

②上山的石阶窄而陡,仿佛一架天梯靠在悬崖峭壁上,旁边就是大沟深涧,必须两眼紧盯脚下。脚下云丝生起,浓而成雾,漫过脚面,拦腰绊腿,有蹚水的感觉。走着走着,腿脚轻快起来,云雾渐渐稀薄,石阶渐渐清晰。听谁吆喝一声,猛抬头,已经跳出雾霭,站在云彩上面了。回望来路,云海淹没山峦,填平了沟壑,大小山头变成岛屿。岛屿之间,一条整齐的堤岸,这便是雨后的长城了。面对滚滚而来的云涛的扑打,岿然不动;“敌人”一次次被撞得粉身碎骨,终于偃旗息鼓,全军覆没。这场景似乎是一幕幕古代战争的回放,又好像今天世界上一次次军演,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③说话间,不知哪来的风把头上的云帐撕破,阳光瀑布般倾泻下来,把天空照亮,把山峦染红,给原本壮丽的长城镶上了一道耀眼的金边。整个金山岭绮丽如天上宫阙,那长城更灿烂如神话中的南天门了。这般景色太少见了,真是因祸得福,让人想起苏东坡描写西湖的那两句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④心满意足,身上给力,直上长城最高处。四下张望,满目葱茏。看那长城,依山凭险,曲折蜿蜒,像一条游龙,在万山丛中高低隐现,纵横盘旋,摇头摆尾,带动天上的云、脚下的山,一起飞动起来。站在长城上的我,也像骑在龙背上,腋下生风,提神长气。

⑤专家们说“万里长城,金山独秀”,真是概括得好。我也曾差不多游览过全国各地的长城,有个比较。山海关单刀入海,引人注目的是外面的海,八达岭一字排开,看点是前后的山。唯独这金山岭,展示的是全部的自己。橫空出世的气象,变化无穷的阵势,美轮美奂的建筑,精益求精的艺术,还有更多我看不清、道不明的奥妙和神奇。这段长城,东起望京楼,西到古北口,长度是10.5千米,碉楼林立。一楼一点,一段一线,摆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有角,有弧,有圆;形似一个一个的方块汉字,如人,如丁,如之。凹进去的像口袋,诱敌深入,凸出来的像拳头,互成掎角之势。我没见过诸葛亮的八阵图,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如果航拍就是一串长长的外国字母,让外国人或者外星人去研究考证吧。

⑥天工开物,事在人为,这里的奇迹与一个古代的奇人有关——民族英雄戚继光。此人曾是蓟镇总兵官,任职16年,督修长城。金山岭长城是他的得意之作,也是中国长城的收

1

官之作。清兵入关,康熙作了一首诗:“长城尽处海山奇,守险无劳百万师。寰宇苍生归历数,当年指顾定鸿基。”此后便再也没修长城。万历年间,北方无战事,戚继光放开手脚修城备战,总结前人经验,“因地形,用险制塞”。摒弃雁门关、得胜口关城垂花门的富丽堂皇,又改进大境门、紫荆关要塞的平淡无奇,呕心沥血,集思广益,完成了千古长城由简到繁、由繁到简的演变,既符合实战要求,又完善建筑美学。20万北方民工,3000名浙江戚家军,按照他的蓝图施工,一丝不苟。为了体现责任心,工匠把名字刻在城砖上,“万历六年延绥营造”“万历七年德州营造”“万历五年山东左营造”。如今大小弧顶段垛口墙,还保留着500多米长的文字墙,成为金山岭长城的一道奇观。

⑦在长城上走走停停,爬上爬下,思绪随之起伏,目光随之远去。闭上眼睛还能听见历史上种种评说。有人写诗:“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也有人说:“孤岛漫砖秦声里,长城自是万年功。”山海关长城,一边有想哭倒长城的“姜女坟”,一边有代夫守边的“媳妇楼”。我身边的两个青年诗人,一个说它是历史版图上的一道裂痕,一个说它是民族团结中的一条拉链。一堵墙有两个侧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长城。两个侧面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主题——和平。长城是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见证,长城的每一块砖石都凝结着中国人民的愿望和期待。

⑧中国的长城并非始于秦,早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筑城,保卫一方平安。随着战争兼并,国土越来越大,边城越来越长。早期的长城并不都是东西向的,纵横都有。公元前656年,齐攻楚,楚将屈完迎敌,对齐侯说,楚国有方城,可以作为城防,又有汉水做城池,足以抵挡。齐侯见楚国防御坚固,只好收兵。这便是长城保卫和平的第一次实例。秦统一中国,把各国长城连起来,形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大规模修建长城,地球上出现了个最大的汉字:一。

⑨今天,长城已经是一个符号,一个国防建设的代名词。国歌里写着:“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1984年邓小平题词:“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有备无患,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在历史上,长城和丝绸之路常常是并行的。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知识点1:结构作用分析题

【抢分须知】第一步,明确考查角度。散文结构分析题的考查角度主要有层次结构的划分、文章的线索、句段的作用、引用文字的作用等,答题前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考查角度。第二步,掌握答题要领和答题术语。如开头的作用主要有照应文题、为下文做铺垫等,中间段落、某句话的作用主要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等,结尾的作用主要有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收束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等。

1.文章第①段写戚继光的塑像有何作用?

2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情节安排。本题要求分析文章第①段中写戚继光的塑像的作用,考生可以从文章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分析。从内容上来看,文章一开始写自己住酒店需要吃安眠药才能“养精蓄锐”,又写天不作美,雨不期而至,“热情被雨水浇湿了大半”,并用了“懒洋洋”一词表现自己当时的情绪状态。“一身戎装的戚继光塑像”与“我”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我”一见到塑像就“打起精神”,突出了戚继光精神的感召力。从结构上来看,后文不惜笔墨写民族英雄戚继光“督修长城”的情况及其影响,字里行间表达出了作者对他建功立业的赞美之情。如果文章开头没有安排戚继光的塑像这一情节,后文的叙述就会显得突兀,所以,这里的交代为下文的展开做了很好的铺垫。

【答案】(1)与开头写自己慵懒的状态和雨天带来的失落心情形成对比,突出戚继光精神的感召力量;(2)为下文写戚继光修筑长城备战御敌及作者对他的赞美做铺垫。

知识点2:句子含意及表现手法鉴赏题

【抢分须知】第一步,阅读全文,明确文章是写人叙事类敎文、游记类散文,还是哲理类散文。第二步,根据散文类型,把握不同类型的语言特点,据文分析鉴赏语言特色。第三步,根据语境和句中关鍵词语理解语句的含意,注意把握句子所用的表现手法,特别是修辞手法。第四步,根据文章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鉴赏语句的表达效果。

2.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1)面对滚滚而来的云涛的扑打,岿然不动;“敌人”一次次被撞得粉身碎骨,终于偃旗息鼓,全军覆没。

(2)不知哪来的风把头上的云帐撕破,阳光瀑布般倾泻下来,把天空照亮,把山峦染红,给原本壮丽的长城镶上了一道耀眼的金边。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分析语句 的表达效果,要先分析语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本题中的两个句子,虽然都运用了比喻和 拟人的修辞手法写长城的景象,但描写的角度和情景不同。答题时要写出语句的表层含 意,也就是对“情景”做简要概括,然后具体分析表达效果。第(1)小题中的关徤词是“岿 然不动”,具体要表现的是长城的坚固;第(2)小题中的关键词是“壮丽” “耀眼的金边”, 表现出作者对长城景观的赞美之情。

【答案】(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长城与“凶恶”的云涛这一“强敌”之 间的“战斗”场面,表现了长城的坚固、牢不可摧。(2)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 风吹心散、阳光普照时长城的美丽迷人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城景观的赞美之情。

知识点3:归纳内容要点题

【抢分须知】第一,明确需要归纳的主要内容或信息要点,在原文中找到答题区间。第

3

二,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分层提取信息,防止遗漏内容要点。第三,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归纳整合答案要点。

3. 金山岭长城有哪些主要特点?请简要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作者在游览金山岭时,对金山岭长城进行了具体描绘,答题时对相关信息加以筛选提取,就可得出答案。从第②段中的“岛屿之间,一条整齐的堤岸”到该段落结束,我们可以提取“整齐”“坚固”两个特点;从第③段开头的“给原本壮丽的长城镶上了一道耀眼的金边”一句中可提取出“壮丽”这一特点;从第④段的描写特别是“曲折蜿蜒??一起飞动起来”中,可提取出“蜿蜒”这一特点;从第⑤段文字的描述与说明,尤其是“还有更多我看不清、道不明的奥妙和神奇”中可提取出“神奇”这一特点,并归纳出“复杂”的特点。

【答案】(1)整齐;(2)坚固;(3)壮丽;(4)蜿蜒;(5)神奇;(6)复杂。

知识点4:个性化解读题

【抢分须知】解答散文阅读探究题的基本模板是:表述观点+分析论证+总结点题。答题时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阐发观点有依据,要依据文本内容做一定程度的探究,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发挥;第二,观点有创新,要求有自己的思考,且稍有深度;第三,答案有层次,要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阐述。

4.这篇游记类散文在写作方面有哪些特色?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文属于探究题,是一道半开放性的题目。题干要求探究本文的写作特 色,所以答题时一定要在细读文本的前提下,从整体上分析文本的写作特色。游记类散文一般在开头交代游览的缘由、时间、地点、人物等背景,正文具体叙述游历经过,生动描 写沿途景物,结尾叙写自己的感受。在描写景物和叙写感受的过程中往往通过联想与想 象加入一些与内容有关的故事或诗歌名句等,写景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先后顺序、游踪 顺序等。本文主要采用游踪顺序兼以其他两种顺序。考生可以从线索、层次结构、表达 方式、语言特点及其他鲜明的特色角度考虑。答题时可先概括出写作特色,然后用文本 实例进行论证。

【答案】示例(1)线索明晰,层次分明。文章以游踪为线索,依次介绍作者游览 金山岭的见闻和感受,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2)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丰富了文 章内容。文章运用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将与金山岭长城有关的内容 有机结合在一起,大大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章意蕴。(3)恰当引用相关史料和诗歌 名句,彰显了文章主旨。文章通过引述历史故事和古人的诗歌名句,进一步突出了写作 目的,使文章主旨得以彰显和升华。(4)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文章综合运用比 喻、拟人等修辞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考点三 散文类文本阅读 典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山岭随想 尧山壁 ①提前一天住进山下酒店,晚上特意吃了一片安眠药,养精蓄锐,准备天明登山。偏偏天不作美,雨不期而至,热情被雨水浇湿了大半。懒洋洋地走到山脚下的砖垛楼,直到望见一身戎装的戚继光塑像才打起精神。戚帅一向治军严厉,不愿意看到有人松松垮垮的样子。 ②上山的石阶窄而陡,仿佛一架天梯靠在悬崖峭壁上,旁边就是大沟深涧,必须两眼紧盯脚下。脚下云丝生起,浓而成雾,漫过脚面,拦腰绊腿,有蹚水的感觉。走着走着,腿脚轻快起来,云雾渐渐稀薄,石阶渐渐清晰。听谁吆喝一声,猛抬头,已经跳出雾霭,站在云彩上面了。回望来路,云海淹没山峦,填平了沟壑,大小山头变成岛屿。岛屿之间,一条整齐的堤岸,这便是雨后的长城了。面对滚滚而来的云涛的扑打,岿然不动;“敌人”一次次被撞得粉身碎骨,终于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